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心理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对压力和挫折没有清晰的认识,当压力挫折到来时,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应对。压力与挫折画一画,让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压力挫折的认识、感受、应对,集思广益,共同成长,更好的接纳、改善认知,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的压力与挫折来源分析

1.学业压力:大学生需要面对课程学习、考试、论文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专业和学校中,学业压力更为明显。

2.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面临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求职过程中的竞争以及职业规划的困惑等问题。

3.人际关系压力: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需要与同学、老师、室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冲突和矛盾也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挫折。

4.经济压力:部分大学生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如学费、生活费等。

5.恋爱压力: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如感情波动、分手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挫折感。

6.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困惑: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自我认知的困惑和价值观的冲突,从而产生压力和挫折感

7.时间管理与生活平衡:大学生需要在学业、社团活动、兼职工作等方面进行时间管理,同时还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时间安排不当、生活失衡等问题,从而产生压力和挫折感。

8.未来规划的迷茫:大学生在面临毕业和步入社会的重要时刻,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信息,他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从而产生压力和挫折感。

二、压力画一画

1)用最简单的线条、色块或图案,依次画出自己当前或近期的感受;

2)当前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3)具体解决这个压力的办法?

4)描绘出压力解决之后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思考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她的压力是什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压力当作龟壳扔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娱乐解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压力来源是线代和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骑车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学生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意义

1.增强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2.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调整心态,使自己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迅速恢复积极的心态,继续前进。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5.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增进友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培养创新意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7.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能够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8.培养责任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勇敢承担责任,从而培养责任感。

仝兆景,河南南阳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23年入选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治疗,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团体心理健康、安全心理、婚姻幸福、团队建设、科学家精神等方面的宣讲、培训和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