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财咖科技创始人王楠接受了全国工商联的记者专访,并荣登《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与王楠先生一起荣登杂志的还有小米创始人雷军、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等一众标杆企业家。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是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民营经济主流媒体,定位企业家人物风貌,非常感谢工商联的认可,以下为期刊正文内容,请您阅读: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办公楼,身穿休闲衬衫的王楠热情迎接了记者。简洁的办公室里,架着摄影补光灯与几台专门录制短视频的摄像机,一位“新潮”的资深财务人形象呼之欲出。他正是北京财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在王楠的视频号“财咖楠哥”上,他调侃地自称“财务老炮儿”,常常利用工作闲暇时间普及财税知识,分享职场和创业故事。他有一个梦想——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业“逆袭”,也要帮助千千万万的财务人“逆袭”。

6年创业,3年疫情,财咖依然交出了满意答卷,从开始的4名员工、不到10平米办公室,到一整层几百平的办公区,王楠带领财咖团队一直在不懈努力,为企业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据王楠介绍,当前国家对于财税工作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财咖带来发展的窗口期,他也正在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将他一手打造的“咨询+软件”相结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赋能企业财务转型升级,引领智能财务新航向,实现“让财务人更有尊严”的理想,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添砖加瓦。

“玩”出“财咖”

标准的“80后”王楠,并非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他的成长道路中,“玩心”与“玩兴”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高考结束,王楠报考了天津大学,学习技术经济学专业,入学后主修财务管理方向。尽管考试前也会突击备考,但业余时间几乎全用来打游戏、踢足球,“玩”得疯狂。

但王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用他的话说:“我认准了一件事儿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哪怕是打游戏,我也要全力以赴,直到达到了顶级水平,才会考虑放下这事儿。”他酷爱足球,先后担任学院足球队领队、北京市顺义区足球组委会成员;他爱玩博客,就钻研网络技术,自己搭建论坛。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大学毕业后,王楠进入一家国企工作,日常工作量不大,但“躺平”的生活并不是他心之所向,一年后,为了寻求挑战,他加入链家成了一名销售。不久,王楠就凭借个人能力,成为这家新店第一个签订独家房源的经理人,还结识了几个好朋友。刚毕业的王楠独自居住在地下室,“虽然贼潮,但我很快乐、很刺激,每天都觉得特别嗨。”

机缘巧合,在销售工作中,王楠认识了一位在现代汽车(中国)公司工作的“伯乐”,他见王楠学历与能力不错,就邀请他加入自己麾下。于是,无拘无束地“玩”够了之后,王楠又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财务。王楠的“玩兴”转移到了工作的挑战上,他铆足劲,考下了CPA证书。

在现代汽车,王楠“追求极致”的劲头依旧未减。每逢10月5日结算日,他便通宵勤奋工作。在负责税务工作时,由于需要对公司进行专项研究,每逢看完政策解读文件后,觉得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甚至专门找到在国家税务总局答疑会上认识的朋友讨论疑惑。

工作数年,王楠升任财务总监,也遇到了中国人在外企的职业天花板。他便由甲方跳槽到乙方,来到了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自己相对陌生的审计工作。但他从“重要性”概念着手,逐步熟悉了操作流程,养成了“抓大放小,注重细节,挑剔逻辑”的职业习惯。

“我习惯于专注地完成任务,就像我做任何事都会全力以赴,期待成果。”在事务所工作期间,王楠树立了一个原则——超出预期,“我绝不允许糊弄别人交给我的事情。尽管有时候过程并不尽善尽美,最后有把握提交的结果比客户想要的更好。”

能“玩”,会“玩”,既不安于平凡,也能收心踏实起步,在王楠身上,不仅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有着上一代人的刻苦和担当。

出生在顺义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虽然条件并不宽裕,但父母的关爱给了王楠最初的坚实支持。中学时一次运动会,王楠报名了长跑项目,父亲陪伴他连续2个月天天早起绑着沙袋练习跑步。比赛那天,当王楠带着获得的好成绩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庆功的酒席,他才知道,父母专程请了假,在校门口能看到操场的地方等了一天。

