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永泰论坛”召开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专家学者们走进永泰嵩口镇、同安镇,零距离感受永泰特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共同探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嵩口古巷道,专家学者一行先后探访了民俗博物馆、嵩口供销新社、青藤苑、嵩口法庭旧址、公益图书馆等地。在领略古镇风光,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共同分享着对古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见解和建议。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李雄:

嵩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把旅游开发和社会公益高度融合在一起,把现代我们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表达得非常到位,这些做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玲:

在嵩口我们看到了传统竹编工艺、民俗文化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对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些我觉得都非常好。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建文:

我觉得嵩口古民居是很有特色的,而且政府的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到位。政府通过对村落的环境保护与打造,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和古村保护融为一体的传统村落,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嵩口镇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朝置镇,明设巡检司,坐拥千年历史,至今保留成片的明清民居建筑163座,被誉为“民间古民居博物馆”。当前,嵩口镇共有8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省级传统村落。近年来,嵩口镇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充分挖掘古民居资源优势,按照“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引入”的原则,发挥本土居民作用,引入外来创客,提高古民居保护活化利用率,并将古民居本身的历史价值与乡村文化、民俗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深度融合,让古民居成为唤起群众乡愁的记忆点,发展乡村文旅经济的新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安镇的爱荆庄、仁和庄内,讲解员们对两座庄寨的基本情况、建筑特色、文化内涵进行介绍。专家学者们详细了解了同安镇古厝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庄寨活化利用的主要做法及保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中,专家学者们被爱荆庄的“朴、诚、勤、谨”的家风家训以及仁和庄“和睦”家风的传承与“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这些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可持续发展性。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原处长 熊建华:

我第一次看到保护得这么好,而且利用得这么好的古庄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很多值得我们推广、学习的地方,尤其我看到里面一些文物的修缮,非常精准,修旧如旧,古代的风格都完整地传承下来了。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这里充分利用古厝里的空间,通过打造民俗博物馆来向游客展示传统文化,这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都非常好。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曹幸穗:

永泰对古迹、传统文化的保护,都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在全国已经有了“永泰模式”,就是保护这些文物,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感受很深。我这一次来,主要是想考察一下永泰的农业文化遗产,因为我们要保护古村落,首先要保护古村落的产业,只有产业兴旺了,这个村落才能保护起来,所以我这一次来,我准备提一些建议,把我们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好、利用好,做好活态保护,让其更可以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 吴永琪:

爱荆庄我以前也来过,但是这次来我感触更深。爱荆庄整体进行了很大的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去做,保护得很好,希望这个能够持久下去。同时,周边的原住民经常在这,甚至可以生活在这院子里边,这样让庄寨更有人气,我觉得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庄寨。

爱荆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荆庄
仁和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和庄

永泰庄寨是闽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明清持续发展,晚清时期几乎遍及各个村镇,有1000多年历史。其以“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以各姓家族创建为特点,单座散建在河边阶地、山间盆地、丘陵的山坡和台地上,是“庄寨一体”又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乡土建筑遗产。2019年10月,永泰庄寨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福州永泰庄寨被列入WMF2022年世界建筑遗产观察名录。目前永泰县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庄寨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

嵩口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嵩口古镇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对古庄寨进行重建与修复,既是对古建筑的留存,又可以进一步对庄寨进行创意活化,从而助力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