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滨海新区,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不断聚集,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为代表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产业发展格局。这里既是国家航空航天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无人机产业在此蓄势“腾飞”。

日前,首届“津天飞”民用航空团体标准建设暨无人驾驶航空团标创新工作论坛在滨海新区举行,与会企业负责人、专家热议无人机产业发展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主办方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现场发布了无人机团体标准,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为代表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产业发展格局。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滨海新区依托试验区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传统航空产业向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航空产业迈进。

需求快速增长 企业订单繁忙

滨海新区是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核心聚集区,无人机企业数量和产业产值占我市90%以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滨海新区拥有无人机制造、培训、运营企业51家,年产值超15亿元;自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新区无人机企业不断开展新机测试飞行和试验应用场景巡检飞行,无人机累计飞行达到27.81万架次,累计完成1.22万小时飞行。

“最近接到了很多无人机表演订单,已经排到了春节后。”论坛上,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副总经理王子峰告诉记者,“仅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我们和代理商及合作伙伴的无人机编队就表演了100多场。这些特殊的‘演员’们忙得很哩!”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消费回暖,市场对无人机表演的需求快速增长,并衍生出无人机+冷烟花、无人机+孔明灯等不同组合形式。“无人机表演服务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六七成,其中三成客户来自京津冀。”王子峰说,今年公司联合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升级,又推出了平台型无人机新品,不断满足更大载重、更长续航、更多样式的无人机表演市场需求。

从事工业级智能无人机研发服务的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感受到了无人机产业的热度。“我们主要为电力、油气、水利、林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机、网、云’一体化的天地联动四维全息管控平台。自2018年落户滨海新区以来,公司业务量持续攀升,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倍左右,并完成了数亿元C轮融资,今年营业额预计也会成倍增长。”该公司数字化建设负责人李德怀告诉记者。

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正加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10年前,重点解决的是如何保证无人机安全性的问题,比如,让无人机定位更精准、数图传输更流畅、控制距离更远、续航时间更长等。而现在,无论是飞行控制、信号传输还是载荷能力都已经比较稳定,要探索让无人机应用于智慧城市、应急安防、物流运输等服务国计民生的更多场景中。”王子峰表示,无人机行业已经从探索功能的1.0时代走进了应用创新的2.0时代,并将越来越标准化、智能化,成为独特的无人化智能工具。

产品加速迭代 团体标准护航

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不断突破,无人机产业赛道持续火热。民航局发布的《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无人机通用航空企业15130家,比上年年底净增2467家。

据了解,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产业市场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人机销量占据全球七成份额。业界预估,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0亿元。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企业入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对行业法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

论坛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指挥控制传输设备适航通用要求,明确了无人驾驶航空器在设备性能、地面发射机及接收机、设备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后期,该协会还将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指挥控制传输设备适航方面的终端规范和试验规程等要求,引导无人机行业稳健向前。

“从数据上看,自2017年以来,无人机保有量、无人机企业数量、持证人员数量、飞行小时数都保持了15%左右的年均增幅。国际主要咨询公司曾预测,未来低空经济将成为新蓝海,而中国将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副教授韩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航空器高效便捷、智能网联、数字立体的优势,决定了未来低空经济一定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目前,无人机技术在航空物流、农林植保、智慧城市、管线巡检、地理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丰富的应用场景持续激发行业创新,急需与之配套的标准规范。

“客户采购不同厂家的无人机,如果标准各不相同,换一个厂家就要换一套操作方法,体验很不好。”专程前来参会的蜂巢航宇(北京)科技公司研发总监岳向泉坦言。“有了团体标准就像有了参考书,大家都朝着这个标准看齐,产品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另一位参会的无人机企业负责人说。

业界专家认为,无人机产品更新迭代很快,团体标准具有编制发布时间较短、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时间周期和标准约束内容上的空缺。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将提升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单位对参与标准制定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行业创新发展。

统筹沿海资源 多举措建设试验区

自2020年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滨海新区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占地172亩的无人机产业园区,加快打造适航检测研究中心、展览教育科普竞技中心、飞行服务中心和科研创新孵化中心,通过无人机海港应用、海域巡检、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示范,不断培育和壮大无人机产业集群。

论坛上,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甄胜刚介绍,滨海新区目前有通航机场三处(塘沽通航机场、东方通航机场和滨海窦庄通航机场),可满足多种构型的无人机进行陆地与水面起降,并在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生态城、临港、天津港等处均有起降场地布局,可供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试飞,促进头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企业开展多场景应用试点。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不断统筹沿海资源,打造全国特色场景应用,加快培育产业生态。“结合渤海湾石油钻井平台日常物资配送需求场景,近期我们计划使用中大型复合翼无人机往返试验区陆地及海上钻井平台,为无人机提供海上试飞场景,大幅提高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甄胜刚表示,滨海新区将通过租赁模式开展航空器运营、管理,打造全国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低空经济运营示范标杆。同时,依托空中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适航审定联合研究中心、“津天飞”论坛等专业资源,积极引入无人机头部企业落户,推动传统航空产业向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航空产业转变,抢占城市空中交通变革新赛道的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