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广州阳朔人民法院将一名8岁男童的事实上的监护权判给其无血缘关系的继父。

孩子的生母对判决表示不满,并威胁要上诉。

但法院仍维持原判。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2017年6月23日,在广西阳朔洞头小学门口,潘寒英在两名法官的陪同下前来接自己8岁的亲生儿子放学。

你需要法官陪你去接你的亲生儿子放学吗?村民们觉得奇怪,都来看热闹。

放学铃声一响,一群孩子就高兴地跑到校门口。

“高手!”潘寒英对一个帅气的男孩喊道:“跟妈妈一起去吧。”

那个叫小浩的男孩很快就停在了学校门口。笑容立刻从他脸上消失了。他惊恐地看着陌生的亲生母亲。他用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却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东西。他“哇”的一声惊呼,转身就跑进了教室。

随后大家都催促小浩出来跟妈妈走,但小浩只是哭着不肯离开教室。

当时,一位名叫廖连毕的村民闻声赶到学校,进入教室对小浩说了几句话。随后他找到了正在哭泣的小浩,并将他带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法官有机会问孩子:“小浩,你的父母离婚了,现在你妈妈来接你了,你想和她一起去吗?”

小浩拉起廖连毕的衣服翻领,压在大腿上,斩钉截铁地对法官说:“不,我要追随我的父亲!”

事实上,把小浩拿出来的廖连毕并不是小浩的亲生父亲,而只是他的继父。

那么小浩为何选择与继父而非亲生母亲住在一起呢?

02

这个案子要从6年前说起。

2011年11月的一天,廖连毕拿着一把铁锹去田里干活。经过村口的时候,几个叽叽喳喳的阿姨嘲讽地喊道:“莲碧,你什么时候给我们送喜糖啊!”

诚实的廖连毕只是苦笑,没有回答他们。

由于父母早逝,兄弟姐妹失散,廖连毕独自生活。他因工作老实,在村里出了名。他平时生活简朴,从不上班。村里有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廖连毕年近四十,用自己的全部积蓄,盖了一座三间的毛坯房,但窗户连玻璃都没有。一年四季天气都很好,可一旦发生天灾,他连饭都吃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连毕认为自己可以做一辈子光棍。

没想到,廖连毕离开村子之前,村里的一个叔叔拦住了他,兴奋地说:“我一个出去打工的朋友给你找了个对象,我去安排一下,把女孩带过来。”网上见!”廖连毕以为叔叔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并没有当真,因为这样的笑话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但这一次叔叔却是认真的,再三要求他按计划去。

尽管不抱希望,廖连毕还是按照约定去了叔叔那里,通过视频聊天进行了一次异地相亲。

相亲结束后,廖连毕知道没有希望了,因为这个女人比他小14岁,而且非常漂亮。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娶她?

然而没过两天,女子就传来消息,愿意嫁给他,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嫁给一个一岁多一点的男孩。

廖连毕心想,这是什么意思呢?等到你愿意成为他的妻子,诚实地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已经来不及幸福了,因为他白娶了一个男孩。这简直就是“喜鹊入洞房,喜事临门”的好事。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廖连毕和潘寒英在一个多月后领到了结婚证。简单的婚礼之后,廖连毕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廖连毕特别喜欢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结婚后,她开始努力赚钱养家。

03

然而好日子并没有几天就结束了。 2012年春节刚过,潘寒英就到广东工作,并将儿子小浩托付给廖连毕。

新婚夫妇必须分居两地,廖连毕自然不肯这样做。但一想到自己这个年纪娶她有多困难,廖连毕就尊重了,潘寒英的决定也尊重了。

从此,廖连毕除了要做父亲、母亲之外,还要忍受一整年与丈夫分离的痛苦。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开始议论廖连毕不娶妻,是“不义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流言满天飞,但廖连毕却一点也不感兴趣,因为他觉得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比以前孤独的生活舒服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潘寒英过去的消息传回了村里。

原来,潘寒英20岁时,因为受不了农活的严酷,就和同伴外出务工。

由于潘寒英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学历低让他别无选择,只能打零工。

不过计件工作比较困难,潘寒英受不了这个困难,赚了一些钱就休息一下。他吃、喝、玩,花完钱就回去工作。

虽然存不了多少钱,但潘寒英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自由、很满足。

后来她交了一个朋友潘寒英,很快他们就住在一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潘寒英怀孕了,但双方家庭都反对这门婚事。最终,虽然他们没有结婚,潘寒英还是回到了朋友的家乡,并生下了一个孩子。

