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抑郁的人容易夸大事情的难度,对自己没信心。总把过去的失败经历当成一辈子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比如说,一次考研失败,就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以后再也不考了。一次相亲失败,就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孤独终老。一次面试没过,就觉得完蛋了,自己只能回家种地了,不适合在大城市混。一次工作被辞退,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再也不敢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里啃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你能找出一个只有成功经历,没有失败经历的人,那才是奇迹。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败与挫折。苦难与煎熬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一帆风顺的路,无法带给人成长。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让人成熟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经历。越是成功的人,失败的次数比普通人越多。所以,你的失败又算什么,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又何必抓着失败耿耿于怀,翻来覆去折磨自己呢?过去的已经过去,放下就好,人活着,重点是向前看,别回头。

也许有人会说,可是,我经历的不止一次失败啊,上学时学习就不好,毕业后也竞争不过别人,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我怎么能不抑郁呢?

有人说,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话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这世上也没有能力不行的人,只有选择错误的人。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地方和短板,正确的做法是,找到擅长的方面,认真去钻研,哪怕能力还不够,也尽力往这个方面去努力,做与这方面相关的工作,从工作中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

扬长避短,是最优解。

举个例子,小A擅长写作与总结,喜欢与人沟通,讨厌数学和化学,物理也学不明白。所以,她找工作的话,像文字编辑、语文老师、销售、售后服务类的工作都适合她,工作的时候,才能发挥所长。如果小A觉得编辑没前途,销售压力大,售后服务工作不体面,非要找金融、计算机、统计类的工作,即使收入不错,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非常痛苦。因为这些数字类的内容,很枯燥,更会让小A头痛,她更适合与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电脑软件或统计报表打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的是,有太多人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或者明明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导致工作不顺,人际关系差,每份工作都干不久,便草草结束。这样几年下来,年龄增长了,却没有在任何一个行业积累多少经验。和初入职场的新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年龄大了,竞争力还不如刚毕业的年轻人。

抑郁症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压力事件就导致的,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更需要时间,长期工作不顺,生活压力大的人,会慢慢对自己失去信心,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看不到活着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打破这种越来越悲观的状态,要从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一点一点重建信心。失败的次数多了,人会变得抑郁,同样的,成功的次数多了自信就会慢慢回归。不怕成功的事情小,只要是成功的经历,就会进入潜意识,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