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提到丹东,人们总会想到鸭绿江,想起那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10月23日,“网易新闻(辽宁)丹东采访行”走进位于丹东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场馆,一份见证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总占地面积182475平方米,由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馆、全景画馆及国防教育园组成。

抗美援朝纪念塔塔体为方型中空式,灰白色花岗岩贴面。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的背面是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丰功伟绩的塔文;塔体两侧分别刻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和平万岁纪念章。

纪念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题,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珍贵文物近2000件,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辅助陈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全景沙盘”“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上甘岭”“奇袭白虎团”等场景以及主题雕塑、油画等,全面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据了解,近期工作日日均参观人数达1万人次,周末参观人数则更多。四面八方的来客,通过展厅中每一张记录历史的图片、每一件见证战争的实物、每一段重现过去的文字,深切地感受着革命先辈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捍卫和平的铮铮铁骨和民族脊梁。

一份手稿,一段记忆

展馆内,不少参观者都驻足在一张信笺纸前,凝望、沉思。那是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手稿,红格竖排,蓝黑色的墨水的钢笔字体,右下角注明“此歌写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听会时写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时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的周巍峙同志,看到了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的文章,它的开头引用了一首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他被诗的豪迈气概所感动,遂激发起创作热情,马上进行谱曲,仅半小时左右就将歌曲谱完。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即“打败美帝野心狼”。随后《人民日报》发表该歌曲,后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正是这首激昂雄壮的战歌,激励了无数志愿军将士奔赴战场,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时至今日,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时,仍有许多人为它湿了眼眶,心中翻涌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

抗美援朝志愿军所体现的英勇无畏精神,深深感动和鼓舞着现场参观的观众。不少观众留言引人共鸣。“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保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才有祖国人民现在幸福的生活”。

一座城市,一种精神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丹东是“抗美援朝出征地”,也是祖国战略后方的最前沿。1950年,当战火烧到家门口,面对又一次战争的威胁,刚刚获得和平生活的丹东人民没有惧怕,没有后退,用尽全力支援前线。“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当时的丹东提出,只要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工厂工人喊着:“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的口号,昼夜不停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纪念馆内的一处展厅,非常直观地用一组数据展示了丹东作为大后方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贡献:“1950年至1953年间,安东市(现辽宁省丹东市)参战民工220947人,其中随军赴朝参战民工2万余人次;出动战勤大车41814台,岫岩县5000多名民工冒着战火连续三天三夜为志愿军抢运弹药;3万名妇女参加拆洗、缝纫、护理等拥军队伍;青年和学生自愿组织输血队,仅元宝区青年便为志愿军献血达58万毫升……”数字无言,却展现出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人民的英雄本色。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更好前行;崇尚英雄,是为了传承精神开创未来。70年过去了,今日的丹东已经发生巨变,不变的是,丹东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不惜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丹东的骨血,成就了永不褪去的鲜红底色。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以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团结奋斗精神凝聚力量,全力实施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丹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