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不仅仅是领土安全,西方国家早已通过各种手段,觊觎我国的数据资源。

今年5月,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表示,美国已制定出以基因武器打击对手的研发计划,其中亚洲华人的基因,被列入美军搜集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近,相关部门又在全国范围,发现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并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

有些人很不理解,认为不就是天气预报吗,有什么可紧张的,美国气象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怎么就中国人小心眼呢。

这里所谓的气象数据,远不是普通人想象的温度、风向等传统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被发现的气象站点,有的放置在军事、军工企业周边,同时进行了海拔核准和GPS定位,这两个数据怎么用,不难设想吧。

还有的放置在我国粮食主产区,通过结合其他数据,它们可以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2005年的粮食战吗?当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出现明显缺口,四大国外粮商大肆收购粮食,试图做空中国,让中国经济承担这次全球粮食减产。

这还是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其实数据资源的大量泄密,普通人极难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医疗行业,有机构以免费检查为由,收集中国儿童的脑数据。对此我国国家科技项目,在相应研究领域,坚决使用国产核共振设备。

在制造业,70%的工业机器人来自海外公司,它们能轻松的获取到诸如产能、设计工艺和技术特点等核心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此类事件,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其中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还记得前央视主持人成蕾吗,因为一句“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掌握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态”,暴露了自己的间谍身份。

有时间谍不是潜伏在阴暗角落,而是隐藏在光天化日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在没有硝烟的时代,“斗争”一直存在着,让更多的人建立起数据安全意识,现在还不晚。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引发对立,而是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警惕某些窃取中国数据资源的不法分子。

你身边有哪些数字资源呢?

我是刘大力,更多有趣观点,随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