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生态环境局接到市民信访投诉,位于大儒巷的一家店面正在装修,计划用于餐饮经营使用,周边居民因可能产生的油烟、噪声影响表示强烈反对。
据了解,该餐饮单位已申请营业执照,申请基本信息通过联合行政指导服务APP平台推送至姑苏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踏勘,该店面距居民区仅有一巷之隔,厨房间距东南侧最近居民楼大约3米左右,如果排烟管道直接从厨房排出,将对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人员联系店主,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反复探讨、协商,拟定油烟污染防治设施安装方案,在装修时将排烟管道延伸至远离居民区的北侧天井,排烟口距居民区位置增加至10米,同时采用高效油烟净化设备,提高油烟处理效果。
生态环境部门多次联系投诉人,耐心解释该餐饮单位的油烟污染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工作进度,取得了投诉人的理解。生态环境部门的提前介入、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了餐饮单位的环境管理能力,减少了后续的信访矛盾以及餐饮单位的整改成本。
苏州市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随着“退二进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餐饮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姑苏区现有各类餐饮单位近6000家,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店,在提供居民饮食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油烟、噪声、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姑苏生态环境局结合“四类行业”整治、拆违治乱、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引导和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让“烟火气”不再“烦人心”,一起来看姑苏区有哪些实招?
全省首创
新办餐饮联合行政指导机制从源头遏制油烟扰民
作为老城区,姑苏区的餐饮项目主要分布在商业综合体、繁华闹市街区、旅游景区及老小区周边区域,尤其老小区周边成为餐饮业环境污染扰民投诉的多发区。受地域、交通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上住下商”现象普遍,一旦楼下或周边开设餐饮项目,楼上及周边住户极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另外,由于餐饮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入行门槛低,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餐饮业呈现出多、小、散、低的特点,其所产生油烟、噪声、废水等污染扰民投诉成为市民投诉的重点,引发环境纠纷不断,是环境管理中的瓶颈所在。
为从源头杜绝餐饮油烟等环境污染问题,2019年“四类行业”整治期间,姑苏区出台江苏省首个餐饮业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规范《姑苏区餐饮业监督管理指导意见》,创新建立了拟新办餐饮联合行政指导服务机制,防止因选址问题造成的餐饮油烟等环境污染信访。
新办餐饮提出营业执照申请后,按照“一次申请、同步受理、合并审查、一窗发放”的办理流程,加大对新办餐饮企业的帮扶力度。新办餐饮提出营业执照申请后,由市场监管部门将申请基本信息通过联合行政指导服务APP平台推送到生态环境、卫生监督、城市管理、消防等四个部门,四部门分别按照各自条线法律法规对拟新办餐饮场所进行现场指导评估,一次性告知餐饮开业注意事项,并在两个工作日内反馈,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四部门反馈意见决定是否核发营业执照。
▲餐饮执法检查
在联合行政指导中,生态环境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苏州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拟新开办餐饮进行检查、评估,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要求安装经国家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并正常使用,做好油烟净化装置的清洗维护等。生态环境部门提前介入,加强餐饮开办业务指导,防止投资者盲目投资装修后不符合相关要求产生的损失,也减少由于选址问题造成的油烟、噪声等环境污染信访。
今年以来,姑苏生态环境局共对2600家新建餐饮服务项目开展联合会办,提前告知了520家选址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的餐饮项目,对符合开办条件的商户发放行政指导意见书,主动上门对餐饮商户在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清洗等方面给予帮扶指导,切实当好“店小二”,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
新办餐饮联合行政指导实施以来,姑苏区餐饮类信访投诉显著下降,从2018年至2022年,餐饮类投诉量总体下降了53.5%,PM2.5年均值下降33.3%,优良天数比例上升4.4个百分点。姑苏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开办餐饮联合行政指导机制,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上住下商’或者离居民距离过近的新办餐饮开业,减少了因选址不当造成的油烟环境污染信访,而且帮助餐饮单位解决开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节约餐饮单位开办时间和成本。”
