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日前,江苏省文联公布首批6个“文艺两新”实践基地,由苏州市文联、姑苏区文联共同申报的苏州市平江文化中心名列其中。“文艺两新”,即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包括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以及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宋锦、苏绣、缂丝、苏扇、评弹等非遗元素比比皆是,“文艺两新”从业人员超500户,是传承和发扬姑苏文化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在平江文化中心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文艺两新”工作

为进一步凝聚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文艺两新”力量,在苏州市文联的指导下,姑苏区推动“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建设,利用苏州市平江文化中心1000余平方米的空间,打造“文艺两新”之家。该基地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大儒巷38号,原为古昭庆寺,198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文物古建筑,是一座有着近700年历史的老宅。今年4月,这处三进三出的古建老宅经过修缮后对外开放,设有学习交流、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姑苏区正围绕优化提升古城业态,鼓励发展艺术产业、加快发展网红经济、创新打造文化体验场景。在为“文艺两新”提供优质载体的同时,姑苏区成立新文艺群体人才联盟,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非遗大师和“首店经济”“网红经济”负责人等群体搭建沟通平台,为文化新经济注入更多创意。同时,开展非遗体验、公益书场等文艺惠民活动,提升人气商气,焕发千年古城的生机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姑苏区将充分发挥平江文化中心“文艺两新”实践基地的作用,发挥古城资源优势,组织开展采风创作、培训交流、平台展示、宣传推广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文艺两新”入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对“文艺两新”有效团结引领,为江苏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姑苏文艺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