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Lights ©KaKing Ma | HUAWEI Mate 3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rthern Lights ©KaKing Ma | HUAWEI Mate 30 Pro

看见力量

火山云直贯向上,闪电穿梭而出,占据视觉中心的气象景观与点缀隐现的城市灯光形成对照。

菲律宾摄影者拉格托( Domcar Calinawan Lagto )的瞬时捕捉,与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 Bresson )的“瞬间美学”理念一脉相承,其快速定格,展现出了常人难以得见的强大自然力量。

Dragon Clouds ©Domcar Calinawan Lagto | HUAWEI P3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ragon Clouds ©Domcar Calinawan Lagto | HUAWEI P30 Pro

自然力量,转瞬于不可触及的遥远天际,给人以感官震撼,它亦隐秘在不经意的水边一隅,为观者带来精神抚慰。拉脱维亚摄影师哈拉尔兹( Haralds Filipovs )安度丛林一夜后创作出的《孤独》( Alone ),正是对自然之力另一个维度的细腻表达。

《孤独》与美国传奇摄影大师亚当斯( Adams )的经典作品《月升》( Moonrise ),有着相近的画面构成与沉静意蕴。有所不同的是,亚当斯刻意去除掉颜色干扰、着重强调光线观感的创作方式,使得画面物像客观而冷峻;哈拉尔兹的《孤独》则着意于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他以油画般的沉着色调,将自然本有的温和之力,悄然蔓延到了作品之外。

Alone ©Haralds Filipovs | HUAWEI P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one ©Haralds Filipovs | HUAWEI P40 Pro

极致的自然力量,孕育极致美学,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不过,自然并非人类视野所及的力量的全部,现实世界里,力量无处不在,美学亦如此。

城市的柔和夜景,飞鸟振翅时的轻盈姿态,一次充满爱意的亲吻,一束花的默默绽放...我们周遭的细琐与丰富,勾画出了这个充满力量的多彩世界。面对世界的多彩,布列松和亚当斯等摄影大师的观念与经验依然有效。与此同时,受所处时代影响,创作者的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变化。而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满足了创作者的多元需求,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实践的可能性,手机已然成为他们发现美好、捕获力量的重要工具。

景观与生命的力量

每秒钟,有超过 54400 张手机照片在世界各地诞生,每秒钟,也便有无数力量被记录。在数万种力量中,张炜拍摄于龙岩市的《古桥夜色》,尤显独特。

傍晚时分,经过长时间曝光,《古桥夜色》中的水流与萤火虫失去了本有模样,渐渐变得虚幻。早期摄影因难以控制曝光时长致使图像模糊不清的技术弊端,今时成为了具有探索性质的创作方法,当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方式融入到此件作品中,虚幻与真实相遇,虚实相合,一切也就神秘了起来。

古桥夜色 ©张炜 | HUAWEI P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桥夜色 ©张炜 | HUAWEI P40

同样创作于傍晚,《蓝调时刻的居民区》收起了神秘氛围,展现出了色彩流动的向上力量——淡蓝色居民区与金橙路面灯光,形成冷暖对比,巧妙的是,互为补色的蓝与橙,在相互对撞之际,强化了蜿蜒灯光的流动感,俯视远观,灯光与路面犹如一条金色的小河,缓缓而来,在其流淌之时,略显沉郁的城市,具有了生机。

蓝调时刻的居民区 ©孙资众 | HUAWEI P6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调时刻的居民区 ©孙资众 | HUAWEI P60 Pro

无论是古桥还是城市,这些静态的人造景观,无时无刻都在彰显着一种力量感。而居于此的鸟类等其他生命,因其鲜活与灵动,也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俄罗斯程序员叶夫根尼( Evgeny Felinger )记录下小鸟飞翔的图像,颠覆了多数人对力量强弱的想象。这是一张捕捉和构图都十分出色的作品。小鸟展翅瞬间,散发出肉眼不可见的优雅姿态,羽翼的惊艳韵律,象征精微的自我控制,它飞于画面中央,无比自如,充满力量。

In Flight ©Evgeny Felinger | HUAWEI P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 Flight ©Evgeny Felinger | HUAWEI P40 Pro

爱意与好奇的力量

绘画世界里,肖像画被认为是最难画科之一。早在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就在《论画》中写:凡画,人最难,次山水。作为新晋艺术门类之一的人物摄影,需挖掘并再现对象的内心与精神世界,也被认定为最难拍摄类别之一。

但与绘画不同,人像摄影的意义更在于对存在的验证,正像作家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看到拿破仑( Napoléon )亲属照片时发出的惊讶:我现在看到的这双眼睛,是曾经看过拿破仑的一双眼睛。

Endless Happy Love ©Natalie Pelc | HUAWEI P6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less Happy Love ©Natalie Pelc | HUAWEI P60 Pro

从罗兰·巴特的时代至今日,人像摄影已从简单记录进化到情感与力量的传递,若以此为标准,作品《无尽的幸福与爱意》( Endless Happy Love )与《白化病少女》( Albino )都可谓是人像摄影作品中的佼佼者。

《无尽的幸福与爱意》聚焦于一个吻的瞬间,孩童的天真,犹似这阳光般的暖色调,融化了整个画面;《白化病少女》中的女孩,隐于梦幻绿叶之后,一双独特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两件作品,一为温和,一为浓烈,不同的色彩释放出了作品中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内在,她们意味着两个世界,也隐喻着两种力量的迸发。

