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东环一期(立面)项目涉及双塔和平江2个街道共13个小区,改造共涉及房屋78幢和2处小区道路市政改造。目前累计开展房屋立面及屋顶维修整治施工78幢,已拆除脚手架66幢,11月初基本完成项目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葑一三村106幢改造后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姑苏区老旧小区整治致力于改善民生痛点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带动片区更新的“姑苏路径”。

19年,惠及18万户

废弃地变身小花园、脱皮墙旧貌换新颜,“面子”更好看;下楼有电梯、出门有菜市场、幼儿园,“里子”更好住……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香花园

姑苏区(含原三区)老旧小区整治自2004年试点开始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05-2014年的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2015-2016的小区道路和绿化专项整治、2017年至今的老旧区域环境改善提升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阳花苑

通过十九年在老旧小区整治上的持续不懈努力,完成252个老旧小区的改善提升,惠及居民18万多户。经改造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1994年前建造的小区除个别因涉及征收计划等原因无法实施外全部完成了整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认可。历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多次被评为苏州市年度十大民心工程,友新新村、城西教师新村、南华公寓、姑香苑、华阳花苑等小区分别入选江苏省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项目。

以点带面

片区更新的“姑苏路径”

近年来,姑苏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带动创建有温度有情调的街区空间,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以点带面,极大提升古城活力和魅力。以观景二村等四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该老旧小区在建设期间,同步带动高田岸区域零星楼改造,使改造点线面结合,实现了整体改造。姑苏区通过系统推进老旧住区改造工作,为居民打造“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宜居乐活”居住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星小区

姑苏区不断完善居民沟通机制,依托“社情民意联系日”“改造方案座谈会”“意见征集二维码”“小区改造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收集居民意见,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在改造前、方案设计阶段、改造施工阶段、改造后等重要节点,积极有效组织居民深度参与,2023年以来,共收到居民意见5479条、采纳其中1305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进行物业管理上的探索,构建“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基层治理新格局。在双塔街道,通过成功试点“共享物业”管理模式,将邻近的“微小区”串联成了一个“大社区”,打破无物业管理区域之间的“围墙”,通过共享一套物业管理资源,共同管好“大家”,成功探索出大物业管社区治理模式。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双塔街道的12个小区。并已在沧浪、平江、虎丘街道均进行试点推广。此外,姑苏区还因地制宜推出“物业+养老”“红色巷管家”“智慧物业”“老旧小区物业提升”“书记项目”等,优化基层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棠民情接待室

姑苏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将好房子、好社区与好城市统筹成“一盘棋”,将智慧、生态和人本关怀密切关联,以改造为纽带将人与城市融合,从实质上带动片区经济发展、城市功能优化,实现片区联动更新,共谋城市发展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