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郑隆富书法工作室,摆满了定制的书法作品。创作中的郑先生,手提斗笔气定神闲,起笔开架,其手势看似轻松却极紧致,其笔势时而缓如巡鹰,时而迅若脱兔,一气呵成无可挑剔。达到这个境界,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修炼的成果。

59岁的郑隆富先生,笔名“墨人龙”,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大南镇人。他是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加入中书协,标志着达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层级,这是多少书者的梦想。作为身有残疾、出身农民的他,这又不是多么不容易、不简单!

郑隆富先生自幼喜爱写字。小时候母亲常带着他到寺庙做功德,庙宇内的书法刻印和周边的碑刻、崖刻书法,深刻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引发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兴趣。母亲看在眼里,让他拜寺庙老师傅为师,开始练字习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贫穷,加上他有10个兄弟姐妹,家里实在买不起笔和纸,小隆富就以竹签为笔,以大地为纸,勤学苦练、乐此不疲。

他的模仿能力极强,在老师傅引导下,他从柳公权楷书入手,遍学楷篆等各体法贴,自学不辍打下了书法基础。怀才者亦常遭厄运,12岁那年,郑隆富不幸患上严重骨髓炎,从此落下了脚疾,这对他从事劳动生产极为不利,却促使他一心扑在书法艺术上,以致在青年时期便在县内展露头角。

天宽地阔,艺无止境。为追求更高的书法境界,27岁那年,郑隆富先生南下入闽,拜福建资深书法家为师,学习书法理论,进一步锤炼临摹控笔和创作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意在笔先、笔走意随”的“艺术自由”。他表示,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要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笔意建构,特别考验书者的脑力(即艺术思维)和笔力(即书写技艺)。

他还参加过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高级培训班,得到过毛国典等书法家指导,艺术创作更加富有“生气”,作品也多次在省级以上书展中获奖。随着声望的提升、交游的扩大,从南国到北方,众多城市留下了他的足迹与墨宝。他说,对于一名脚有残疾的农民,要出人头地,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就必须奋发努力,成为受人器重的人。

当前,传统文化受到广泛重视,“书法热”再度兴起,郑先生建议,练书法可以从小楷练起,这样有利于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也更具习练的价值。他强调,功到自然成,练书法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悟”,从手法、笔法、阵法等多方面“举一反三”,从理解开始到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达到气韵灵动,才算是学有所成。他说,书法创作犹如武术演练,要有精气神,要有创意突破。

郑隆富先生非常羡慕唐代诗人李白“仗剑游天下”的豪迈与快意。对他来说,毛笔就是手中的“倚天剑”,“仗剑天涯”传播书法、服务社会,才是最好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访谈之际,他接到浙江一位朋友的电话,邀请他前往参加书法交流活动。他说,游历是他艺术人生的理想方式,他仍像小时候那样,“乐此不疲”!(石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