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贫困生事件这个事,已经在热搜榜上挂很久了,我一直没有评论这个事。

但架不住读者一直问我意见,这部分读者是在胡某鑫事件后才关注我们的,当时那个舆论闹得也很大,整个舆论的走向是反转反转再反转。

通过这个事,很多读者就长了教训,再碰到类似的事,就不敢轻易表态了,害怕事情反转后,被打脸。

但看了网上的流传视频后,好像事情的发展都在朝着一个答案而去,就又耐不住内心的情绪躁动,想发表点什么观点。

所以心态上就很矛盾,既想发表观点,又怕事后被打脸,就一直在后台给我们发消息,问我的看法。

这个读者这么做的原因我也很清楚,一方面是想让我分担一点不确定性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想让我梳理一下事件。

但我的回答,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

朱同学,也就是在网上发视频举报的当事人,塑造了一个很适合代入的情绪场景。

一个贫困生,孤儿、建档立卡、低保户等等条件都有的贫困生,却没有拿到贫困生助学金,自己还被辅导员和班里同学排挤了,而那个抢了他名额的同学,是一个用苹果手机穿AJ的人,一点都不像贫困生。

这个人设一立起来,这个情景一被塑造起来,那看到这条视频的人,会偏向谁,舆论会压向谁,是明摆着的。

但后续又爆出来,其实朱同学不是孤儿,他有母亲也有奶奶,还有四个姐姐,并且自己也穿AJ,用的电脑是轻奢品牌,哪怕二手的都要八千多,此外朱同学也有苹果平板。

随着爆出来的信息越来越多,原本清晰的局面,就变得模糊起来。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朱同学说买八千多的笔记本电脑是专业需要,另一个同学也可以说AJ是因为表哥买了后穿不下,就送给自己了。

只要想找理由,都有理由。

但事情根本不需要搞得这么复杂,很多事情被搞得很复杂,无外乎是代入了情感,把自己代入了进去。

能否跳出立场看事情,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你要明白,问题一定是在框架中解决的,而不是在情绪中解决。如果不是在流程之内解决,那这个问题只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质言之,如果你想真正解决问题,那就要成为真正的懂王,要比任何人都懂规则,要学会用规则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个事情的本质其实就是补助名额分配规则不明确导致的。

每个学校在发布贫困生助学金的时候,都有实施规定,这个规定的作用是限制申请门槛,并讲明各种申请材料。

这些材料一般包括,家庭自述也就是申请表,讲明白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

一般来说,自己说了还不算,还要有家庭所在地的行政单位盖章来确定是否属实,比如街道办或者村委。

有了这两张表,就能过申请门槛了。

助学金这种事年年都有,学生是一届连着一届的,各种申请材料也是年年都要重新递交。

学校没有必要蹚浑水,学校要的是更多的拨款,要的是尽可能多的补助名额,要尽可能扩大补助金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提升招生竞争力。

所以学校只认材料,有了这个材料,学校才会把钱发放下去,甚至在材料份数不够的时候,学校还有鼓励学生填报的情况。

总之这种补助名额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变多的话,那最起码也不能降级变小。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收集申请材料的目的一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贫困生,其次也是为了规避责任。

如果后续出现问题了,学校就可以通过这个材料来规避责任。

家庭情况是学生自己写的,家庭情况是不是属实有学生家里的相关部门盖章。

学校不负责核实,或者说学校只核实是谁盖的章,随后根据材料和上报名单发钱。

朱同学的这个问题在于,他们班里申请贫困生补助的人数,超过了补贴名额。

举个例子,这个班有4个名额,但申请人数有8个。

那就要淘汰4个。

难道不能人人都发吗?

只要符合贫困生的条件,应该都发补助才是。

道理是这样,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正是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才要限制领取条件,以前有一阶段,上大学不仅免费,上学期间还可以领工资,毕业后还包分配。

但这样的制度只能在某一阶段某一范围内实现,还是因为资源有限。

所以落到具体的情况,就会有定名额这个游戏。

那谁来定这个名额呢?