王楠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我觉得这种品质也是那一代人的缩影。因此,对我来说,努力和付出从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让财务人有尊严”

在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王楠很快成长为一名合伙人。然而,担任合伙人几年之后,他还希望做一些更有情怀的事情。

王楠认为,事务所的会计、审计人员,即使做到合伙人,也只不过是“小老板”,职业天花板有限。而在公司中,财务作为中后台部门,不受重视和待见,跟着老板干出名堂也不容易。毕业10年后,当年的大学同学之间,除了王楠兜兜转转还在做本职工作,其余同学大多数已经转业或改行,离开了财务岗位。这种现象让王楠触动了。

于是,2017年,王楠开始筹划创业。他与7名志同道合的、同样有着财务背景的朋友一起,组建了财咖公司,取名“财咖”,有“财务大咖”之意。他的创业初衷,就是“让财务人更有尊严”。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8期

王楠的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遇到过方向上的挫折。起初,他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启发,创业的第一个方向是做财务服务O20,打出了“网罗财咖,定制财税”的slogan,并做了自己的撮合交易平台,但是该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王楠反思,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的论证上出了重大的问题。财务服务O2O,实际上是帮助解决财务人员价值错配的痛点,实现企业“共享”财税人员,优秀财税人员用业余时间兼职创造价值。但是,平台化运营模式提供的大部分是短期服务,不确定风险较大,用户“跳单”现象还时有发生。事实证明,这些财务咨询出身的创始人一腔热血,想法还是“过于理想了”。

为了公司重新启航,王楠坚持做一些线下服务来补贴创业项目。“那时候为了公司生存,我每天跑项目、服务客户。北京傍晚堵车,我经常七八点才回到公司,员工每天白天设计原型,也工作到七八点,接下来我们就共同讨论产品设计方案。但只要是我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使命必达。”他坚定地说。

越熟悉toB业务,王楠越发体会到,只有做实产品,理想才能落地。直到2018年,王楠终于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将“财务”与“IT”结合,致力于做“咨询+软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完整的第三方财务部服务。

德勤、普华永道这些财务公司在全球销售规模达到几百亿美元,但中国顶级财务公司的收入可能只有几十亿人民币。顶级财务软件如SAP、oracle全球市场份额占有50%,而中国常用财务软件用友、金蝶仍有较大差距。在王楠看来,中国的企业还未享受到优质的财务服务,而中国财务软件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由于使命没有改变,王楠的企业没有改名,仍然叫做“财咖”。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件可以做得很大,值得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情,同时,这次创业也足以称为他的“最后一次赌注”。

“中国的财务人员工作重复性很高,发展空间也受限,所以很多人都逃离了。我做财咖,一定要让财务人员获得尊重,逐渐将企业规模扩大,走出中国。作为后来者,我打算走一条中间路,构建一个咨询与软件的综合服务体系,我们的特色在于差异化定位。”王楠暗下决心。

打造“咨询+软件”极致产品

toB的本质是什么?在一个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行业,谁的服务水平越高、越好,谁就能获得良好的服务口碑,客户量和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为此,王楠带领团队,沉下心来磨砺产品。

随着数字化产业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企业都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但是,仍有大量繁琐的财务工作仍然不得不依赖人工操作。

另外,目前企业连锁化经营成为大趋势,一个大型企业往往有若干分支机构,往往使用多个财务系统,且系统间数据不互通、不规范,产生了大量散落在系统间的的数据孤岛,无法为决策提供充分建议。中小型企业又面临着财务人员能力不足,难以深度、交叉分析业务与财务数据,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撑的问题。

面向实际问题,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就是财咖“咨询+软件”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在财务咨询方面,财咖除了战略规划和财务咨询,还提供一些小型咨询,例如架构设计、税务筹划等服务。在软件方面财咖也有自己的业务,例如,采用ERP进行项目管理,为企业制定合同办法和管理报表。