Albino ©Bambang Wirawan | HUAWEI Mate 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bino ©Bambang Wirawan | HUAWEI Mate 40 Pro

幽默与严肃的力量

如果说人像摄影的力量是鲜活与动人,那么,幽默摄影的力量,则是隐藏在欢笑背后的严肃与思考。对于幽默,纪实摄影大师艾略特·厄威特( Erwitt )如是说:我认为幽默照片也是严肃的,幽默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

Punk Cat ©Somporn Taramaha | HUAWEI P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unk Cat ©Somporn Taramaha | HUAWEI P30

泰国摄影师颂蓬( Somporn Taramaha )和中国摄影师肖毅,或是受到了厄威特摄影理念的影响,他们在呈现幽默之时,留给观者充足的想象空间。

颂蓬的作品《朋克猫》( Punk Cat ),记录下了一个幽默瞬间,错位的拍摄手法,为我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喜悦情绪;肖毅的作品《戏里戏外》,捕捉到了趣味十足的生活场景,而趣味背后,正是厄威特眼中的严肃与真实,也是作者观察到的奔波与辛酸,抑或是充实与幸福。

戏里戏外 ©肖毅 | HUAWEI P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里戏外 ©肖毅 | HUAWEI P40 Pro

绘画与色彩的力量

便捷的影像技术,延伸了现代人的感知力,拓展着众多人的创作空间,而摄影术在诞生之初,因为其便捷与真实特质,一度被认为是绘画的终结者。

随着科技与理论不断迭代,两种艺术形式各自向前发展,偶有交融,彼此促进,如绘画中的照相写实主义,主张如影像一般的写实技法,又如摄影作品《晨山晓水》和《老窗的风景》,正是对绘画的借鉴与还原。

晨山晓水 ©李兆民 | HUAWEI Mate 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晨山晓水 ©李兆民 | HUAWEI Mate 40 Pro

《晨山晓水》深谙中国水墨之道,其斑驳光影造就的浓淡晕染,俨然一幅山水画,画中的山峦与水域,使人想起宋代米芾的云山雾景;《老窗的风景》是古典油画的再现,因两侧画作映衬,整个空间陷入“悖论”之中——老窗里的风景是影像,也是画作,其画作风格,仿若艺术家维米尔( Vermeer )的小街风景,而“画框”中的现代建筑,又呈现出了一份与维米尔相斥的荒诞感,这份荒诞,当是此件作品的独特之处。

老窗的风景 ©陈剑芳 | HUAWEI P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窗的风景 ©陈剑芳 | HUAWEI P40 Pro+

画框中的城市,还因灰暗色调而独特,不过,城市的色调始终与自然色调是两个维度,正如一位学者说道的:自然是最好的调色者。法国多学科艺术家卡邦图( Lau Cabantous )深知自然之美,她在遵循自然本色的同时,依靠想象力,创造出了毫无违和感的色彩世界与奇异生物。更为惊讶的是,不同物种组合而成的的这些奇异生物,色彩和谐,融为一体,仿若大自然中的真实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th Dimension ©Lau Cabantous | HUAWEI Mate 3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th Dimension ©Lau Cabantous | HUAWEI Mate 30 Pro

实际上,自然及生活中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它无时无刻发生着,它等待发现者将其记录。2023 华为影像大赛的获奖作品,也远不止于此。在刚刚结束的大赛中,来自近 100个国家与地区的手机摄影爱好者们,贡献了超过 60万件影像作品。庞大的数字,代表着善于发现美的生活者,也代表着力量的探索者与记录者。

数量众多的“力量”之中,三件作品赢得了国际评委团的高度赞誉,荣获“年度摄影师”奖项。除去展现自然之力的《龙云》( Dragon Clouds ),《航空展》( Airshow )和《我本如鹰临危不惧》也值得细细赏读。

波兰设计师瑟布拉( Piotr Cebula )的作品《航空展》,精准划出了黄金分割线,分割线上下,是暖黄色系的渐变与和谐。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图像中的故事发人深思,伴着若隐若现的丛林,一架飞机滑翔于空中,它正在升起或意欲降落,无法确知,此番不确定,恰给观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

Airshow ©Piotr Cebula | HUAWEI P40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rshow ©Piotr Cebula | HUAWEI P40 Pro

中国工程师窦传利的作品《我本如鹰临危不惧》,惊艳地捕捉到了鹰的锐利与力量。“除了事物的外在,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到拍摄对象的内在,他们的性格、内心、他们此时此刻的情绪。我们在绘画、摄影及视频中都见过不少鹰,但这张绝对会让我在日后想起。”评委裴瞳瞳说:“他捉住了鹰真正的魂,丰满浓密的羽毛下,是它那犀利且带有威慑力的眼睛。”

我本如鹰 临危不惧 ©窦传利 | HUAWEI Mate 40 R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如鹰 临危不惧 ©窦传利 | HUAWEI Mate 40 RS

扑面而来的力量感,是《我本如鹰临危不惧》的撼人之处。而如作者一样恰如其分地捕捉,并非遥不可及,世界已足够丰富,我们只需用心记录。曾几何时,手机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延伸,我们在这个小小的工具中获得便利,我们也通过它,发现生活之美。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赛事之一,华为影像大赛已走过七年。七年时间里,无数优秀摄影作品在这里呈现,无数美好与力量在这里传递。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影像,通过影像背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表达情感,去追寻着心中的“影像力量”。

生活中的力量,无处不在,而记录,使力量得以永恒、得以传递,这正是影像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今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