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记载有“祭五祀”,东汉郑玄注释为“(五祀)门、井、户、灶、中霤”五种。因为这些都是居家必备的几项基本配置,后世人们觉得缺少厕所,于是又加了一个“厕”,并为他们配备了专有的神祇,最终形成了传承至今的“家宅六神”。
灶神
灶神就是灶王爷,灶神之起源比较早,商朝就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周礼中将吁琐之子黎奉为灶神。
随着传统神祇的逐渐演变,灶王爷的真身逐渐被定义下来。灶王爷姓张,名单,字子郭。供奉灶神的时候,他左右有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他们的职责是随时将一家人的言行记录保存在罐中,年终时向玉皇大帝报告。
因此供奉灶王爷的时候神龛两侧会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思是求灶神在回天宫汇报的时候挑好听的说,不好的话就别说了。北方常用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回宫降吉祥”。
南北方供奉灶神的另一个区别是灶神人数。北方的供灶神的时候神祇中不仅包括了灶王爷,还包括灶王奶奶。供奉的物品中必须包含糖瓜,因此北方民谣中有“二十三糖瓜粘”,寓意是给灶王爷吃点甜的粘牙的,到了天庭只说好事,坏事张不开口。
门神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注意这两个名字的读音是shēn shū和yù lǜ。
这两个神仙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神荼、郁垒二人专门管鬼怪、邪物,能够驱邪避凶,所以受到了世人的敬仰,便把二人作为门神贴于门上驱邪挡煞。最早的门神也不是画,而是用模板雕刻而成的人形,把模板置于门上。雕刻门神的木板用桃木制成,鬼神不敢靠近。
传说守卫西南方神门的守卫是神荼,凡有邪神擅入,神荼就用桃木剑将其砍了投入海中喂恶龙;东北方神门的守卫是郁垒,如有饿鬼乱闯,郁垒就用桃木箭将其射死扔到山里喂猛虎。
现代流行的用秦叔宝和尉迟恭作为门神是元代以后开始的。传说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时常做噩梦,群臣商议让秦叔宝和尉迟恭分别立在皇帝门外为其守门,这样妖魔邪祟就无法再来骚扰皇帝了。对后人而言,秦叔宝和尉迟恭比起神荼和郁垒更加具象,也就逐渐被后人接受了。
井神
祭祀井神的习俗各地差别不大,一般是在除夕封井,大年初一不打水。除夕日井神要向东海龙王报告供水情况,大年初一那天上界神仙下界检查水量。
民间的井神是柳毅。相传唐朝,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回家经过泾阳时遇到遍体鳞伤的牧羊女。刘毅一问得知,牧羊女是洞庭龙君之女。受夫君泾阳小龙的虐待而流落于此。柳毅受龙女之托来到洞庭湖,通过直达龙宫的橘井把小龙女的不幸遭遇告诉了钱塘龙君。钱塘龙君大怒教训了泾阳小龙,接回了小龙女。后来,龙君招柳毅为婿,留他居洞庭水府,主管洞庭水府与人界的进出口。他也就成了民间的井神。
户神
户神起源也很早。古代,门和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门指两扇,户是一扇。门一般是户外之门,户则居于室内。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门和户的区分不如以前那么严格,户神没有受到后世的重视,也就没有给户神设定专门的神祇。
中霤神
中霤神是指屋宅土地之神。其功能跟土地神类似,土地神掌管的较大一块区域,而中霤神则只掌管屋宅范围内的土地。中霤神也古代五祀所祭对象之一,《礼记》载:“家主中霤而国主社。”意思就是家的范围内由霤神所掌管,国的范围由社神所掌管。
随着习俗变更,人们逐渐不再拜中霤神,而是将对他的诉求转移到拜社神上了。
厕神
厕神并不在古代五祀之中,但是人们发现厕所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配置之一,也就逐渐加入到了家宅之神行列。
厕神之一:紫姑。相传为唐代人,姓何名媚,山东人氏。她才貌出众嫁给一个戏子,后被寿阳刺史李景看中,遂害死其夫纳为小妾。在李景家遭其大老婆的妒嫉,于正月十五元霄节之夜将何媚阴谋杀害于厕中。何媚冤魂不散,常隐隐出现,鸣屈啼哭,结果天庭得知,天帝悯之,命为厕神。
之二:戚夫人。即刘邦妃子戚夫人,她被吕后砍去双手双脚、削光头发、挖掉双眼、薰聋耳朵、口灌哑药做成“人彘”,后人同情,作神纪念。
之三:指三位姑娘,即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由姜子牙封为厕神。
除此之外,随着传统习俗发展,家宅中还出现过其他的神祇,如掌管生育的床神、家庭供奉的财神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