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01

王阿姨以第一人称编撰出版的自传:

“上周末,当我和妻子准备吃午饭时,两个儿子突然带着几盒礼物进了屋。

我很惊喜:一是我的孩子们基本上每年都会回来一两次,除了过年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其他时间很少出现;其次,我的两个儿子这几年一直在给孙辈找工作。气氛变得有些尴尬,除了不怎么联系之外,就连过年回老家看望妻子的时候,我们也很少交流几句话。所以看到他们在一起对我来说是很罕见的。

当我跟儿子们打招呼,准备请他们一起吃饭时,他们互相看了一眼,让我妻子先吃饭。吃完饭后,他们有话要说。

我想我们毕竟是一家人,没有必要保守什么秘密,所以我让我的孩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和妻子可以边吃边听。

最大的男孩清了清嗓子说道:

妈妈,说得对。你和爸爸年纪大了,在老家生活不方便。我和小威很少回来。所以我们商定,从现在开始,我们轮流带你和父亲去我们家。先从我开始吧,半年后再去小威家吧。

说实话,听到儿子这么说,我真的很高兴。

我今年76岁,12月我妻子就78岁了。虽然这些年我们通过种菜、卖菜、养鸡鸭鹅维持了基本的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难免跟不上。另外,我的妻子在过去的两年里时常感到背部疼痛。所以,我真心希望儿子们能够“支持”我们。

但想到儿子们不富贵,生活有压力,又羞于“忍住”,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我和老婆经常互相安慰,保重,想着尽量省点钱,保重身体,等到不能再互相服务的那一天,就不算太晚了寻找我们的儿子。

我没想到有一天,儿子们会主动照顾我和妻子。这对我来说是及时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着妻子的表情,看得出她也很高兴,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同时,我也不忘记询问儿子和儿媳商量后是否会来。毕竟是我儿子儿媳妇的家,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两个老人的事情发生矛盾。

此话一出,儿子们的脸色顿时变了,尤其是我的小儿子,更是尴尬极了。他犹豫了一下,闪烁其词地表示,虽然讨论过,但他不会透露。关于我们的退休生活,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爸爸、妈妈,你们也知道,儒家现在没有结婚,平时还要照顾他们,所以我们可能无法同时照顾你们。好吧,你们自己商量一下,看看谁去大哥家,谁来。我的家!

我心里一惊,最初的喜悦荡然无存:有了儿子,是不是意味着我和老婆到了晚年就要分居了?这是否意味着我和妻子明年只会见面几次?

坦白说,我拒绝这种做法。毕竟,男人年纪越大,就越离不开妻子。

我的大儿子住在城里,只有一个孙子。小儿子在儿媳住的邻县买了一套房子。她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

以前,两个儿子相继有了孙子,我和妻子就得帮忙照顾两个儿子。当然,公平地说,我和我的妻子必须每三四个月更换一次。后来帮忙也不容易。在照顾我的儿子们六年之后,我已经准备好承担这项任务了。小儿子竟然有了孙子,我又帮了他五年。为了不让大儿子觉得我帮他太多,我在妻子外出工作时帮小儿子照顾孙子。我们把挣的钱留一部分,每年给大儿子五六千块。

可以说,那些年我和妻子只见过几次面。三年来,我们只在过年时全家人团聚的时候见面。

这正是我不想再与妻子分开的原因。人们常说,年轻情侣总是聚在一起。人到了老年,对物质的要求就不高了。只要能填饱肚子,满足基本需求,生活就可以了,唯一的问题是我内心害怕孤独,只希望身边有一个人可以随时和我亲密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想到这里,我悄悄问儿子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应该把我和妻子分开吗?

毕竟我和你父亲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如果遇到一点小问题,我们可以互相照顾,不会占用后辈们太多的时间。还有,我们要一直在一起。养老金无非是多买一根棍子而已。真的有那么难吗?每个月拿一点钱怎么样?哪怕是你的生活费!

但我的恳求不但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反而激怒了我的儿子们,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在变相指责他们。

妈妈,请别再闹了!本来我把你安置在老家,别人已经议论纷纷了。如果我赡养你和父亲晚年,然后向你要钱,这消息传出去,我们的脸到哪里去了!请理解我们,如果我们分居了怎么办?最好的情况是,我们一年能见到父亲的次数不止一次!我们陪着你和爸爸,我们也陪不了他!

儿子的话让我百感交集:他们是不是害怕别人评判他们,害怕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赡养我们晚年?这些年来,别说他们有没有时间陪伴我和妻子,我已经很难想到回家了。将来,如果我和妻子真的达到了养老金的要求,我们还会这样吗?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可以见面?而且,以我们两个儿子的关系,如果再发生矛盾,我会不会和妻子无法沟通?

