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亚残运会百米混合接力,你看懂了吗?

要问田径赛场上哪个项目最好看,答案里边一定会有百米接力。在早前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男女4X100米接力双双夺冠,陈佳鹏的绝地反超,葛曼棋的遥遥领先,至今还被很多人称道。

今天,杭州亚残运会也迎来了接力比赛,不过与亚运会稍有不同,亚残运会的接力项目仅有4X100米混合接力一项。

浓缩的便是精华。亚残运会径赛最精彩的部分,也体现在了这一项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队第一棒周国华和第二棒王浩交接。潮新闻记者 杨晓轩摄

今天来到现场的观众无疑是很有眼福的,4X100米混合接力,你可以一次性看到四个不同级别的男女运动员在场上接力“奔跑”。像中国代表团就派出了T11级的周国华(视障)、T37级的文晓燕(脑瘫)、T46级的王浩(肢残)和T54级的轮椅运动员胡洋(肌肉力量受损)。

他(她)们中有通过引导员领跑的,有独自站立奔跑的,也有坐轮椅竞速的,尽管只是预赛,但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也让很多观众开了眼界。

本场比赛,中国队与印度队分在一个小组,作为亚洲纪录的保持者,中国队的目标是进入决赛并争夺冠军。比赛中,第一棒周国华和引导员起跑顺利,第二棒是本届亚残运会百米T47冠军王浩,他铆足了劲奔跑,将第三棒交给了已经在本届亚残运会夺得三枚金牌并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文晓燕,顺利交接后,最后一棒胡洋用双手奋力转动轮盘,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最终,中国队以46秒15顺利晋级决赛,这一成绩也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队第三棒文晓燕(此前比赛图)。潮新闻记者 杨晓轩摄

像这样的混合接力比赛,无疑更考验几名运动员之间的默契,以及如何克服不同残疾类型之间造成的差异,在技战术上执行到位。

第三棒文晓燕告诉潮新闻记者,混合接力比赛的配合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残疾类别区别比较大,像第四棒是轮椅竞速,我和他的高度不同,所以交接时我要将重心下移,尽可能地往前跑一点,而且我作为第三棒如果交接动作没有做好,就很容易犯规。”

文晓燕说,为确保四组队友在比赛时的默契,在交接的时候,队友之间都会相互呼喊,提醒对方及时做好准备。此外,他们最大的诀窍就是“加练”,“待会儿场地里的比赛全部结束后,我们还要进去再练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队第二棒王浩在奋力奔跑。潮新闻记者 杨晓轩摄

关于百米接力,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就是运动员手持接力棒,然后不断地传递和奔跑,像亚残运会上这样的接力比赛,相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观看。

到底哪里不同?记者特别找到了杭州亚残运会田径技术运行主任过平江,他告诉记者,残奥田径接力项目的竞赛规则,确实跟健全人比赛有着大大的不同。

首先是出场人员的选择,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分级有严格的规定。按照规则,亚残运会4X100米混合接力必须包含符合要求的2名男子和2名女子运动员。其中,第一棒为T11-13级别的视力障碍选手,第二棒为T42-47或T61-64级别的肢体残疾选手,第三棒为T35-38级别的中枢障碍选手,第四棒则是T33-34或T51-54级别的轮椅竞速选手。

其次是交接棒。“与健全人比赛的交接棒不同,残疾人混合接力采用的是触碰式交接棒,通过触及接棒或传棒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完成交接。”过平江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比赛中并不存在真实的接力棒。在交接棒环节,前一棒的运动员“拍了拍”接棒的运动员,就算完成交接棒,可以继续奔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队第四棒胡洋。潮新闻记者 杨晓轩摄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第一次触碰必须在接力区内,而且轮椅运动员所戴的头盔被视为身体的一部分,也是可以触碰的。只不过因为轮椅的特殊性,最后一棒的接力区长度,比常规的长了足足10米,达到了40米。

过平江还提到,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4X100混合接力的四名运动员中,最多只能从T13、T46/47、T38、T54级别中选出两名运动员。

竞赛规则的特殊性,也造就了比赛的与众不同,“混合接力一定是杭州亚残运会田径中最精彩的比赛。”过平江说。

明天(10月28日)是本届亚残运会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当天上午,4X100米混合接力也将决出最终的金牌。文晓燕说:“希望和队友们一起努力,把这枚金牌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