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我国载人登月,首次载人登月就需要一个月球车, 设计方案是面向社会征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其他团队的设计还没有公布,清华大学月球车方案率先公布,命名为“望舒之辇” 设计方案是可折叠在月面着陆器上,落月之后通过上下电梯式的设计释放月球车,通过类似平衡车的两轮设计脱离月球着陆器,这样非常节省空间。 然后开始自动展开,不需要人工协助。 形成一个六轮月球车。 最开始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的方案,同时具备蠕行模式。 这个设计在祝融号火星车上也有运用,可以缓慢的通过有较大石块的障碍物而不需要改变路线。

最开始的设计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的设计方案

最终形成的六轮设计的月球车“望舒之辇”不仅科技感十足,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神话中,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女神,同时也借指月亮,“辇”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奚仲造车。这文化内涵寄托了华夏儿女世代梦想。 驾车奔月啊!

月球车的整体构型设计来自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的关键元素,用大车轮来突出“辇”的关键特征,同时轮毂上附上“来氏太极图”造型。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

圆形穹窿华盖凸显车的华丽与尊贵,同时也是太阳能板的位置。 这种设计还可以为航天员遮挡月昼强光照射,为车上设备制造阴影区域,月球真空无大气,没有热散射,有阴影和没有阴影的地方是明显的温度差异。华盖的设计也可以降低月昼约128度高温对所仪器设备和电池的温度考验。 显示器支架“缰绳”造型意寓航天员驾驭“望舒之辇”探月前行。 六轮独立驱动设计意味六匹马拉动“辇”以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给予航天员最崇高礼遇。 后部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平台,用于放置科学仪器设备以及采集月球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辆座椅抬高,不仅有效降低了航天员对抗充气加压航天服变形所需要的肌肉力量,航天员的视野也更宽阔。 驾驶方面,提供月球车的人-机智能混合增强驾驶技术,可实现手动驾驶、自主驾驶和人机混合驾驶三种模式。 也具备自动返回基地的功能!

航天员怎么驾驶呢? 月球航天服存在手腕和手指运动受限的问题,专门设计了可以将前进、后退、转向和刹车动作在都可以通过操作杆来完成,操纵杆至于两名航天员中间位置,以便航天员可以随时交接操纵职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觉得这种设计如何? 不过也是候补方案了。 那么入选的两个团队的方案是多么先进呢?非常值得期待啊。 我们的月球车应该是一种之前从没有见过的科幻装备,功能极其强大,并且还不是一次性的,因为月球基地是长期存在的,航天员也会在月球基地周围活动,所以月球车放到月球不会返回,作为长期月球移动工具使用,其可靠性和持久性就具备极大的考验。 坏了如何维修,模块化的设计也是要考虑其中的。 或许相关的技术未来也会出现在地球上的车辆上。

关注老房不迷路,探秘路上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