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阳迷笛音乐节事件,河南多地又连续有4起哄抢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10月14日郸城县百余亩玉米遭哄抢,10月上旬遂平县一承包商收花生时被数百名村民哄抢,10月31日淮阳区村民抢中药事件,11月3日周口一女子种红薯,未收完遭上百村民哄抢。

事实上,哄抢事件并非只有河南存在。以关键词“哄抢+地域”在百度上搜索,其他一些省份的搜索结果也不少。 在百度指数上,以关键词“哄抢”进行检索,在河南前面的还有多个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大家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河南人身上了?

这是因为一个重大、恶劣的舆情事件一旦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引起公众哗然,就会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同类事件就会被格外关注,纷纷成为被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 陷入恶性死循环。

给全国人民形成河南人爱哄抢的 印象 ,反映出有关部门处置的不力。

比如淮阳区村民抢中药事件中, 据网上曝光的视频,女承包户都跪在地上哭了,大喊不要抢不要抢,更是“事先”就雇了20多人防止哄抢,但种植物还是被哄抢。

而淮阳区农业农村局的通报竟然称,系附近村民误会所致,民警进行了“批评教育”。

这种操作,舆情不哗然才怪。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河南人爱哄抢”之中,都应该吸取舆情教训。

重大恶劣舆情,不公正的、避重就轻的一些操作,瞒不过公众的眼睛。而一旦形成刻板印象,持续发酵,这是做几轮危机公关、花多少钱、如何造势都难以挽救回来的 。

11月11日广州,11月12日深圳,以“通过法律公关手段有效解决黑公关”为主题,“转型Media人”将连续举办两场法律公关线下沙龙活动,详见《》(点击标题,阅读内容)

欢迎 报名参加(限企业市场品牌公关人员、政务法务人员),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将通过私信方式告知活动地点。有意者,请扫码加微信咨询——

微信号 |xiaoxiaojiayou66666

沙龙活动篇

法律篇

职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