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千年古城江苏省扬州市,我想大家一定都是不会陌生的,李太白的那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将扬州推上了历史最高峰。
从小到大,我也不知道来过扬州多少次了,然而却总感觉玩不够,也玩的不深,扬州的景点真的是太多了。
来到扬州南河下历史街区,这里有一座非常大的盐商住宅。我从门前经过了很多次,然而却没有一次见它开过门。出于好奇,我一直想走进去参观一番,一探这座神秘大院的前世今生,它就是扬州汪氏盐商住宅。
提起汪氏盐商,也许很多朋友会第一时间想到扬州东圈门那里的汪氏小苑,其实它们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是有一点相同,它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盐商住宅,又名汪鲁门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南河下170号,是大运河扬州段10个遗产点之一。
来到门前,我们就看到了汪氏盐商住宅几个大字,旁边的保安和我们说,这里从未正式开放过。我们也是非常有幸,可以被邀请进去参观,算得上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了。
这座宅子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是一处典型的徽派盐商宅院。它也亲眼见证着扬州盐业的兴衰和古运河的繁华,诉说着那个风云年代的久远故事。
参观这座宅子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汪鲁门的生平。园主人汪泳沂,字鲁门,安徽歙县人,曾任山阳(淮安)县令、海州(连云港)知州,后又在清江(淮阴)以二品侯补道协办漕运工程。汪鲁门弃官经商,曾任两淮盐业总商,成为扬州最后一批有影响的盐商之一。民国八年(1919年),汪鲁门从原主人刘氏手中购得此宅,花费白银6500两。
清代盐商主要有窝商、运商、场商、总商等名目,他们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其中以总商的势力最大。总商,又名商总,清政府盐运使衙门在盐商中选择家道殷实、资本雄厚者指名为总商。其主要任务是为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银。总商经济实力雄厚,与官府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盐商中的巨头,汪鲁门就曾担任两淮盐业总商。
汪鲁门的创业历程一直受到世人的高度赞誉。在清末民初时期,淮南盐场因海岸线东移导致盐产量急剧减少。有关政府官员大力倡导在淮北地区加大盐产量以补给淮南。由于汪鲁门对盐业经营具有深入的了解,他与他人合作创建了“同德昌制盐公司”,准备在淮北左营建造产盐圩堤。左营地区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许多人对在那里产盐表示怀疑。然而,汪鲁门凭借对淮北盐场地理的深入了解,坚信那里具备产盐的条件。他亲自前往左营与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联络,并劝说他们加入公司。结果,盐圩顺利建成后,盐产量果然逐渐上升。
因为汪鲁门的带头,济南盐场也相继有六家盐商建起了盐圩,每年产盐达四百数十万石,可谓日进斗金。汪鲁门过人的魄力和谋略,在盐商中取得了崇高威望,后被盐商们推举为商总,领导着各个盐场的业务。由于汪鲁门的引领,济南盐场也相继有六家盐商建造了盐圩,每年产盐量高达四百数十万石,实现了日进斗金的成就。汪鲁门凭借过人的魄力和谋略,在盐商中赢得了崇高的威望,并被推举为商总,领导着各个盐场的业务。
汪鲁门先生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功,更在文化领域拥有深厚的造诣。他具备深厚的国学基础,这得益于他自幼便师从吴道台的祖父吴次山先生学习。他对诗文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才华,常常与周总理的六伯父周嵩尧、扬州诗人杨文俊、扬州女画家李圣和的父亲李逸休等人在诗词创作上相互切磋、交流。他的诗词造诣颇受各界赞誉。据传,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汪伦便是源自汪鲁门的先祖。
汪鲁门先生的品格高尚,他以崇文尚德为处世之道,展现出豁达大度的风范。他的故居被誉为“世德堂”,以此表达对德行的崇敬。他创建的公司也以“大德公司”命名,彰显了他对道德的推崇。在晚年时期,汪鲁门先生选择辞去一切与盐业相关的业务,转而全身心投入到佛教信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当扬州遭受侵略的危机时刻,他带领家人辗转避难于江都丁沟、海安角斜等地,最终选择在上海法租界安家。两年后,他在上海安详辞世。台湾学者陈含光先生为他撰写了墓志铭,永久铭刻了他的事迹和成就。
我们从无人机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这座宅子现存老屋面阔三间,前后九进,总长约115米,大小近九十间,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这样的体量和规模,在扬州盐商现存住宅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了。
走入这座宅子,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有了一种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感觉,盐商深宅大院果然是名不虚传。信步其中,仿佛一下子走入了当年的岁月,盐商们把酒言欢的场景扑面而来,纸碎金迷的生活仿佛重现了。
汪氏盐商住宅里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楠木大厅了,它的架构与月梁呈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整个建筑连贯紧凑、气势沉雄,顶部巨大的楠木梁真心非常难得,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它们依旧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扬州盐商住宅中体量最大、最为完整的楠木厅。
我们看到汪氏盐商住宅的大部分建筑结构都是上楼下厅式样,每进房屋之间连接着一条回字形的通道,将楼上每个房间相通,形成“串楼”,据了解,这样的格局在老宅院中也极为少见。你可以想像,楼上的空间可以通达整座宅院,其设计真可谓别具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汪氏盐商住宅的边上有一条火巷,它的长度达到了115米,是目前亚洲最长的火巷。对于喜欢拍照的朋友们而言,这里真是分分钟出片,比扬州其他盐商住宅景点好多了。火巷的地面布满了青苔,墙面也略显斑驳,但藏着其背后的历史却经久不衰,不知道多少达官显贵曾从这里走过,只是都变成了过眼云烟。
扬州富甲一方的盐商,他们长期居住在扬州这座以盐业而著称的繁华都市,盖豪宅园林通常盖成几路几进,气派无比。但那个时候大房屋全是砖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房屋与房屋之间,后檐墙高筑,如果发生火灾,只要关紧中门,大火难以在前后进间蔓延。
外围再砌上高耸的封火山墙,可有效阻止火势的扩散,这种宅邸内部上见天、下接地的南北向通道,如同现代防火术中的“隔离带”,效用显见。
汪鲁门盐商住宅记载了两淮盐业的经济兴衰、世俗民风、时事春秋,如果有时间来扬州旅游的话,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走入汪鲁门的传奇人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