想到这里,我泪流满面。我抚摸着妻子,然后断然拒绝了儿子们的要求:

忘了它!我们就留在老家陪你爸爸吧,以后你可以常回来!但妈妈也想说一句,你真的想表现出你的孝心吗?你真的不能按照你的条件支持我们两个吗?老家庭有两套房子,一套是全额付款,另一套是抵押贷款。第二户人家连续全款买了两套房子。你买这些的时候,是我和你父亲付钱的,而且他们根本不偏袒任何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呢?你不觉得我和你父亲永远分开太残忍了吗?

孩子们除了一声叹息之外,都沉默了。喝了一会儿,他们见我和妻子已经决定这么做了,就赶紧回家了。

至于我的妻子,我们不仅吃不下饭,而且心情也很低落。

我无法理解: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我的儿子们努力工作,并且非常关心他们。为什么当我们老了,他们就不知道如何理解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你还记得那句话吗?

“你养育了我,我会和你一起变老。”

小时候,我们都被告知长大后要孝顺父母,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然而,长大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和父母生儿育女,不找借口,不躲藏呢?

不知道你对王阿姨的经历有何感想。我的想法主要集中在这两点:

1、照顾父母年老是否仅仅意味着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

当很多人想到照顾父母老人时,他们认为这很简单。他们认为,只要让父母吃好穿好,让父母安享晚年就是最好的孝顺。

实际上没有。

赡养老人,不仅要照顾父母的衣食,还要照顾他们的身体状况。最重要的是,你还要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让父母有一个好心情,一个好的人生观。希望。

像王阿姨一样,他拒绝与妻子分离,是否是因为他希望晚年得到心理寄托和支持?毕竟,如果父母长期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多数人只能默默忍受,独自消化:首先,当父母受到照顾时,孩子基本上同样的年龄。即使你不年轻了,你也有自己的压力,经常要忙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你可能没有时间考虑父母的感受;其次,父母和孩子毕竟是两代人,观念、思想、认识不同,即使能坐下来和孩子聊天,也会存在一些隐形的障碍。你只能和孩子谈论一些琐碎或琐碎的事情。但如果谈论的话题比较深入,三言两语就可能引发争论,即使你是善意地关心孩子,孩子也可能会觉得烦或担心。

这样的话,有一个妻子在身边,不仅大大减少了与孩子的矛盾,更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幸福。

所以,作为孩子,与其“自以为是”的善待父母,不如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父母期望的退休模式,听听父母的声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到此为止。父母晚年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称为“幼稚的虔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一个家庭的孩子越多,父母的养老金就越有可能成为“乱账”。

我们常说,孩子多,福气多。

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越多越好,因为孩子多不仅意味着家庭兴旺,还能让孩子们分担父母年老时互相照顾的压力,这样父母的养老问题就可以解决。得到更好的解决 提供。

不可否认,生活中确实有非常优秀的孩子,父母晚年也可以依靠。但孩子越多,父母的晚年真的越有保障吗?

不必要。

在一些大家庭里,当父母付钱给孩子时,大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当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时,大多数孩子都会以“父母对自己有偏见、不公平”为借口,不履行义务或少做事。而如果有一个孩子推卸责任,大概率其他孩子就会争先恐后地“效仿”,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在大家庭中,当有“好处”的时候,孩子们会想更多地分享,但当涉及到赡养父母或照顾父母时,孩子们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唯一能够赡养父母的人。一个人的责任是由其他兄弟姐妹分担的,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分担。这也导致了没有人愿意付出太多,每个人都想得到自己应得的“公平”。

孩子们推呀推呀,最后“受伤”的只有家长。

如果这么说,很多人会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导致孩子不孝顺。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孩子的不忠真的应该归咎于父母吗?毕竟,人都是极其自私的,下意识地总是把自己与兄弟姐妹“比较”,担心自己“处于劣势”。

如果一个人“尽职尽责”,心怀感恩,无论兄弟做什么,他都会照顾好父母,尽到自己的职责;而一个人如果永远不满足或者有“别有用心”,即使父母百般劳苦,兄弟姐妹再宽容,也无法“赡养”父母。

有时候,作为父母,最好尽早为自己制定计划,而不是让孩子来照顾孩子。很多时候,你越是期望孩子在晚年照顾你,就越让他们烦恼,因为人的“善良”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不能过上好日子,他根本就没有意图,就是不会孝顺父母。

既然如此,晚年就应该多存点钱,多照顾自己的健康,多关心身边的妻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生孩子,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如果你的孩子不能依靠你,你仍然可以过上舒适平静的生活。 。

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安然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