由于性格问题,潘寒英与未来的婆婆相处得并不好。过了一会儿,他一怒之下,抱起了孩子,回到了父母家。但他婆婆的家人本来就不同意这门亲事,现在看到潘寒英带着孩子回来就很生气,所以婆婆的家庭一般都不太好。看那个。

原生家庭的压抑气氛让潘寒英难以忍受,不得不再次带着孩子去上班。

带1岁以上孩子找工作有多难?当时,她的男朋友也和她断绝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潘寒英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无意间给他介绍了这段婚姻,于是他很快就嫁给了廖连毕。

潘寒英想要结婚,因为生孩子很困难,而且会影响他的工作。他无意与廖连毕一起在乡村过世俗的生活。

于是潘寒英在婚后立即重返工作岗位。

廖连毕以夫妻而非夫妻的身份过着这一生,他本质上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至少他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想。

但2014年发生的一件事,粉碎了廖连毕对生活的一点热情。

2014年5月,廖连毕被诊断出患有鼻咽癌。治疗花费了很多钱,也让他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

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潘寒英并没有想过如何赚更多的钱来养活儿子,改善家庭生活。相反,她于2015年1月提出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法院了解详情后,并没有轻易做出判决。相反,他让双方都为孩子着想,共同努力让家庭运转良好。

但出乎意料的是,潘寒英并没有这样的计划,很快就离家出走,重返工作岗位。

潘寒英甚至还更改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让廖连毕无法再联系上。

廖连毕知道他不能再信任潘寒英,但他不想要自己的儿子吗?

廖连毕心里虽然不理解潘寒英的举动,但他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所以不能把他赶出去!

就这样,廖连毕攒了钱,省吃俭用治好了病,继续和小浩生活在一起。

和无数父母一样,廖连毕每天早上干完农活就起床,叫醒小浩,给他做早餐。尽管工作繁忙,廖连毕仍然坚持每天接送小浩上下学。

廖连毕虽然在学业上帮不了儿子,但在生活上却很照顾他。

父子俩的生活虽然极其糟糕,但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小浩非常明智且雄心勃勃。他学习很认真,成绩很好。他从不担心廖连毕。

出院回家后,小浩会主动帮忙做工作。此时,廖连毕觉得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是值得的。

毕竟小浩自从来到孔家之后,和亲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那些都只是模糊的记忆,更谈不上深厚的感情。廖连毕想:算了,潘寒英不回来,咱们就这样过日子吧。如果小浩升任,这个缘分也不会白来。如果我能有一个孩子和我一起死去,我会很高兴。 。本来,廖连毕认为人生就是这样。 2017年夏天,潘寒英意外再次出现。

潘寒英再次提出与廖连毕离婚,并寻求小浩的监护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通过法官的调解,廖连毕虽然极其不愿意放走他,但他希望小浩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廖连毕同意了离婚,并将小浩的抚养权转移给了潘寒英。潘寒英还为廖连毕支付了费用并获得了3万的子女抚养费。 。 。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小浩出人意料地坚持与廖连毕住在一起,拒绝与潘寒英住在一起。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却又显得在情理之中。毕竟,真正与小浩关系密切的人是廖连毕。

小浩撕心裂肺的哭声,触动了廖连毕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于是廖连毕毫不犹豫地当着法官的面退还了潘寒英的三万元,并建议法官继续教育他。王牌。

在亲生母亲与继父争夺小浩监护权的斗争中,法院最终根据事实改判并仲裁,以确保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小浩由廖连毕抚养至18岁,或潘寒英由廖连毕抚养至18岁。年龄。小浩每月将获得450元的生活补贴,期间发生的教育、医疗等主要费用将支付给每人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潘寒英后来不仅没有给她一分钱生活费,还一度要求重新获得小浩的监护权,理由是他更有经济能力抚养孩子。

然而,法官却问潘寒英:“既然你有经济能力,为什么不每个月按时支付生活费呢?”潘寒英犹豫了,说他的工作不稳定,而且没有钱支付。

法官建议他和小浩一起去村里先和孩子们建立关系,但潘寒英也拒绝了。

潘寒英自相矛盾的言行让大家一时束手无策。考虑到潘寒英和小浩根本没有任何感情,法官无法判断潘寒英是否还有其他目的要让儿子回来。最终,法院维持原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事实上,廖连毕根本不指望潘寒英会帮助小浩。只要他不打扰他们并让他尽其所能地教育小浩,他就很高兴。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低标准是法律,其次是道德和伦理。

家庭关系源于血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但不仅限于血缘关系。

选择孩子是最容易的。廖连毕和小浩的关系足以证明有一种超越血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