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面临发展新形势,龙景社区立足社区实际,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党建引领、在矛盾治理中做到情况摸实摸细,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让矛盾纠纷处理“有底、有数、有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引领,让矛盾治理“有底”

龙景社区是动迁安置小区,面对居民矛盾问题,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中的“发动和依靠群众”,把党的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上个月,龙景花苑五区的张先生来社区反映,同一楼栋的李奶奶一直在家里哭诉没有小辈照顾她。社区第一时间了解李奶奶家情况后,找到楼幢的党员代表姚海林,再一起找到了李奶奶的两个儿子,通过姚海林的多次沟通和劝说,李奶奶的儿子们终于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李奶奶的养老问题。

龙景社区党委把党员融入网格,开展日常巡查走访、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解决等,延伸党建引领触角,夯实治理“底盘”。同时,建立了一套“协调——解决——回访”的闭环机制,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情况摸实,让矛盾治理“有数”

“五楼的水已经漏到我家里来了,他们家房子是出租的,我联系了几次房东,他还是不愿意出面解决……”这是龙景花苑二区的周先生和五楼徐先生因为漏水产生的矛盾。关于从哪里漏下来的,为什么会漏水等一系列问题,社区联系物业查看情况,四楼辗转到五楼、五楼各个角度查看明白后回到四楼,在充分了解清楚情况后,社区联系徐先生,把他们家卫生间防水问题一一说清楚,最后徐先生也愿意出面解决问题,且承诺会把卫生间的防水重新做好。

面对各种矛盾纠纷,龙景社区摸实摸细情况,做到心底有数,让问题处理起来更有力度。此外,龙景社区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密切掌握辖区内不稳定因素的发展动向,推动问题隐患清仓见底。

换位思考,让矛盾治理“有情”

“二区门口有个人在拦车。”“我家的电动车又被推走了……”龙景花苑二区的居民怨声载道。龙景社区联系网格员查清问题,原来是二区的居民陆先生,由于身体疾病原因,时常要做这些引起居民矛盾的事情。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听陆先生妻子讲述了陆先生的身体状况,切实了解了他们的不易,为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送陆先生到医院治疗。

龙景社区通过融情于理的运用,柔性地处理、协调矛盾纠纷,有效提升调解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让矛盾纠纷在社区治理中碰撞出更富有人情味、更接地气的火花。

“党味”蔓延在社区基层治理中,每一处矛盾都用心用情去处理,这是龙景社区矛盾调处的“精耕细作”。龙景社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矛盾在源头遏制、在萌芽化解,促进居民的稳定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