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伦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轶伦 摄)

昨天上午,为期五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太湖广场北广场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延续日夜场模式,涵盖城市互动、数字创新、产业发展、文旅消费等多个领域。相较往届,今年文博会打造了不少新场景,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出新出彩,科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太神奇了,感觉这些精致的艺术品就在眼前!”,在一处紫砂壶VR沉浸式游戏体验区,市民杨山正戴着VR眼镜,跟着游戏人物“穿越”至古时的宜兴,身临其境体验紫砂壶的制作技艺。选器型、选泥料、打泥条泥片、挖洞……只见他握着手柄,时而绕圈,时而拍打,一步步跟着步骤操作,完成了一把紫砂壶的制作。“我们利用元宇宙技术,突破时空局限,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一键入戏”后,除了体验制作技艺,还可以在游戏中品鉴当代名家名器、游览紫砂博物馆、赏析历代名人名作等,全面感受宜兴的紫砂文化。

时光长河跃然入目,智能AI博古通今,非遗制作技艺“瞬移”眼前,听起来十分魔幻的场景,在第十三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成为现实。本届文博会现场,引入了元宇宙、数字化、AI等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展品,为现场市民带来了一番“文化+科技”的数字盛宴。

本届文博会上,首次设立了“文心汇聚 数领未来”数字主题馆,紧扣数字文化的主题,集结了卓易文化、电子竞技产业基地、新广联、拍信文化、新灵境等本地数字展示,电子竞技、智能演艺装备、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成为现场一大亮点。

在前沿的主题场馆,体验了一圈数字化的文旅场景,市民顾晨大喊“有趣!”他表示,知道本届文博会科技元素很突出,一开场就直奔这片区域。“好多年轻人都在这里,有游戏竞技,有coser,还有电子文创,比较新颖。”此外,各种基于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大屏幕投影、VR互动等展示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也让不少市民流连忘返。

趣享趣淘,市集让工美非遗“嗨”起来

要有琳琅满目的各色工艺美术品,也要有香飘十里的小吃美食,更要有摩肩接踵的人潮氛围,一场趣味化的文博会怎么能少得了市集?记者了解到,本次文博会设立了文旅集、民间集、生活集、运动集、美食集、马戏集六大市集。

憨态可掬的小熊猫糕点、每一块纹路都各不相同的雨花石糕点、迷你精致的小企鹅糕点……在茉莉工坊的摊位上,一只只独具匠心的手作糕点让众多小朋友流连忘返。

还没走近“趣品,舌尖幸福”美食集,习习秋风就带着美食的香味飘进了鼻尖。这里汇聚了记忆深处的街角小吃、非遗传承味道、大运河沿线及粤港澳各种名优土特产,可谓一场美食盛宴。而在“趣嗨, 艺术星空”马戏集旁,老远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当霓虹和马戏惊喜碰撞,独特的童话感让市民忍不住驻足合影,留下精彩的时刻。

此外,市集还特意开辟出一片“趣玩,城市营地”运动集,营造成休闲的室外空间,组织房车营地市集、亲子互动、家庭派对等活动,打造全方位的多元运动场景,为露营爱好者提供时尚舒适的社交场所。“不同的市集呈现出的风格各有特色。”文博会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

无锡文化产业增量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无锡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产业集聚发展、支持精品文化生产、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提振文旅市场信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当日,元宇宙科技大厦、无锡礼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及提升改造等一批重点文旅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涵盖数字内容、文化旅游、文化制造、影视娱乐等文化产业核心领域,签约投资额达158亿元。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共998家,同比净增77家,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737.03亿元,同比增长6.5%,列苏南五市第一,全省第三,高于全省平均6.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9.06亿元,同比增长139.9%,列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155.5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6家企业获评“第五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6家企业获评“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

另外,无锡文化新业态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也取得了实效。上半年,全市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企业共112家,占规上文化产业企业数的11.2%,实现营业收入233.78亿元,同比增长34.8%。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增长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