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讲了大流散时期阿拉伯世界的犹太人,本期内容主要介绍大流散时期的欧洲犹太人

欧洲可是犹太人的主要聚居地!就像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这些欧洲地区,都是他们的热门选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这让一些当地居民开始觉得自己的机会受到了威胁。于是乎,矛盾就像小山一样堆积起来,双方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西欧的犹太人就像迁徙的鸟儿一样,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去寻找新的避风港。立陶宛、波兰、匈牙利和俄国都成了他们的目标。还有一些聪明的犹太人,选择了去美国、南非和澳大利亚这些遥远的地方,寻找新的开始。那些在欧洲的犹太人就被称为阿什肯纳兹人!

犹太人在加洛林王朝时期来到了法国,他们被迫宣誓效忠,还要定期交税给国王。到了10到11世纪,犹太社区在法国各大城区都建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法国后来有四次驱逐犹太人的运动,到了16世纪,大部分犹太人就被赶出法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德国,犹太人主要集中在美因茨这个地方,这里也成为了犹太学术的中心。11世纪以前,德国的犹太人还可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权力。可是,1298年和1336年,黑死病在欧洲爆发,这让欧洲的教会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清洗,结果有200多个犹太社团被摧毁。到15世纪的时候,德国的犹太人也被大批驱逐了。

在1066年,一群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摩洛哥的犹太人飘洋过海来到英国,开启了高利贷和金融市场的新篇章!那时候,他们可是国王的得力小助手。到了12世纪,虽然英国犹太人只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400,但交的税却占了全国的8%!他们为国王筹措资金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惜,从13世纪开始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1290年,有1.6万犹太人被驱逐出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说意大利的犹太人,他们的社团在公元2世纪就开始形成了。犹太人和基督徒和睦相处,过着平静的生活,还一起参与经济和文化活动。13世纪时,他们中出现了好多厉害的人物,比如翻译家、作家、音乐家、银行家、医生等等。但到了16世纪下半期,大部分犹太人也都被驱逐出境了。

在欧洲,基督教会不给犹太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机会,西哥特人也不让犹太人拥有土地。他们随时都有被驱逐的风险,感觉毫无安全可言。所以,犹太人只能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犹太人掌握了超级厉害的手工技艺,把亚非等地的手工业技术带到了欧洲,并进行了创新。但好景不长,随着行会制度的出现,犹太人的手工业经营活动被禁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犹太人,只能从事高利贷业务或经商了。有些犹太人在经商中赚了很多钱,结果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矛盾重重。而且,欧洲的统治者也经常没收犹太人的财产,然后把他们赶出国境。当经济遇到困难时,又把他们召回国内。然后让犹太人交数不清的税,比如人头税、财产税、屠宰税、酒税、珠宝税、进口税等等。还有,每当发生战争、国王加冕或巡游时,犹太人还要“自由乐捐”。否则就要受到打击。

基督教认为犹太教是异端邪说,所以很多犹太人表面上皈依了基督教,但实际上还是秘密信仰犹太教,这些人被称为“马兰诺”。教会因此发起了迫害马兰诺的运动。在这期间,有40万犹太人受到审讯,其中3万人被处以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字军东征时,基督教徒们说穆斯林把他们的圣地给破坏了,然后阿拉伯海盗又袭击了基督教商人,结果呢,犹太人却成了牺牲品。欧洲满大街都是反犹言论,比如“杀一个犹太人,就能拯救你的灵魂”这种话。德国和法国的犹太人被强迫去教堂接受洗礼,不愿意的人就被处死。而在巴勒斯坦,犹太人被入侵的十字军像赶牲口一样大批屠杀。东征结束后,欧洲的反犹主义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兴起。许多国家都搞出了限制犹太人的立法,不许他们从事某些职业,还要征收额外的赋税。

基督教会建立了个叫隔都的地方,把犹太人孤立在主流社会之外。那是一个专为犹太人划定的居住区,四周围墙,只留一个进出口的大门,白天有人守卫,晚上则禁止出入,犹太人在里面保持着他们自己的社会管理方式和交往模式。就像现在以色列在加沙对巴勒斯坦人做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都里还有12个人组成的犹太社区行政管理委员会,他们的头儿被称作拉比。他们还有自己的法院、公墓、屠宰场、旅馆和监狱!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布拉格隔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