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一词在古代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建国初期我国和苏联处于“蜜月期”的时候,“同志”指的是有共同信仰的人,大家都是布尔什维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让这个词广泛流行了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同志”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是越来越少,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人复杂,在人生中想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越来越难了。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的确如此,在夫妻关系中都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同床异梦的状况,更别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了。

在湘军中,曾国藩和胡林翼可以算是管鲍之交,二人被后人合称“曾胡”。两人志同道合,性情相投,在与天平军对战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后世所称道。那么两人是如何从素不相识到惺惺相惜的呢?容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胡林翼都是湖南人,同属长沙府,两人是老乡。他们的交集应该是从北京的翰林院开始。曾国藩考中进士初到翰林院时,胡林翼也在翰林院,虽然没什么深交,但也算是同事关系。从性格上来看,曾胡两人可以说完全不同。就像我们刚上大学时,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看不对眼。这非常容易理解,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原生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曾胡两人的家庭环境就完全不同。

前篇中我们说过曾国藩的身世,他出身农家,家里面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什么读书人和当官人,所以他初来京城的时候乡音浓重,刚愎倔强,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土包子。

而胡林翼的父亲是探花出身,岳父是两江总督,可以说是妥妥的官宦子弟,而且家境富裕、背景深厚,官二代加富二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胡林翼不免沾染上纨绔子弟的特性。青年胡林翼常常声色犬马,流连于风华场所,以至于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附驴”!这样的人,在曾国藩眼里,自然是骄奢淫逸的贵公子,跟自己不是一类人。

两人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往来,这时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身上迥然不同的气质,自然决定了两人不会有什么深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气质都在逐渐转变着,曾国藩的转变这里不再赘述,自然是因为他立志做圣人,并且身体力行的做出了努力和改变;而胡林翼相较之下,就悲惨的多。胡林翼在仕途中受到科场案牵连,被削官降职,后又逢父亲去世,伤心欲绝归乡守孝。正是在这些遭遇的打击之下,胡林翼在守孝期间开始反思和顿悟,通过对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改变着自身的气质。在行孝期满后,胡林翼重新出任贵州安顺知府,在贵州度过了八年的艰苦岁月,在磨练中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气质和性格。

时间来到咸丰二年(1982年)底,太平军攻占湖北,兵锋直指湖南,因丧母在家守孝的曾国藩重新出山,招募乡勇创办湘军。咸丰三年(1853)底,胡林翼在咸丰号令讨伐太平军的号召下,带领六百乡勇离开贵州,奔赴两湖战场。此时曾国藩派人给胡林翼送来了大批军用物资和两千两白银,同时上奏朝廷,大力举荐胡林翼,称其“才大心细,为军中万不可少之员”。

此处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曾国藩为何要举荐胡林翼?毕竟两人只是泛泛之交。两人在翰林院一别也再没有见过面,而且这一期间并没有曾国藩与胡林翼的书信往来的史料记载。所以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曾国藩举荐胡林翼的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归因于曾国藩的处境,我们前篇中讲过,曾国藩由于在京城官场中直言纳谏和不通人情,遭到了满朝官员的排挤,心灰意冷下借丧母守孝的机会,准备归隐山林。而他重新出山创办湘军完全是出于立志“做圣贤”的使命感,挽顷颓之势,救万民于水火。在创办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也看透了湖南官场的腐朽和虚伪,处处受到地方官员的掣肘。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太平军势不可挡,攻占江西、安徽的大片土地并建都南京。两湖之地正受到强大的军事威胁。咸丰虽然号令全国各部出兵救援,但腐朽胆怯的各地官员却畏之如虎,或者各种推脱,或者假装奉命敷衍了事。胡林翼此时带领的六百乡勇奔赴两湖战场,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曾国藩和胡林翼有同乡之谊,虽然没有书信往来,但胡林翼在贵州的官声还是非常好的,甚至得到过咸丰的亲口夸赞。这种正面消息加之胡林翼的奔赴行动,自然让曾国藩感到了这个同乡的真诚与热忱。曾国藩自身的处境,更让他与胡林翼有了志同道合的感觉,这种为了国家危难赴汤蹈火的人,不正是我的好同志么。所以在这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曾国藩大力举荐胡林翼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曾国藩的识人之术和广阔胸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在湖南长沙整军的曾国藩终于见到了胡林翼。两人相见不禁各自惊讶,京城一别两人气质都变化如此之大。曾国藩沉稳坚毅,胡林翼真诚干练,相谈许久,不禁相见恨晚,引为知己。在今后的岁月中,曾胡两人一直是同气连枝,密切配合,互相提携,互相成就,传为佳话。

有人常说曾国藩是满清朝廷的走狗,也有人说曾国藩配不上“半个圣人”的称号。但看人识人不是看别人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又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这段曾胡两人相识的经历中,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在自己处于事业低谷区的时候,会不会去举荐一个并不太相熟的同僚。当一个人能放弃个人的好恶,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时候,再怎么不济也是一个真诚的人、大义的人。所以“圣人”不在于学问,而在于境界。

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观看“前篇”曾国藩过往的经历!

职场小剧场:小曾的在大清集团高级干部研修班时,有个同乡叫小胡,两人脾气秉性差异很大,所以没什么深交。小胡这个人家境很好,所以年少时个性张扬,风流成性。中年时因为在职场上犯了错误,在大清集团的晋升之路遭遇了挫折。在对人生的反思中小胡改头换面,重新复出担任大清集团公司的贵州安顺县公司经理。随着太平天国集团的日益强大,抢占了大清集团的多个省级市场。大老板咸丰号召各分公司组织有生力量重新抢夺市场份额。小胡带着自己的团队毅然奔赴商战最激烈的两湖区域。小曾感佩小胡的责任心,不仅资助小胡资金,还向咸丰大老板保举小胡,此举也赢得小胡的感激。两人终于在湖南市场再度相见,时隔多年两人都变化颇大,但交谈过后却越发投机,遂结成亲密战友。曾胡二人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下回继续!

参考文献:

张宏杰《曾国藩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姜忠喆 《曾国藩全书》辽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