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疆,壮丽内蒙古。

提及内蒙古,不仅仅这里有富集的能源资源,更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织就的大美画卷。

10月26日,首届(2023)内蒙古林草种苗供需对接会暨秋季饲草产销对接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本次会议围绕内蒙古的“草”和“林”两大核心,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聚焦绿色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与会嘉宾见证了首届(2023)内蒙古林草种苗供需对接会暨秋季饲草产销对接会的启动和内蒙古自治区草产业发展促进会的揭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景象使我记忆犹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中国草业协会会长韩贵清表示,他曾经连续三个多月来了八次内蒙古,内蒙古等生态环境给他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蒙古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和“绒都”。而所有支撑的基点离不开这里的“种子工程”。播下一粒种,植绿一片沙;用好一株草,造福农牧家。

据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永泉介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羊草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我区国产苜蓿增产方案》,明确饲草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饲草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年内落实中央粮改饲资金3.2亿元支持饲草收储补贴,落实饲草种植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资金近4亿多元,对集中连片种植苜蓿、羊草分三年每亩补贴1000元,饲用燕麦每亩补贴100元,调动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自治区以发展壮大林草种业为目标,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自治区农牧厅奶业处处长巴特尔通报了2023年全区林草种苗重点工作及饲草产业重点工作,并对2024年全区林草种苗供需情况和全区饲草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会议期间,林草种苗育种单位与林草种苗生产经营单位、林草种苗生产经营单位于林草种苗使用单位、饲草生产单位与盟市政府分别达成了意向合作,实现150万公斤草种供需签约对接,转化30多项林草种苗育种成果,达成30万吨饲草供需签约对接,同时,签约发布2024年生态建设使用草种需求850万公斤,供给草种500万公斤,自给率近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接会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正时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单位参加了签约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