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2年的某一天,袁世凯乘车外出途中,一个将自己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子,趁着人群嘈杂,突然向袁世凯的车扔过去一个土炸弹。

一阵爆炸声后,几名男子冲了上来,手中还携带着武器,看来,他们的意图是索取袁世凯的性命。

不过,袁世凯的护卫都不是吃素的,他们分成两队,一队人马负责袁世凯的人身安全,另一队人马则手起刀落,把想要刺杀袁世凯的那些男子全都干倒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个勇敢地扔土炸弹的女子则是钻进了拥挤的人群,得以逃脱了。那么,这名蒙面女子到底是谁呢?她又究竟为什么会来刺杀袁世凯呢?

其实,这名女子正是郑毓秀,她是民国时期的第一个女博士,外孙女是很有名的明星,有一条大街就是用她的名字来命名的。

她是广州人,出生于1891年,祖父是地产商人,父亲是晚清官吏,家境十分优渥。

跟其他女子不同,她从小就很叛逆,不喜欢读四书五经,更不愿意尊崇“三从四德”,就想一个人随心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她得知她的父母在她13岁的时候,给她包办了一门婚事时,她果断起来反抗,就是不从,还亲自给男方写了一封毁弃婚约的书信。

不料,她这一闹,给自己招来了杀身大祸。父母为了保护她,就安排亲朋好友把她送到了天津的一个教会去接受西方教育,以此避一避风头。

1907年的时候,她跟着同学去了日本留学,在那里,她接触到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派以及反清救国的思想。

并且,她在1908年经过廖仲恺的引荐,进入到了同盟会,成了一名正式的革命派成员。

后来,她跟着同盟会成员回了国,开始投身到了革命运动。经过一些小打小闹之后,她想要参与一些大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她得知大家要搞一场刺杀袁世凯的行动时,果断站了出来,声称自己要亲自把土炸弹扔到袁大头的车上。

其他人一听,全都为之感到钦佩,于是,大家一致同意由她执行扔土炸弹的行动,其他人则负责掩护和阻拦袁世凯的护卫。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大家终于等到了那一天。1912年,袁世凯驱车前往北洋军大本营途中,革命派代表埋伏在路上,想要一举炸掉反对革命的袁大头。

当袁世凯的车子过来时,蒙面女子郑毓秀从人群中钻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右手一甩,一颗土炸弹就朝着袁世凯的车子飞去。

不过,土炸弹的方向有所偏斜,掉在了车子前方的路面上后就爆炸了,并没有把袁世凯炸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革命派人员赶紧手拿武器上前“补刀”,却被袁世凯的护卫干倒在地了,在一片混乱之中,郑毓秀得以逃脱,有幸没有落入袁世凯护卫之手。

就这样,郑毓秀参与的刺杀袁世凯行动光荣失败了。但不幸的是,被逮捕的一个革命派代表供出了刺杀的秘密。

很快,郑毓秀就遭到了通缉。无奈之下,她在好朋友们的帮助之下,改名换姓,前往法国巴黎留学。

或许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她在巴黎留学时很用心,一门心思钻研学问,以不错的成绩拿到了索邦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

在学业上颇有成就的郑毓秀,选择继续深造,在1924年的时候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第一个女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她回了国,担任了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之后还做过上海的审判厅厅长和党部委员等职位,后来去了南京的法院从事法律工作。在抗日战争期间,她还被委任为了教育部次长。

在1947年的时候,她跟着身为政客的丈夫去了台北,不过,在台岛上的日子并不好过,随着她的丈夫逐渐失去势力,她的政治光芒也黯淡了下来。

随之,她跟丈夫经过商量,就移民去了美国,从此退出了政治的舞台,不再过问政事。直到1959年,她因病在美国离世,终年6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南京的某条街道命名为了“毓秀街”。

并且,她的后代也都混得不错,尤其是她的外孙女,正是83年版《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的扮演者:女明星杨盼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郑毓秀的一生过得很精彩,年少时的莽撞与果敢,成年后的勇猛,最后通过学业走上了政治的仕途。

应该说,她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