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物保护成果展诉说圆明园国宝回家之路

说起圆明园,总是离不开“劫难”二字。1860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名园焚毁殆尽,珍宝流离异乡,火劫、木劫、石劫、土劫,从此历经磨难,命途多舛。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与保护修复,一代名园在断壁颓垣中涅槃蝶变,蓬勃发展,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昔日盛景渐次重现,流失文物陆续回归,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10月13日,圆明园博物馆在圆明园正觉寺揭牌,“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同期开展,7根回归石柱、230余件(组)文物展品带领观众回望百年“圆梦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明园博物馆文殊亭(左)和最上楼(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出的石柱

观展·亮点

因在绮春园墙外成了圆明园唯一幸存古建

从圆明园地铁站出来,往东走上几十米,就到了正觉寺。从展览《正觉沧桑》这一篇章中,人们可了解关于正觉寺的故事。

正觉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成,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清皇室御用寺庙。

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圆明园,这座皇家寺庙因独处绮春园墙外而幸免于难。从上世纪70年代起,几家企业和住户占用了正觉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布局及部分建筑。

正觉寺作为圆明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其修缮保护工作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00年7月起,开始寺内住户和工厂搬迁,并拆除非古建建筑8000余平方米。

2003年至2011年,正觉寺先后进行两期整修工程,经过整修与复建,再现了皇家寺庙的恢宏气势,并于2011年7月6日对社会开放。

如今,这里的庭院建筑、砖瓦草木,仿佛仍在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诉说着属于它们的前世今生,掩映着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马首历经160多年漂泊终回故土

与很多展览不同的是,“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的核心并不是展示文物或艺术品,而是通过这些文物向人们述说一个关于文物回家的故事。

“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是该展览的主线。因此,来圆明园博物馆,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文殊亭里的马首铜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殊亭里的马首铜像

马首铜像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1860年的那场劫难之后,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斡旋推动文物回归祖国大陆。9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以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斥资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会将马首捐赠国家,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扬爱国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9月,《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回归成果展》开幕,借此契机,当年10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致函何鸿燊先生,介绍展览主题内容和社会影响,肯定义购马首善举,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双庆之年,完成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的夙愿。何鸿燊先生的女儿何超琼女士代表何鸿燊复信,明确表示愿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尽快捐赠国家文物局,与正在展览的6尊圆明园兽首铜像团圆,借此表达港澳民众对祖国的牵挂和祝福。10月31日,何超琼女士在澳门举办了“马首告别澳门”活动,马首公开展示1周。在国家文物局专人护送下,马首北上,安返京城。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马首铜像入藏仪式,马首终回故土,百年梦圆。

透过玻璃罩,人们可以看到,马首铜像栩栩如生,毫发毕现,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明园考古保护仍在进行中

多年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圆明园遗址内开展了长期、持续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84年至1999年,从西洋楼遗址开始,逐步清整蓬岛瑶台、接秀山房、涵秋馆、别有洞天、海岳开襟、思永斋、玉玲珑馆、狮子林等遗址,并整修山形、恢复水面、修复驳岸、复建围墙,同时完成绮春园、长春园山形补砌、水系疏浚工作。后来,考古人员又发掘了藻园、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大宫门、澹泊宁静、紫碧山房、舍卫城等遗址。

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指着展览中的一幅照片介绍:“例如,在修复碧澜桥时,发掘出的石构件很多,汉白玉构件保存还很完好,桥身内部原有大量较粗糙的填充石料。要保证复原设计的准确性,需要对残存构件进行尽量准确、全面的数据采集。技术人员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和计算机虚拟归安技术,对碧澜桥的拱券、栏板等复杂的曲面雕刻构件进行了扫描,完成各构件的矢量点云数据采集,然后在虚拟的三维空间里对各构件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最终将碧澜桥残留构件进行组合并归安。”

在这些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铜佛、玉器、瓷器、琉璃构件等文物。青花八宝瓷纹砖、黄绿釉花纹构件、康熙釉里红龙纹碗……从这些文物身上,人们可以感知圆明园曾有过何其耀眼的辉煌。

观展·解码

7根汉白玉石柱如何回到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出的石柱,背景中是西洋楼铜版图

走到正觉寺最上楼,这里是展览的最后一部分,陈列着圆明园博物馆“重装”亮相后的明星展品——7根精美雕花造型的汉白玉石柱。它们是继2020年12月海晏堂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一场《圆明园石柱回归展》,通过“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部分,将圆明园石柱160余年颠沛流离、回归故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回归文物作为博物馆展品,向人们展示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不仅是中外交流的印记,是民族强大的体现,更是伟大新时代的生动印证。日后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国宝回家。”黄怒波说。

如今,一进展厅,人们很容易被7根摆放错落有致的石柱吸引。这些不到一米高的汉白玉石柱,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虽留有岁月的印痕,但整体品相较好。走近观察便会发现,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中西合璧,花纹繁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石柱原来属于圆明园的哪座建筑,有何作用?它们背后的西洋楼铜版图给出了答案。

专家依据铜版图,并与圆明园现存石柱文物比对,认为这7根石柱,原本应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石柱还具有装饰的作用。据专家推测,这些建筑构件可能为栏杆连接物,有的原位于某一段栏杆的中部,有的原位于栏杆的起点或者尽头处,还有的原位于两段垂直栏杆的交接处或在楼梯向上转折处。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参观圆明园博物馆,人们的心情是沉重的,文物流失之殇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痛;但人们也在这里看到了文物回家的希望,振奋了爱我中华、不懈奋进的家国情怀和进取意识。正如马首展览的结语中所述:一次次归来,一次次梦圆,激扬自信、凝聚力量,书写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华章。

回望

◎1860年大劫之后 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逐渐被大规模盗用、售卖,并在市场上流通。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挪威人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交易等多种渠道收集了诸多中国艺术品。

◎1907年 蒙特访问了位于挪威卑尔根的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科德博物馆的前身之一),并多次将其收集的藏品运往该馆。1926年,蒙特试图将一部分藏品卖给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以获取资金支持他在卑尔根的中国收藏。但他最终只顺利出售了部分藏品,其他藏品因此被滞留在美国,圆明园石柱也在其中。

◎1935年 蒙特在北京逝世。

◎1961年至1964年 佩特思-蒙特协会将这批滞留的藏品捐赠给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从此这些石柱漂泊异乡。

◎2013年8月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先生在北欧参加活动时,与挪威的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结识,后应邀参观了科德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他看到了圆明园石柱,当即向爱兰德馆长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能够回家的愿望。经过科德博物馆基金会与董事会的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重归故园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3年12月 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最终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2018年4月 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

◎2019年10月 为了便利该批石柱进境,实现石柱的最佳保护展示效果,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北京大学和中坤集团,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

◎2023年3月 在科德博物馆的支持下,中坤集团终于将该批石柱运离挪威卑尔根港口,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中国。

◎2023年3月至6月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海关总署密切配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圆明园正觉寺

■参观方式: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圆明园遗址公园)及圆明园官网扫码购票,也可现场购票。

■票价:成人票10元 优惠票5元

■参观时长:约2小时

■拍摄:允许拍照,禁止使用闪光灯

■展期:长期(每周一闭馆)

■文创及集章:最上楼东侧设有文创商店,并提供集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