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帝器重的大臣,与雍正帝更有着郎舅之亲。他在西北地区的镇守和对抗罗卜藏丹津之乱,将清朝的领土拓展到青海地区,拥立雍正帝顺利登基。他就是清朝将领年羹尧,然而,为何雍正帝登基的第二年就抄了他的家,并赐予白绫一条呢?

年羹尧生于官宦世家,他的家族在明朝时期曾有成员担任户部尚书。在明清战争期间,年羹尧的家族成员有人加入汉军镶白旗。他的祖父曾在顺治时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清朝官员,而他的父亲年遐龄则以文官身份进入职场,最终成为湖广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的哥哥虽然也进入朝廷,但对政治和军事兴趣有限。与此不同,年羹尧热衷于科举考试和官职,始终积极参与。公元1699年,他通过乡试考中举人。接着,他参加会试和殿试,最终以三甲的成绩进入官场,被康熙帝任命为庶吉士,加入翰林院学习。不久后,年羹尧在散馆考试中表现出色,获得甲第成绩,留在翰林院担任七品检讨官。

不久后,年羹尧陆续主持四川和广东地区的乡试,他的官职不断晋升,从七品检讨升为正三品内阁学士,并获得礼部侍郎头衔。在公元1709年,他被派往四川担任封疆大吏,展开了在地方政府的执政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在四川担任巡抚期间,尽管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彝族首领罗都的入侵时,犯了错误,耽误了军事行动。随后,他还犯了错误地相信了以皇三子名义前来的骗子孟光祖,最终被革去职务。公元1718年,康熙帝发动了驱准保藏之役,年羹尧积极参与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确保了后勤供给畅通,为清军赢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随后,他主动上书康熙帝,指出四川地区腐败问题,请求前去整治。康熙帝立即任命年羹尧为四川总督,负责整顿和治理四川地区。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年羹尧使四川地区重整旧貌,成功改善了治理状况。驱准保藏之役结束后,年羹尧重新赢得康熙帝的信任,被晋升为川陕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722年,康熙帝去世,根据遗嘱,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雍正帝和年羹尧是郎舅关系,年羹尧的妹妹在公元1709年嫁给了胤禛,成为侧妃。当时年羹尧还在四川工作,而他并未因与雍正的这一亲属关系而与雍正有密切联系,反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雍正曾公开批评年羹尧对自己的礼节不周,还提及了孟光祖事件中年羹尧的不当言辞。可见,尽管雍正帝和年羹尧虽是郎舅关系,但两人并不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帝登基后,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才略有缓和。雍正即位的第二天就召回管理西北地区的皇十四子胤禵,随后,派贝勒延信和川陕总督年羹尧共同处理西北地区的军政事务。

不久后,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酋长发起反清起义,年羹尧率军平定叛乱,将青海纳入清朝疆土,他的能力和忠诚得到雍正帝高度信任,被封为一等公,被誉为“恩人”。他的妹妹被册封为贵妃,家族成员也获得了重要的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后,继续镇守西北地区。然而,尽管年羹尧在平定青海叛乱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他在处理官员提拔和赔补问题上的行为引起了争议。

年羹尧频繁提拔他所推荐的官员,数量之多甚至让吏部专门为此制定了一个名为“年选”的官员提拔名单。这种行为引发了掌管人事的隆科多的不满,同时他也多次请求减免陕地区的赔补,并取消陕西官员的惩罚。怡亲王允祥作为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也对此心生不满。

年羹尧与隆科多以及怡亲王允祥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朝廷内的官员也分成了不同的派别,这使得政府无法顺利运作。雍正帝为了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多次劝告年羹尧与怡亲王允祥修好,但年羹尧似乎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利用与雍正帝的关系,在京城展露权势,插手各种政务,凭借这些行为,逐渐传言他有权左右朝廷。后来,雍正帝派遣年羹尧监视皇帝的九子允禟,但由于他与允禟有私交,未能履行监视职责,引发雍正帝的不满,年羹尧的忠诚也受到怀疑。

尽管如此,年羹尧没有受到明显的处罚,但雍正帝对他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不久后,年羹尧被派回西北继续工作。不久后,雍正帝开始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年羹尧。内外官员对他展开一系列调查,搜集证据。最终,年羹尧及其家人被关押,财产被冻结。公元1726年,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去世,年羹尧被赐予白绫一条,最终自缢而亡。

End

你若喜欢,记得点个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