王楠注重企业技术水平,带领财咖构建了超 200人的核心专家团队,深耕管理全业务流程的高端ERP(企业资源计划)市场,自研财咖云ERP、财咖工具云等数字化产品。从2018年起,财咖又开始进军EPM(企业绩效管理软件)的研发。经过3年的攻关,终于推出了王牌产品——财咖分析云。

财咖分析云为成长中企业提供了数据中台解决方案,举例而言,对于拥有大量分支机构、且财务软件版本不一的大型企业来说,其提供了在原有财务软件上层的一重架构,可以实现跨版本、跨主体、跨期间的数据抓取与整合,从而快速、准确地产生合并报表,减少繁琐的人工操作。

此外,财咖分析云还具有可观的咨询能力,可以多维呈现财务报表、管理报表,满足客户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全流程中的需求,且可以进行业财一体化分析,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地,助力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财咖分析云2020年底推出之后,很快吸引来了国家电网、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美电器、爱尔眼科等大企业客户,为财咖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客户的好评也反映在了持续选择上,至今,分析云产品的续签率大概保持在95%以上,使得财咖在疫情三年期间也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

王楠自豪地说:“EPM涉及大量的数据抓取与整合,以及处理庞大数据量的算法相关能力,以前大公司在合并与分析领域一般只能选择外资品牌,如SAP的BPC产品、Oracle的海波龙解决方案等,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可以有效替换外资品牌,在EPM赛道上与他们竞争。”

永不停歇

在王楠看来,财咖的发展目前正当红利期。近年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文件频发,我们可以看到财务数字化未来的明显趋势。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以信息化支撑会计职能拓展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突破口,积极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家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

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合规要求不断增强,中国创业者已由“城市猎人型”创业者逐渐转变为精耕细作的“农民型”创业者,企业管理越来越需要精益管理和精细化运营。财咖的高速增长,也是踏准时代步伐、顺势而为的结果。

对于企业客户,财咖的优势产品不仅是软件工具,而且是财务部门的专业素养。很多甲方财务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很难经历多个数字化项目并积累丰富经验。正如SAP的精髓是它的咨询顾问团队,财咖也以丰富的数字化建设经验,已帮助超10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多年的toB实战经验,让王楠深知,在创业的过程中,接手大项目时,智慧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以及产品能力、客户关系维系,都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地去努力构建,这是个“慢”的过程。它不像对接c端用户,可以依靠营销来实现收益,最终还是要靠优质的服务和口碑传播。

王楠称,他现在就只有做财咖这一个爱好,这是他最大的使命,也是最大的收获。过去,不管是通宵工作、打游戏,还是跑步、踢球,这些经历对王楠来说都是极大的财富。而现在,他要专注去做超乎想象的事情,要超出客户的预期。

“我的脸皮特别薄,难以承受别人的冷眼和失望,在职场中也一直要让别人满意,所以要努力让自己变成超人,这也许是‘命’,是基因中带的。”王楠豁达地说。6年创业路少不了艰辛与付出,他却依然具有年轻创业者的蓬勃朝气。

多年来,财咖始终秉承“让财务驱动未来”的使命,在以往的产品研发、咨询服务落地等方面均获得了伙伴们极大的支持与认可。如今,王楠平均每天都要工作到23点,有时候甚至到深夜1、2点,但他觉得值得投入的事情就应该做到极致,他还在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过去的三年疫情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将产品锤炼得更精致,并成功为多家标杆客户提供服务。”如今,王楠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制定新的一年的规划,他正在讨论招聘合伙人,与财咖共同成长,致力于打造一个让中国财务人挺起腰杆的民族企业。

“在未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财咖将持续完善升级服务、创新产品,夯实质量,充分落地数智化建设工作,以财务数智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扬帆再出发,不惧不畏,永不停歇!”王楠说。

文章转载自《中国工商(企业·人物)》 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