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末看完一场毫无意外的曼市德比,写一篇目前对曼联现状的看法。先从比赛来说,曼联排出的是4231的阵型,也就是说双中场站位的宽度是无法去对四后卫防线的肋部进行遮挡。只能通过收窄阵型,让肋部空间变得更加有限,去考验对手对肋部空间的利用,也就是说全把边路空间留出让对方轻松持球。对于较弱的对手,基于对方球员水平不足以在小空间里发挥。一旦遇上更强的球队,尤其是曼城阵中的小席尔瓦和阿尔瓦雷斯这样的球员。他们依照有信心往肋部进行进攻。
接下来说说为何滕哈格会选择双中场的阵型,笔者个人认为还是锁定了B费作为独一前场核心的打法。其实这无疑让曼联回到博格巴时期的情况,需要两个中场在他身后处理防守工作。另外滕哈格在霍伊伦来之前是尝试让拉什福德出任中锋位置,好让转会资金再收购一个类似安东尼一样能持球的左路球员接替桑乔。无奈前者只希望更多去左边锋位置发挥,因此只好买来霍伊伦出任中锋位置。所以目前哪怕不受伤停等因素排出最为理想的首发,也只能有右路的安东尼能持球,让球队有时间在防守阵型转换到进攻阵型。这在攻守转换的时候,对方的逼抢策略就是重点去掐住安东尼这一侧,然后再去压迫曼联的中后场,让曼联只能往拉什福德这一侧往前进攻,因为众所周知拉什福德强项是无球跑动的终结能力。让他在距离威胁区域较远的地方轻松持球,只会坠入把球往人堆里带的局面。这就是目前滕哈格在球队并没有展示出应有的战术理念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再说说滕哈格他本人对战术的理想化的执着度十分之高,球员能力可以不强,但必须要按着他战术执行。所以他带阿贾克斯能成功,却在曼联会显得有点挣扎。前场拉什福德、B费这些能力很强,也有十分鲜明踢法的球员都会影响到他战术理念的执行。短期内也是曼联绝对首发,而目前在门将和中卫上的更迭算是球队按滕哈格战术理念重建的一个开始。而在往中前场的进一步重建还是看不到希望。只要前场是拉什福德和B费的存在,最合适的依旧是穆里尼奥和索尔斯克亚的快速进攻和低位防守的套路。这样下去换帅也可能是短期必然的事实,接下来的新帅也会加入到“咪一鸠样”队列里。整体剧情安排大概是第一或者第二年能拿到前四,下赛季能参加欧冠,然后联赛和欧冠如果有一样吊链,下课的声音就随之而来,万一两边都吊链,就会被迫启动换帅的程序,接下来又是完成了一次循环,又翻开新一轮的循环。
然后再说说管理层和格雷泽家族之前,先说说其他球队。同联赛里的曼城利物浦、纽卡斯尔等球队是必须通过成绩奖杯来提高商业价值,而曼联早已经在这方面的天花板。他们并没有必须去靠战绩来维持商业价值的欲望,只需要位置好目前的状态,也就是近十年的水平就能躺着赚钱。由于曼联是一家上市公司,盈利里面如何分配到球队建设和股东分红,或许已经有一个平衡的比例。毕竟有公平法案需要考虑,另外也要对股票持有者给出好的回报。
从上述的球员、主帅、管理层和老板的分析。当前核心球员在一两个赛季不太可能有什么变化,主帅甚至教练团队的更变倒是一贯是首选,管理层在商业上不出什么问题也是不可能去变动,老板关于完全卖盘目前也是没多大希望。因此往后一些年会继续维持近十年的状态也是正常的预计。以上就是我对曼联从多个层面的简单分析,向各位关注曼联的球迷说一声,只要曼联还在英超就或许还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