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就是黄金。近期中央多次提及资本市场建设,明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有关部门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出台,资本市场迎来多重利好,多家机构看好未来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的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生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顶层设计定调

10月30日至31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陈福认为,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段落中,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着墨较多,为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前,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值得关注的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说法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出现。

源达信息研报认为,会议有关资本市场的表述体现出经济工作中对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视程度,市场整体层面有望迎来更多政策利好消息。

平安银行投研团队策略分析师秦红旭表示,会议定调已超出市场预期,资本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后续将有更多利好政策活跃资本市场。

多项举措连发

自中央定调以来,证监会围绕活跃资本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市场投资生态。

8月18日,证监会确定“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5项具体措施,从扩大资本市场资金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利益保障等多个维度,切实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一揽子举措在积极应对当前挑战的同时立足长远,市场机遇大于风险。从整体而言,政策措施一方面应对当前资本市场阶段性挑战,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制度安排立足长远,对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改善投资者中长期回报预期、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8月27日,证监会连发三项举措,涉及融资保证金、IPO(首次公开募股)及再融资、股份减持等多个方面。同日,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8月底,证监会指导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10月20日,证监会再连发多份公告,对企业债券、上市公司分红等方面进行规范。

11月1日,证监会再度提及资本市场,表示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11月3日,证监会表态将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并支持头部证券公司并购重组,拟出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证监会此次明确将针对“活跃资本市场”继续研究论证尚未推出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持续改善市场预期。从政策面来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逐项落实再度验证了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持续性。

四端协同发力

10月21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稳市场。

据了解,投资端的主要改革方向体现为助力中长期专业机构投资者入市,包括支持社保基金、养老金和年金基金扩大投资范围,优化各类机构投资者对衍生品使用等。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伟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社保基金会将坚定价值投资理念不动摇,未来将继续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中实现保值增值。

在融资端,除了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外,证监会还在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优化北交所发行上市规则。

在交易端的降费让利方面,8月18日,证监会宣布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公告》,自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10月16日,中国结算差异化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安排正式生效。

涉及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推进,助力改善市场投融资生态,激发市场活力。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活跃市场、提振信心也就无从谈起。

专家认为,稳定资本市场对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一批可落地、有实效的政策举措落地,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方向并未改变。(记者 马文博)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