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这是小时候家里长辈在鼓励自己学习的时候,所说的话。

战争年代的革命战士为了下一代不再饱受战争的折磨的确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就连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平常生活也是艰苦的。

即使是在建国后,毛主席还是延续了之前的优良习惯,不断的勉励自己。

据说毛主席一生不碰三样东西?他们都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样就是枪支,说到这个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毛主席可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坚定信念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怎么可能不摸抢呢?

事实上毛主席几乎没有摸过枪,每次打仗他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指挥军队,观察敌我双方的打仗情况,考察地形等,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而不是亲自拿着一把枪去上阵杀敌。

其中的“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都是毛主席极其智慧的战略眼光指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帅何须言军马?胸中自有百万兵!小米加步枪就可以打败蒋介石,赶走小日本,震慑美帝军队。排兵布阵,指点江山,更适合毛主席。

伟人的世界不轻易被世人洞察,可能对于毛主席来说,更喜欢摸书,毛主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书海里度过,他最喜欢读一历史类的书籍,从中获取经验增长见闻。

毛主席也不是刻板的一定不摸枪,1929年,国民党军刘士毅部队快把红四军逼上了死路,在这危急的时刻,毛主席就端上枪冲进了战场,经过两天两夜的打仗,终于战胜了敌军。幸好毛主席也没有受伤。

在1964年红四军成立大会上,就照了一张毛主席拿枪瞄准的画面。旁边的士兵带着高兴尊敬的神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年林总送给他一把精致的手枪的时候,并没有收。毛主席曾说过:“枪就是要给能发挥他最大用处的人。”当然也可能是出自于对身边警卫队的信任,认为自己用不着枪。

冷冽严肃的枪支和毛主席宽容和蔼的气质是不相符的,可能毛主席每次摸到枪都会想起战争和流离失所的民众吧。这是毛主席心里最沉重的事情。

第二样就是不摸钱。毛主席说过:“我这人一生从不摸钱!何等气势,何等豪迈,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是这样,毛主席十分厌恶那些成为金钱奴隶的贪官,这意味着那里的老百姓过的不好。谁敢贪污一分钱,就让你人头落地。很多人因为钱丧失道德,丢失了原本纯粹的心灵。

据说,毛主席写的诗集、语录、作文等稿费加起来有一亿多人民币,但是他没有奢侈过一次,把大部分的钱都捐给了遇难友人和援助者等。都没有给自己的儿女留下过什么。

毛主席曾经拿出过自己十万稿费救济过章士钊先生。也拿过十万元救助程思远先生。这种雪中送炭的恩情,恐怕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毛家后人毛新宇也说过:“父母在的时候就立下家规,绝对不从事商业等经营活动。”

哲人的思想已经超过了太多的凡夫俗子,钱这等俗物怎么能配上思想光辉善良的毛主席。

虽然毛主席不喜欢摸钱,但是为了民众的生计,肯定也是计算过国库,为老百姓们争取福利的。

不沉迷钱财、不爱钱、不奢侈享受等都是毛主席高贵圣洁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就是不碰软床。从革命斗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一直坚持着自己艰苦清贫的习惯,绝不让自己享受一丝一毫。

毛主席从小到大一直睡的是邦邦硬的板床,床上只简单的铺上一层旧军毯,上面放一个荞麦的硬枕头。

1949年,毛主席搬进了北平的香山双清别墅,当走进卧室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张极为显眼的又大又软席梦思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立刻严肃地说:“这床多贵啊,赶紧搬走,换成木板床!”

其实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喜欢简单的环境,于是卧室里只有书桌和凳子,还有必要的大床。当时建国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为了心疼主席好好休息,才没有把这张床撤走。

在主席的坚持下,大家还是换成了木板床,毛主席才肯休息。

毛主席一生清贫艰苦,不贪图享受。内心却是最富足的,这是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