全市首个
打造一批油烟治理示范项目,引领示范街区建设
走进木耳场69号的楼道,映入眼帘的是传统的筒子楼布局,一层四户呈“一字型”排开,入户门前是楼梯。抬头就可以看到,每户居民的厨房外墙上都伸出了一根白色PVC(聚氯乙烯)管。“这就是公共排油烟管道入户装置PVC管,一头连接的是原来的厨房油烟出口,油烟通过管道再经过楼层的支管汇入外墙的两个公共管道,再送入安装在顶楼的‘净化器’进行处理。”红星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自从安装了这个管道,楼道里的环境大变样,再也没有‘油鼻涕’了。”居民张阿姨说,安装公共排油烟管道之后,他们发现厨房的墙面上不会沾油污了,而且管道噪声也很小。让所有居民们都能投出满意票,这背后是整套公共排油烟系统所包含“黑科技”的作用效果。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居民楼外墙的公共管道会把各家各户的油烟送入安装在顶楼的“净化器”进行处理,“净化器”会将油烟处理成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无害气体和水。气体从楼顶排出,水则由维保人员定期来收集走。
▲居民楼油烟改造
作为苏州传统商业中心,姑苏古城内形成了许多餐饮特色街区。既有松鹤楼、得月楼等老字号云集的观前街、嘉馀坊,也有学士街、吴趋坊等小微餐饮集聚的街巷。商居混杂的结构性矛盾给城区环境执法带来较大困难。为进一步规范餐饮业环境监管,2023年下半年,姑苏生态环境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餐饮油烟治理示范项目建设,8个街道在各自辖区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业集聚街区,从油烟净化设施、隔油池规范安装、污水接入污水管网、餐厨垃圾回收和高污染燃料禁用等方面逐项落实建设要求;同时建立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台账资料,推动餐饮业环境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今年7月,姑苏生态环境局与姑苏区餐饮业商会签订《推进姑苏区餐饮业健康发展绿色共建书》,双方共同探索餐饮单位在“环境管理规范、污染处置有效、依法诚信经营、业主行为自律”上下功夫,在定期交流会商、联合帮扶指导等方面确定了具体的合作内容。
▲社区宣传
餐饮业商会明确将餐饮店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作为入会条件,每月组织会员单位进行自查;入会餐饮单位主动提高油烟净化装置清洗频次。姑苏生态环境局将未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装置的企业名单通报商会,双方共同督促整改。对涉及餐饮业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姑苏生态环境局、餐饮业商会联合开展现场调处,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率先“码上洗”
“非现场执法”提升餐饮油烟协同治理效能
今年6月,姑苏区上线“码上洗”微信小程序,实现辖区内餐饮店铺油烟精准管控。姑苏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则可以通过这个云平台对安装在线监控的餐饮单位油烟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点对点的精准管理,提高执法效能。
▲“码上洗”微信小程序
面对姑苏区餐饮单位多,油烟净化装置清洗不及时且执法力量不足的现状,姑苏生态环境局创新开拓非现场执法方式,落实精细化管理,通过餐饮油烟“码上洗”小程序,有效解决餐饮单位底数不清、油烟清洗频次不清、重复检查等问题。餐饮单位可以在小程序上自主完成注册、信息填报,按时上传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结果等操作,建立起油烟净化装置使用“一店一档”。
对于清洗周期临近的商家,程序后台自动发送“提醒短信”,督促其及时清洗,协助餐饮单位做好油烟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码上洗”小程序的应用,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守法单位、全时段执法监管、精准监督提醒,为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及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餐饮油烟监管“双赢”局面。
截至2023年7月20日,已有1200余家餐饮单位纳入系统管理,500余家餐饮单位在小程序中报送油烟净化装置清洗情况。
近年来,姑苏生态环境局联合街道、区相关部门开展餐饮油烟联合整治,提升餐饮行业环境治理水平。对西城永捷、石路小镇等餐饮集中区,姑苏生态环境局每年一次请第三方专业单位对餐饮单位油烟净化器进行清洗维护,现场指导商家做好清洗台账;与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餐饮整治“回头看”,联合检查涉及环境信访投诉的热难点问题,通过部门联动、多重发力,督促餐饮单位提升油烟治理的主体责任意识。
针对辖区内有多家新疆烧烤店存在油烟、噪声重复扰民,周边居民反映强烈的情况,姑苏生态环境局在依法行政的同时,积极联系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开展政策宣导、合力攻坚,通过多轮实地查勘、召开居民协调会等方式最终力促双方达成共识,有效化解了困扰多时的餐饮治理难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