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最擅雄”。阊门是苏州城的西北门,位列“八门之首”。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来次阊门寻根之旅吧!

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3号下午1:30-4:30

活动主题:

Citywalk——阊门寻根之旅

参与对象:

青年人员(20人)

集合时间/地点:

朝宗阁

行程安排:

阊门寻根纪念地(朝宗阁)—寻根码头(北码头)—阊门城墙—西中市—德馨里—艺圃—泰伯庙

报名时间:

2023年10月30—2023年11月2号下午18:00截止

报名方式:

电话69355212

具体点位介绍:

朝宗阁

朝宗阁 又名山塘阁,明朝洪武年间,江南曾发生一件被历史上称作“洪武赶散”的移民迁徒事件,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被遣散至江淮一带垦荒。至今,扬州、江都、泰州、淮安等不少江淮人家的族谱还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来自苏州的阊门。为了让这些后裔寻根问祖,寄托乡愁,便有了这“朝宗阁”。

朝宗阁既是寻根者的朝宗场所,也是“洪武赶散”移民文化的展示馆。阁内有阊门寻根组图、姓氏图腾展板、大型磨漆画洪武赶散图、迁徙线图等,门前还刻有99个各种书体的“根”字,寓意九九归一、认祖归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码头明国风情街

北码头民国风情街位于姑苏区阊门外,与山塘街隔外城河相望,入口在北码头,全长约500米。这里原本是苏州的商贸地区,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是苏州举足轻重的木材和瓷器贸易集散地,主要居住人群是工商业主、医生、律师和其他中产阶层人士。其中部分住户从事商贸业,经济实力雄厚,建筑装饰采用青砖黛瓦以及当时欧美流行的企口地板、彩色玻璃和地砖,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如今,北码头片区的区域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民国风情街也经过改造成为以餐饮、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商业街区,成为一个集餐饮与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城市客厅。民国风情街充分利用原有民国建筑与商贸重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主题定位上,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具有浓厚民国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街区,让市民游客体验到独特的建筑与景观特色。

阊门

红楼梦》开篇就说“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明代唐寅的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也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明初将苏南人口大规模迁徙至苏北,这些移民都自称来自苏州阊门。

阊门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古城八门之一,位于城西北,出城通往虎丘方向。"阊"是通天气之意,表示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又因吴欲灭楚,该门方位朝对楚国,故亦名破楚门。

西中市(德馨里)

西中市宋元时名皋桥西巷,清代起称阊门大街,《苏州城厢图》标阊门大街,《吴县图》、《苏州图》均标西中市大街。太平军攻占苏州时,沿阊门大街到崇真宫桥被烧成一片白地,同治、光绪年间重建,改名西中市大街。

德馨里,明清时期就有24家钱庄聚集于此,是中国印刷钞票和设置金库的金融中心,至今任然保留着31座民国时期建筑,是中国最早金融业发源之地,1963年改铺沥青路面,1966年“文革”初改名井岗山西路,1980年恢复现名。

如今的西中市是美食一条街,阊门姚记豆浆、朱鸿兴面店、黎里辣脚、老陆稿荐熟菜店、三德利皱沙汤包店等都是苏州人爱吃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伯庙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圃,又名醉颖堂、药圃,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41年)。 艺圃总占地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住宅占了大半,园林面积仪约1300平方米。艺圃前为住宅区。宅西为园林,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住宅区前后厅之间均有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且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