谁定的谁就要负责。

学校不会定,学校会把这个任务甩给辅导员,让辅导员来定。

有些时候,辅导员自己就定了。

但有些时候辅导员也不想定,因为老师也不想担责,也不想参合到学生内部的矛盾中。

老师不想定,那就由学生投票来决定,这样就把责任规避了。

你看到了,事关钱款流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主体。

如果没有具体的规定,没有人想背这个责任,大家都会用各种条件来规避这个责任。

谁要参选,谁就上去发表一下简短的演讲,讲一讲自己的情况,然后所有同学投票,按照票数来决定。

朱同学这个班级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来确定最终名额归属的,大一、大二的时候,朱同学都入选了,但大三出了点问题,没入选成功。

朱同学认为自己的条件是一定要拿这个助学金的,但落选了。

结果不合符预期,所以就出现了矛盾。

任何制度,但凡最后的决定权不是由死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做出选择的,那一定会有偏向,一定。

让班级所有同学通过投票来定,那这个票数除了反映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之外,还会反映人情世故。

哪怕辅导员自己来定,辅导员也会受到远近亲疏的影响。

只要最后由人来做决定,那这个结果就是波动的,今年你可能选上,明年就可能选不上。

所以朱同学的这个问题,核心只有一条,有没有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有没有无条件入选的规则

这个事主要查的也就是申请材料属不属实,符不符合条件。

其次就是谁来查的问题。

目前落在学校这一级别来查是符合流程的,班级出了纠纷,自然先由学校内部处理,学校处理不掉,或者学校处理的有问题,才会由上级来查。

除非有特别大的领导关注,否则越级查是行不通的。

另外,情况属不属实这个东西查起来是比较费劲的,家庭人均收入、家庭年总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等数据,核实起来是不容易的。

而所谓无条件入选规则,就是硬性条件。

比如说烈属子女必须享受优待,相关部门认定的孤儿必须享受优待,建档立卡学生必须享受优待,等等,只要符合一条就直接入选,避开定名额游戏。

有,那这个事就非常好解决。

没有,那这个事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扯皮环节。

因为你找不到责任人。

申请条件是下限,无条件入选门槛是上限,落在这个区间的同学,如果名额超过了人数,那就要由人来做选择。

具体选谁不选谁的规则,就从显性转入隐性了。

所谓隐性规则,就是要看平常的关系,就要看当时演讲的效果。

因为是隐性的,所以无法追责,你都找不到责任人在哪。

选谁不选谁,没有道理好讲。

但这个事现在闹这么大,已经不是影响朱同学一个人的事了,他的学校,他所在的班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管这个事情最后怎么解决,对朱同学本人的影响已经注定了。

通过这个事,朱同学本人的自媒体账号涨了很多粉丝,也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和帮助。

日后,转型成为一名自媒体博主,靠短视频赚钱养家,也不是不可能。

但舆论这种东西,最是无常,今天你可以利用舆论,明天就可能会被舆论反噬。

普通人,尤其一个学生卷入了这么大的舆论漩涡中后,首先考验的是抗压能力,其次考验他的心智。

故事的后续,不会是大团圆,也没有什么更多惊爆眼球的事,还会是老剧情。

舆论飞一段时间,网友们就会分成两帮人互相对骂。

一帮人骂朱同学欺骗了大众,用同情心赚钱,一帮人力挺朱同学,让他坚强勇敢永不向某某势力低头。

我还是那句话,在互联网世界,你听到的每一句话,看到的每段文字,都是人家想让你听到,或者想让你看到的。

所以有没有人骗很重要么?

你觉得很重要是因为你忽然意识到,某个人骗了你,利用了你。

我觉得不重要,是因为我很清楚,不管事情朝那里走,对你而言,都一样。

一个陷入茫茫沙海的人,鞋子里多了几粒沙子和少了几粒沙子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任何区别。

除了鞋子里有沙子,你的头发里,衣服里,甚至连嘴里都有沙子,你就泡在沙海里,还在乎那点沙子?

你在乎那点沙子,在乎有没有骗你,是因为你刚刚注意点这点沙子。

等你更进一步,就会发现,你身处一望无际的沙海里,到处都沙子,到处都是谎言,到处都是情绪观点,杂乱无用的信息把团团包围起来了。

看到真相,也就感受到了痛苦。

当你看到真相那一刻,你就再也无法忍受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沙海里乱转了,而是迫切希望寻找绿州。

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就是信息不对称,有人在沙海里苦熬,有人在绿洲喝着冷饮。

当你开始抬头寻找绿洲的时候,你的痛苦会更深一步,因为根本找不到方向。

到了那时,你就发现自己没有分析、收集信息的能力。

哪怕一个真消息放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这个消息背后隐含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种很绝望的感觉。

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唯一的建议就是关注我公号时的那段话:

将注意力往回收,聚焦在具体的事上,多干打粮食的活,少谈无关的东西。

操别人的心太多,干自己的事太少,这是人生一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