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街道残疾人之家特殊人群服务工作,搭建美好温馨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结合浓厚的非遗文化、苏州文化,近日,苏锦街道残疾人之家以制作居民“舒适美好生活小物”为切入点,开展“‘苏’式典范 ‘锦’致生活”非遗竹编体验活动。

中国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和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们围坐一堂,认真听老师讲述了非遗竹编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感知深沉的大国爱国情怀。通过老师科普讲解竹编的历史演变,结合新时代新生活下的审美,手把手指导居民自己亲手制作竹编画框和竹编风铃。两种不同形式的竹编制品,寄予着美好的祝愿。“不同色彩的竹编有序排列,挑一压一,慢慢来。”在老师耐心指导下,一方竹编制品带着手工艺的气息产生了,居民们把刻有“加油”字样的镂刻卡纸压上画框,一副副不同色彩的手工竹编画就完成了。老师还教大家用不同的竹编材料和不同的编织技艺制作了竹编风铃,极具欣赏价值。最后,居民们将“幸福安康”的红色卡片寄在风铃上。风动铃清响,铜铃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宁安静。薛阿姨说:“特别开心,今天知道了竹编还有这么多玩法,希望你们能够常来教我们。”

一件件非遗竹编手作,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残疾人之家我们一起感受舒适生活中的“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