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座无虚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家小院座无虚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坡院子特色小院成为游客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坡院子特色小院成为游客打卡地
旅游团队走进朱家湾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团队走进朱家湾村
在花锦园彩虹生态村,整齐的农家庭院点缀在河流两岸,山清水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花锦园彩虹生态村,整齐的农家庭院点缀在河流两岸,山清水秀,
阳坡院子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坡院子一角
  渔鼓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鼓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终南山寨游客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南山寨游客络绎不绝
朱家湾村佬林客栈安置点安置了75户281人,家家户户开办起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家湾村佬林客栈安置点安置了75户281人,家家户户开办起民宿。

近日,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自此,这个身处秦岭腹地的天然氧吧又多了一张亮丽的名片,一时间声名远播,游客纷至沓来。

青山秋色浓,烟村锁白云。深秋时节,驱车来到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道路两旁的民宿、农家乐鳞次栉比。山间潺潺的溪水穿过古香古色的终南山寨,在蓝天白云下,宛如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画卷。

11月1日,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游客络绎不绝。走在乡村小路上,秋风拂过脸颊,沐浴着阳光的大地,山水也被染上了一层金光。青山、碧水、悬崖、独峰、云海、田园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们一家人是慕名而来,有很多朋友都推荐来朱家湾村,说这里生态好、风景美、美食多,如今看来确实名不虚传,我们来了都不想走了。”来自北京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朱家湾村旅游资源密集、业态丰富,目前形成了吃、住、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依托资源禀赋,朱家湾村将山村、峡谷、森林、康养等元素融合,打造了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寨等热门景区,传承并创新发展柞水渔鼓、传统草编、古法酿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朱家湾村从绿水青山中找寻“致富密码”,曾经的“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2009年之前,村里人大部分在外务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寨景区建成后,村子开始发展旅游产业,村民办起农家乐,现在已经发展到200多家。”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毛家锋说,“目前,村里共发展民宿集群3处48家,各类商铺和农家乐216家,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均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6650元。”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之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眼看着朱家湾村这几年从泥水路变成水泥路,茅草房变楼房,我也回家做起了餐饮,如今年收入20万元,生活越过越有盼头。”终南山寨景区王麻子酒馆老板张金平笑着说。

为聚力发展旅游产业,朱家湾村将村内123户467名群众安置在景区核心位置,靠着旅游产业链,朱家湾村的村民端上了“金饭碗”,吃上了“旅游饭”。

“前几年村上把家里闲置的房子翻修成了民宿,给外地游客提供食宿,家里闲置的‘老旧房’变成了能‘生钱’的民宿房,一年能挣1万元的房租。改造后的村子居住环境变好了,一家人收益增加了不少。”村民王忠秀说。80岁的老人王忠秀是朱家湾村的村民,之前家里的主要收入靠务农,如今她与儿子居住在宽敞干净、景色秀美的彩虹生态村里,平日里还在院子里种植一些蔬菜,以供游客自行采摘品尝。

坐在阳坡院子精品民宿的小院中,泡上一壶清茶,品茶、看景,可以享受静谧时光。阳坡院子总占地面积116亩,投资3200万元,其中包含6个院子民宿区和休闲餐饮区、农耕区、儿童游乐区。院子以陕南原生态乡村风格为建筑主题,打造出不同风格的6个院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走进佬林客栈安置点,青砖、白墙、灰瓦的房屋整齐划一。佬林客栈按照“百姓也是一道风景线”的理念,让景区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利用安置房开办农家乐、家庭手工作坊、民居客栈,通过保护原有风土民俗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这次朱家湾村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荣誉称号,是柞水县实现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毛家锋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发展规划、开展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品质、创新旅游业态四个方面发力,努力把朱家湾村打造成中国秦岭旅游核心目的地。”(商洛日报/米子扬 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