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期间上海土著及新上海年轻人自发的狂欢霸占了好长时间的“热搜”。现在时令已过,不妨回头再来琢磨这段上海城市历史上有趣的“野史”。

笔者算是上海生、上海长的“上海老爷叔”了。在笔者上千人的朋友圈中,几乎看不到有人在“痛不欲生”地对年轻人的行为横加指责,有的只是好奇,或者欣赏,又或者嫉妒其年轻。作为“上海老爷叔”,亲身去挤入人群参加狂欢是不可能了,但站在远处,通过手机为年轻人叫好则是理所当然。

“上海万圣节狂欢”之所以可以作为城市文化样本,依我“上海老爷叔”来看,至少有这么几点:

  • 年轻人紧跟潮流,没有躺平。“万圣节”在当今文化氛围中不会有大规模组织活动,只有少数商家像巨鹿路的酒吧推出一些小的狂欢促销,但就是这些地方成了城市弄潮儿云集的场所,并通过互联网传遍全城。更多的年轻人受到感召奔赴现场,大家比拼创意,比拼设计,并最终酝酿成一件波及整个国家的潮流文化盛事。这些年轻人根本无惧网上无厘头的“卖国”、“洋奴”的指责,也毫不惧怕其COS对某些人的所谓“侵犯”。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成为了年轻人的时代之音。放眼看去,除了上海,还有哪个城市敢有此担当。
  • 管事的拥有肚量,没有叫停。本来管事的是有一百个理由及一万个办法来叫停这个“万圣节”活动的,但他们没有。除了全城公告当晚该区域“没有大型活动”并调整地铁停靠安排外,只是暗暗调动了大量人马保证人群安全。当晚执勤警察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苦口婆心解释“我不是COS,我是真警察”的一幕真是太“上海”了。没有什么其他场景能比这个更能说明上海的包容及上海人的好脾气。
  • 参与者懂得分寸,见好就收。“万圣节”前几天的狂欢就COS内容来说,除极个别外,都没有特别出格的,整体秩序也是可圈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圣节”第二天,管事的还担心继续有大人群出没。但实际情况是前一天的盛景突然消失了,巨鹿路一带恢复了日常的人流,一切如热闹的海市蜃楼般转眼即逝,把期待留给2024年的“万圣节”。这种做事节制、留有余地让大家都如沐春风,想象不出还有其他地方有这样的分寸感。
上海可以说是中国唯一对外来文化没有强烈“排异反应”的城市。从“上海老爷叔”眼光来看,这次万圣节狂欢,说明上海不管是土著年轻人还是新来的年轻人,还没有忘记“上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