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一转眼,大学毕业就快十年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们闲聊,突然聊到大学生活。宿舍的糗事、食堂的美味、上课的趣事、当初的老师以及各自的社团都是谈资,随着话题的深入,当年上学时的情景又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在西安众多大学中,如果要评选毕业生对母校的关注度排行榜,「西安翻译学院」一定榜上有名。不但定居西安的毕业生经常“上山”,遍布五湖四海的校友来到西安也喜欢回母校转一转。(注:因为西安翻译学院位于秦岭翠华山脚下,所以西译毕业生习惯称“回学校”为“上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生对母校的关注几乎是本能行为,毕竟母校是很多人进入社会的起航点,也是进入社会后最初的“标签”,不过像西译这样对毕业生有强大凝聚力的也确实少见。

就我个人而言,因为目前赖以谋生的写作技能来源于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和校园记者团培养,所以对学校的各种新闻也就多了几分特别关注。

11月2日,学校官微转载了一篇《中国教育报》的文章。文章以“西安翻译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题,对西译的特色、高质量办学进行全面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详细介绍了西译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成果等等。日新月异的校园环境和各种先进的硬件设施让我这个毕业多年的“老生”流下了羡慕的口水。现在的学弟学妹们,简直是太幸福了。

顺着这篇文章往回看,突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西译这个一直以“外语”见长的学校,这几年居然在“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在陕西省第四十二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西译学子夺得多项优异成绩,并打破两项省赛纪录;比如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上,西译代表队喜获3金、1银、3铜;再比如西译女足连续三年斩获省冠军(2021年陕西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和超级联赛冠军、2022年陕西省第17届运动会大学生组女子足球比赛冠军、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以至于西译作为西安市足球发展的重要力量,被写入市政府2023年工作文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译女足夺冠留影(来源:学校官微)

除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之外,更吸引我眼球的是西译在一些冷门但有趣味的体育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比如在2023年中国桨板公开赛中获得了高校女子组第五名并成为陕西首家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桨板发展项目高校;比如在2023年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西安站)的“桨板4公里+路跑三公里”项目上获得银牌;再比如在2022—2023年全国滑雪定向挑战赛中西译学子吴淑玲同学荣获专业女子组冠军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译户外获奖留影(来源:学校官微)

Part.2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几年时间,母校不但组建了这么多此前闻所未闻的体育项目专业队伍,而且居然还能够在省市乃至全国比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想当年我们上学时,体育项目虽然也不少,但都比较传统,无非就是三大球+三小球,再有一些啦啦操什么的,运动性足够但趣味性太少,以至于很多人上体育课就像上刑场。

那时候西译在外的口碑更多的是“外语特长生”,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各种国际国内外语比赛上斩获佳绩,外语人才堪称“井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体育方面的建树其实并不多,作为校园记者当初经常会随队参加体育赛事,比较有印象的就是校羽毛球队当初比赛成绩还不错。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短短十来年时间,学校在竞技体育方面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看了学校的官网、官微等对外门户,又咨询了学校相关老师,终于有了一些大概的头绪。

首先,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完备的训练和比赛设施设备,相继完成东西区健身房、东区风雨操场北侧乒乓球场地、西区高尔夫模拟仿真实验室、西区网球场篮球场改造等项目建设,使教学场地在满足课程教学、体育锻炼、校内竞赛的基础上不断向专业建设、体育科研、校园服务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这些设施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扩大了学校的“选材”范围。就好比将原先的小池塘拓宽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使得更多的人才能够在其中崭露头角,也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学校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体育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始探索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各类型体育人才。

比如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设了户外拓展、登山穿越、攀岩速降、户外营地、冰雪运动、定向越野、自行车、攀树、飞盘、轮滑、马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每年的5月至6月份学校还开设游泳、实用游泳、水上救护、皮划艇和SUP桨板等水上运动课程,是陕西首家开设皮划艇专项课程的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译户外获奖留影(来源:学校官微)

陆地、水上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空中运动”也毫不逊色。西译是国内首家把滑翔伞课程引入校园的高校,当时上课的图片传出去后,引起了各路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西译还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拥有高尔夫练习场的学校,所以开设高尔夫课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也需要老师和教练的支撑。这几年学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也投入巨大,为满足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引进田径、网球等项目的高水平教师;同时引进高尔夫、健身健美、户外运动专业教师来增强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特色。

比如体育学院的健美教师胡晓波,在代表西译参加的2023年“爱那屋油杯”CBBA PRO中国健身健美精英职业联赛(武汉站)中,一举夺得古典健美175cm以上组冠军和古典健美全场冠军争夺赛第五名及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晓波老师(右一)夺冠留影(来源:学校官微)

此外,在陕西举办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西译也有五位教师分别担任田径、排球、现代五项、网球、攀岩等项目裁判工作。

Part.3

项目有了、选手有了、教练有了,剩下的就是赛场的检验了。

这几年学校一直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的理念,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级别比赛,让健儿们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也让他们在比赛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和提高。

多参加比赛不但能够对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进行“检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在和兄弟院校的比赛中,也能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西译在体育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不仅我这个毕业生看在眼里,连《中国教育报》也对学校全力推进校园足球事业发展进行长文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也专程到西译参观交流,并对学校的体育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我特意看了委员们的建议,其实就是学校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的,比如希望西译将体育科研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与学校实际和特色结合起来,与西安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与终南山隐逸文化结合起来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也说明西译体育这几年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否则也不会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

我也相信,随着荣誉的积累和学校软件硬件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的学弟学妹们还会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那时候我肯定不会再感觉惊讶了。

没想到,我的母校居然从一个“外语特长生”变成了“文体两开花”的学校。

西安翻译学院,你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