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用上智能手机,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年人的养老钱,各种针对老人的诈骗陷阱随之而来。《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案的受骗群体中,50岁以上的占据8%。记者整理了近期的一些典型案例,给老年朋友们提个醒,学会捂紧钱袋子

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办案

“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且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成为不法分子的‘首要选择诈骗对象’之一。”10月21日,惠山公安分局阳山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辖区内82岁的居民王奶奶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王奶奶称她接到了自称是“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以王奶奶涉嫌发送非法募捐广告1.2万条,要对她进行罚款。阳山派出所民警火速与王奶奶取得联系并把她带至派出所,劝她一定不要转账。正在这时,“海南三亚民警”又打来了电话,民警孙精通当即接通电话表明身份,并提出与对方视频通话,“打开摄像头!你怎么不敢说话了?”骗子一直不语,直接挂断了电话,将王奶奶微信拉黑。

经核查,王奶奶名下银行账户上有98万元存款,如若被骗,养老钱就没了。王奶奶彻底认清对方是冒充公检法的骗子,对民警表示感谢。孙精通提醒:“老年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遇事保持冷静、时刻警惕。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发送法律文书,更不会要求你提供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网上“帮你发大财”是陷阱

“当老人家真正醒悟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有股压抑不住的喜悦,被骗的人又少了一个。”新吴公安分局旺庄派出所民警尤逸彪对辖区内的一起电信诈骗劝防案例印象深刻。当天早上,他接到了一名老太太的预警提醒,对其开展见面劝阻。老太太的手机内,所谓的“投资理财顾问”企业微信号200余个;“投资理财”微信群100余个,其中大部分微信群已被判定为涉嫌诈骗传销。手机微信涉嫌投资理财诈骗的未读消息4万余条,相册内未知二维码、与投资理财相关的照片共计400余张,尤逸彪一身冷汗不禁冒了出来,“还好被及时发现了。”

老太太表现得非常自信,认为能够通过网上投资理财赚大钱。在老太太执迷不悟的时候,尤逸彪第一时间将老太太的两个儿子通知到派出所,讲明情况,和他们一起耐心给老太太讲解了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类诈骗的手法、受骗人群、实际案例。经过长达4小时的“拉锯战”,老太太终于彻底醒悟,最终将手机内的涉诈软件和信息全部删除。

警惕推销假药的犯罪团伙

无锡公安机关曾摧毁一个向老年人推销假药的犯罪团伙。“经常有车辆接送多批老年人出入,开展养生知识讲座,公司内存放大量来历不明的保健产品。”市公安局梁溪公安分局在太湖广场某写字楼内开展行动时,发现辖区内一家健康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很可疑。

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以免费接送、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至公司,由员工冒充“中医大师”“特聘专家”开展养生讲座,不断对老年人进行“洗脑”,骗取信任后以3000多元一盒的价格售卖假冒伪劣保健品。

随后,梁溪公安分局一举收网,成功摧毁一藏身在写字楼内专门向老年人推销假药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20余人,涉及全国各地200余名受害人。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公安机关结合我市老年人群体发案情况,梳理易受骗老年人群体,组织全市警力上门开展面对面宣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