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从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了特殊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出现了许多红极一时,权力极大的风云人物,如康生。
康生1898年出生,1925年入党,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在秘密战线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是一个老革命,党内资历很深。
早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康生就搞了一出“抢救失足者”运动,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新中国成立后,康生一度淡出核心权力圈。1966年,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能再度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
特殊时期,他和江青、林彪等人相互勾结,干了不少坏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迫害了一大批无辜群众和干部。
1975年12月,康生病逝,悼词中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遗骨还被葬入了八宝山公墓。1976年10月,“王、张、江、姚”集团被粉碎,平反冤假错案的事情也被提上了议程。同时,一大批的老干部们也纷纷复出参加工作。
1977年初,在华国锋的提议下,中央党校得以恢复办学,华国锋亲自担任校长。当务之急是选定一个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校长。
华国锋为了让胡耀邦出来工作,亲自登门拜访3次,胡耀邦终于答应出任中央党校的常务副校长。
胡耀邦1915年出生,曾参加过秋收起义,也是一个老革命了。特殊运动时期,曾受到迫害,1975年复出后,再度受迫害。
1977年3月,胡耀邦到党校走马上任。中央党校之前长期属于康生分管的单位,各大造反派头头占据着各级领导岗位,很多教职工曾遭受迫害,积极性不高。面对此种状况,胡耀邦依然信心满满地说:
“中央决定我来党校工作,我感到担子很重。但是,有党中央的领导,依靠党校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做好工作,我是充满信心的。”
胡耀邦从外部调来一个得力助手冯文彬到党校任副教育长,两人同心协力,将一大批曾经深受迫害的老干部们解放出来,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这批老干部们走马上任后,敢于对那些造反派头头们作斗争,那些人的罪行也逐渐暴露出来,解决“运动”中的遗留问题的时机逐渐成熟。嗅到危险信号的造反派们却将责任推到了死去的康生头上:
“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经康老同意的。我们执行的是康老的路线,不是‘王、张、江、姚’的路线。”
这就是造反派们狡猾的地方,康生当时还没被批判,康生临死前通过揭露“王、张、江、姚”的一些罪状,及时与他们划清了界限,也使得他死后获得了极大的肯定——“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光荣的反修战士”。
造反派企图利用康生来保全自己,1977年9月3日,在党的骨干分子整风会议上,有人大声质问主持会议的冯文彬:“康生和曹轶欧,到底能不能批批判?”
冯文彬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请示胡耀邦。胡耀邦意识到不揭露康生的罪行,就无法使党校工作不如正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胡耀邦公然表态:
一个党员对现在的领导,对过去的领导有意见可不可以提呢?我看,有意见是可以提的,这是符合我们党的组织原则的。但是,第一,提意见必须实事求是;第二,只在我们党的会议上提;第三,不贴大字报;第四,我们将大家的意见如实向中央反映。
广大教职工得到这样的肯定后,纷纷写出“小字报”张贴出来揭露康生、曹轶欧的罪行,并进行猛烈批判。
单位内外前来看“小字报”的人络绎不绝,日夜不息。党校揭批康生问题轰动一时,外单位的人也纷纷写出批判材料,邮寄给党校。
胡耀邦经过调查核实,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编印成册,报送中央。华国锋看后,善意地提醒胡耀邦:“康生确实干了不少坏事,但是也曾有一些贡献,中国人讲‘死者为大’,就不要再追究了。”
胡耀邦反驳说:“不追究康生的罪行,中央党校就不能彻底清查那些与‘王、张、江、姚’有牵连的人和事,揭批查运动就无法深入开展下去,也就无法平反冤假错案”。
他还补充说,任何人对中央党校的任何领导,无论是死去的、下台的,还是活着的,在任的,有意见,都可以大胆提出来。
在他的坚持下,康生诬陷600多名无辜干部和群众的罪行被详细整理出来,并在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10月,康生曾经的悼词被中央宣布撤销,被开除党籍,骨灰也被移出了八宝山公墓。正义会也许会迟到,但才不会缺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