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几次桂林,都是在机场、火车站、商场一线循环。终于有了闲暇时间,就这个十月陪着80岁的老妈,来了一场筹谋了许久才说走就走的旅行。别笑啊!

一早的高铁,进入广西境内,就开始出现了喀斯特地貌,中午到了桂林,安排好住宿,休息了一会,从容地踱出酒店,本次旅行要的就是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下榻在桂林宾馆,是我惯常入住的酒店属于象山景区,毗邻榕湖,距离微笑堂商厦步行15分钟,去象鼻山公园20分钟,无论是之前的商务工作,还是如今的踏山觅水,感觉都是首选。

用完午餐,顺着去往象鼻山公园的路上,满目微黄,一路桂花飘香,沁人心脾,闲情之下,琢磨着“桂林”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地方桂树多木成林而来吧。满街的小商小贩现制桂花糕也是一个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江四湖和象鼻山公园是桂林市区的名片,尽管本地人并不care,对我们外地人而言,却是打卡之地。象鼻山公园,就是字面意思,坐落在城南漓江西岸,因山东端的水月洞有如象鼻而得名,也叫象山公园。疫情期间中央领导到桂林考察后,原门票收费70元的公园,取消门票制度。呵呵,“青山绿水”落地有声,造福百姓。可以多吃好几个奥尔良鸡翅呢。

到了公园门前,原来的售票厅还是略微刺激了一下小心脏,直到扫到入口的游客举动,原来只扫码入园。进到公园里面,有各种姿态的雕刻小象,憨态可掬,造型圆润,供游人摆拍合影,我给老妈拍了好多,吉祥吉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秋的公园里,除了偶尔飘来的桂花香,就只有一年四季不败的簕杜鹃,花盆里的野菊花在大门广场处只为点缀,都不成气候。

我和老妈沿着江边小路,慢慢走着,地有点略微的湿滑,很短的一段路程就到了头,只看到象鼻子的外沿,拍照留念,略有点失望。江对岸,看到许多的游客,前方有个码头聚集了很多等候游船的人。应该是在江中游船时才可见象鼻山全貌的。

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大,绕来绕去,看到水月洞的指示牌,顺路而行一段江堤窄路,人气渐旺,豁然可见象鼻岩,坑坑洼洼的石路,真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耐心等着大家排队打卡,扶着老妈站好,退回到适当位置连续咔咔咔一阵连拍,顺便站在老妈身边请游客拍了几张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老妈安排在安全地儿,我要拍些素材,巧不巧的遇见一个看似很专业的摄影师,移了位置给我,果然是可见象鼻全貌的制高点,欣喜遇见。

然后顺原路,在桂花香浓情蜜意陪伴下,很快到达宾馆,老妈兴致盎然,又绕榕湖走了一会才回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宾馆用过晚餐,老妈需要早些休息。

忽然有种感觉,像是到了自己的地盘,是不是该还原一下曾经的场景呢。说走就走,夜幕下,街上已经少见行人了,穿行在榕湖的小道,拿着手机百度了目的地。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品牌、熟悉的氛围,还有熟悉的老员工,“都在”“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微笑堂商厦出来,时间还早,旁边的“东西巷”应是游人如织,灯火辉煌之时。

几分钟就到了东西巷,正赶上“山水相逢 和谐共生”2023桂林艺术节。据说《山海经》南山经记载的神兽貔貅、飞马,在艺术节与市民在东西巷表演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尽王城知桂林”的靖江王府,静静的见证世事变迁,那段保存完好的明城墙依然厚重恢弘。人,依旧熙来攘往,只有历史不知新旧,都是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