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和风拂煦。从高空俯瞰巴扎兰工程区,水库碧波荡漾,数千亩樟子松绵延起伏,林立的大风车随风旋转……一幅山水林湖草沙多元素交汇的画面呈现眼前。

巴扎兰工程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距京四高速公路阜新出口8公里,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曾是我市抗击沙地的重要前沿。岁月荏苒,斗转星移。持续不息的造林、治沙,让这里以山、水、林、湖、草、沙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致,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历来较为艰苦。作为“三沟精神”的发源地,历代务林人通过传承和发扬先辈“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务实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坚持科学治山、围栏封育、坡耕地及河道治理多措并举,实现了全县生态环境的重大改观,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治山攻略,指导全县阻沙治山,全面提升植被盖度。“十三五”末期,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较上个五年减少10万亩,科尔沁沙地南侵阻击战取得又一阶段性胜利。目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域内森林覆被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1%提升到27.93%,成为阜新地区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经过一系列治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化荒漠化土地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林草资源退化、防护林体系功能下降、沙化耕地增加、生态用水短缺等实际问题依然存在,防沙治沙任务仍然繁重艰巨。

年初以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安排,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坚持“生态立县”理念,以全域苗圃化、见缝插绿和水润阜新项目为牵引,全力推进“三资三变”改革,推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百十一”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科学整合,统一规划,共同推进,选择科学的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及沙漠锁边林草带,建设旨在提升林草综合效能、实现降风阻沙功能的生态屏障,保护阜新市区乃至辽宁中部到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6月份以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谋划包装项目,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编制完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3—2030年)》,涵盖9个领域29个项目,建设资金103亿元,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资金筹措、舆论营造等方面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和监督考评体系。按照歼灭战总体要求,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点、线、网、面相结合,全面部署、全力推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打实打好、早见成效。

防沙治沙,利在长远。连日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积极组织开展以“全民参与植绿、共建森林城市”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党政机关示范带头、各行各业积极响应、适龄公民全员参与、社会各界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补栽树木、浇水管护,治沙播绿、防沙治沙的“接力赛”从未间断,筑牢守好辽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