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展在苏州举行。江苏省9家单位正式授牌为江苏省第三批“红石榴家园”,狮山街道榜上有名。

近年来,狮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打造品牌特色、创新工作方式等进一步巩固辖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城市中央活力区,助力全区谱写“两区两前列”新篇章,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交流互融,实现凝心铸魂

在街道馨泰社区,有一支明星舞蹈队——金达莱民族“聚”社。金达莱民族“聚”社前身是朝鲜族舞蹈队,于2014年12月成立,是馨泰社区的第一支文体团队。起初,这支队伍由6名朝鲜族妈妈组成,旨在通过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歌舞表演,让少数民族居民产生归属感,让苏州居民更了解少数民族。

成立近20年,团队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在市、区、街道级的舞台上施展舞姿,知名度日益扩大,如今,团队从最初的6人扩展到了30人,每年举办各类演出30场以上,多次获得区、市表彰,他们还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赴新加坡参加海外比赛,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靓丽名片。

除此以外,街道还组织摄影展、民族乐展演等具有狮山特色的文化活动,打造“狮山文化会客厅”,并建设非遗文化展示馆,多形式开展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通过文化搭台让各民族群体体验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魅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对口支援,结出累累硕果

街道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辖区41所学校涵盖了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为实现对各民族教育扶持奠定坚实基础。辖区的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自2000年承担了开办全国内地新疆高中班的任务后,不断探索符合新疆内高班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构建起“立体管理、活动促进、课题推进”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获批江苏省首批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

辖区小学、幼儿园与西藏卡孜乡、贵州铜仁等学校建成“友谊学校”,两地年级相同的班级建立了一对一的“友谊班级”,开展了以教研、阅读节、艺术节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积极搭建教育沟通桥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辖区高校挂钩帮扶西部职业学校,在基地规划、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方面共建共享,向西部输送具备全方位战略视野和过硬专业技能的优质人才,助力西部经济发展。

产业资源导入,推进共同富裕

推进共同富裕,要“授鱼”,更要“授渔”。该街道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扶贫与扶智并行,推进政府、企业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层次支援民族地区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与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结对共建,对口帮扶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敖寨乡发展清水河鱼专项帮扶项目有效助力当地106户382名贫困户增收脱贫。

辖区企业也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在扶贫脱贫上贡献应尽之力。食行生鲜结合“互联网+农业”的新经济优势,率先在贵州铜仁建立运营冷链供应链中心,搭建线上“贵州馆”,实现铜仁及周边鲜活农产品直供长三角,每年向东部地区销售当地鲜活农产品超过5000吨,间接带动2000多人增收。雷允上集团积极与新疆、贵州、云南等各民族群众、地区企业开展红花、肉苁蓉等中药材种植业务,辐射带动700多户就业。

实现发展,“人才活水”至关重要。近年来,街道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等民族地区开展现场招聘,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岗位和技能服务,以就业帮扶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用心用情办实事,构建和谐新家园

要提升各民族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需要用心用情的为民服务来浇灌。街道通过1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侨之家等载体,定期开展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开设道德讲坛“民族团结一家亲”宣讲,不断浸润各族群众心灵。社区“自管委”和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吸纳各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社区与各族群众双向服务的良性循环。同时,每年组织企业上门走访慰问,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与各族群众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了解其困难需求,并按照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切实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辖区163个网格配足配强社区、公安、城管、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网格化”+“网络化”模式,及时为各族群众提供相应服务,打通服务联系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接下来,该街道还将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向深入,把服务各族居民工作落到实处,让团结之花常开常盛。(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