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仰慕他们,加入他们,成为他们!”北京消防的新面孔

今天是11月9日,全国消防日,以“119”为代号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制已五年。在北京,五年来,消防指战员累计接处警近16万起,出动387万余人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近3万人……逆行的“火焰蓝”中,不乏改制后面向社会招录的新消防指战员的身影。

转制五年来,已有2600多名有志青年投身北京消防。记者采访发现,与当年征兵入伍的前辈们相比,新消防员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主动的规划,当然,他们身上还有更多的不变,那是一代代消防员所传承的精神与品质:勇敢、热血、拼搏,竭诚为民并为之赴汤蹈火。

更积极主动的双向选择

“铃——”警铃在午休时间显得尤为刺耳,王孟凯本能地起身,警觉地望向走廊,听到队友奔跑的脚步声,他随即又坐下,不好意思地笑了,“今天没轮到我备防。”

今年28岁的王孟凯是北京消防特勤支队高米店站六班的班长,来自山东菏泽的他是北京消防在转制后,面向社会招录的第一批新消防员。“我当过两年兵,退役后在老家干了两年政府专职消防员,看到‘国家队’招人,我立马报了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打开消防员的招录公告,就能清楚地了解招录的范围、要求以及入职后的发展,点击鼠标就能完成报名,但在改制前,不少新兵下了火车才知道自己要入伍的是武警消防部队,“钢枪变水枪”成为他们对消防员这一身份的第一印象。

“如今当消防员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双向选择,而不像之前懵懵懂懂地被选择、被分配。”王孟凯说,尤其是自己有着从军和当专职消防员的双重经历,更加知道加入“国家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加入了‘特种部队’。”说起自己刚分到特勤支队的时候的感受,王孟凯难掩兴奋,虽然在当兵时没有加入特种部队,但特勤支队作为首都消防里的“尖刀力量”,无疑达成了王孟凯的心愿,这支队伍主要承担急难险重的火灾扑救、地震坍塌救援、石油化工灾害处置等攻坚任务,并参与国际地震、洪涝等灾害救援任务。

王孟凯坦言自己是一个“性格有点闷、兴趣有点少”的人,但因为热爱自己的职业,王孟凯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练就了出色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五年来,他多次参与重大救援任务。

在今年7月底北京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王孟凯和队友转战房山、门头沟灾区,在护送Z180次列车45名游学团师生脱困的过程中,王孟凯手握探杆,冲在护送队伍的最前头。一条山路一半垮塌,剩下的一半几乎被洪水掏空,摇摇欲坠,王孟凯探完路,和队友组成人墙,站在半条路的外侧——把危险留给自己,安全让给孩子。“无论前路有多险,我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王孟凯语气坚定。

更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和沉稳成熟的王孟凯相比,下队不到一个月的刘红鑫显得稚嫩活泼。24岁的刘红鑫来自山东聊城,也有着军人和专职消防员双重背景。虽然下队时间短,但刘红鑫目标却很明确,对自己工作充满了热情,专勤、文书、灭火、驾驶,各个岗位都想尝试钻研,“坚持下去,当一名能力过硬、专业精湛的全能消防员。”

刘红鑫所在的王府井消防救援站位于东城区的繁华楼宇间,“我们辖区除了居民区,还有商业街、写字楼、三甲医院等,我现在休息时就出去转转,熟悉水源、道路和重点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本领可以靠自学自悟,但像经验,却不易获得。转制后,消防员的职业生涯被拉长,弥足珍贵的灭火救援经验得以积累并得到传承。“例如,面对一个燃烧的封闭房间该如何救人?怎么判断火势?如何开门?如何控火?带我的班长战斗经验丰富,他毫不吝啬地和我们分享,这些保命的知识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刘红鑫说,“我也想当一名好班长,能带兵打仗,依靠自己的能力保护百姓的平安,也保护兄弟们的平安。”

“我觉得,只有当消防员才能体现出我的人生价值。”朝阳区劲松特勤站的消防员刘久琪23岁,是北京消防招录的第三批新消防员,来自山东济宁的他说话干脆利落,做事也斩钉截铁,2020年他将要退伍时,就打定主意报考消防员,没有给自己第二个选项。

新招录的消防员需要在消防员培训大队学习半年,这期间刘久琪的体能优势逐渐显现,他在500多名新消防员比武考核中闯进前10名,并因此荣立三等功。和刘红鑫“全能”的职业规划不同,刘久琪目前走的是一条“专能”的路线——战训岗位,参加总队级、全国级,乃至世界级的比武竞赛,“就像‘消防运动员’,我现在主攻的科目是挂钩梯攀登四楼和百米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训水平代表着消防队伍的战斗力,想要出成绩需要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钩梯10.2公斤重、4米长,需要消防员依靠核心力量,一个窗台一个窗台地往上送,刘久琪的小腿被碰得脱了好几层皮。

付出得到回报,第一次参加北京消防的比武考核,初出茅庐的刘久琪就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今年,刘久琪还代表北京消防赴黑龙江参加了世界消防员运动会集训,“我会专注于每一秒的提升,争取有资格代表中国消防员参加世界级比赛。”

更纯粹专属的荣誉感

2021年,当身边同学纷纷投奔互联网大厂时,本硕连读了7年计算机专业的王琛,在面对北京消防招考指挥员时,没有丝毫犹豫,从陕西来到北京,现任怀柔区杨宋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王琛说,自己受父母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打小就有一颗“红心”,对消防员有仰慕之情。“毕业时我已25岁,我清楚地知道,我只有这一次机会可以成为消防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琛(第一排左三)

思维严谨、逻辑缜密,王琛身上带着理工科训练出来的气质。“消防救援就如同写代码,有差错就会出bug,如果一步步都精准地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救援,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王琛以交通事故的破拆抢险举例,以厘米甚至毫米级的手感去操作器材,让机器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能大大减轻伤者的痛苦,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理性的王琛也有感性的一面。下队后,王琛先是在雁栖消防救援站锻炼了半年,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山岳救援这类极为耗费体力警情。当王琛和队员花了两天时间,在三十多米高的悬崖下发现跌落的登山者时,心里“咯噔”一下,“人没了。”

这是王琛第一次遇到亡人的场景,而和他一起抬人的消防员也是刚下队不久,作为带队干部,他努力镇定并告诉队友,“我们是来救人的,不管这人是生是死,我们都要安安全全把他送下山。”

雪天,大风,路滑难行,护送遗体的这一路让刚下队的王琛瞬间成长。在派出所做笔录时,王琛遇到了遇难者的父母,哭肿双眼的他们拉住了王琛的手,感谢他将自己儿子带回来。“以前,我经常在新闻中看到被老百姓感谢的消防员,而那一天,我成为了他们。”

虽然下队不足一年,王琛已带领队员参与了各种类型的救援、抢险和救助。“勇敢,是当消防员最重要的品质,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其次是专业,还有就是奉献。”王琛自己心中的消防员还珍惜荣誉,并为之付出无限的热情。

“仰慕他们,加入他们,成为他们!”说起这句话时,王琛攥紧拳头,捶了捶自己的左胸。“我会对得起这身专属于消防员的‘火焰蓝’。”

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创造性强

北京消防员培训大队是新消防员入职后的第一站,转制后,已有六批消防员在这里挥洒青春与汗水。新消防员及招录还有什么特点?记者采访了消防员培训大队副大队长何明健。

一是录用标准更精准,岗位趋向职业化。何明健说,在坚持体检、政审基础上,增加了体能、岗位适应性测试以及面试。因为职业化发展需要,招录工作更倾向于本地化招录,以今年为例,北京市2023年在本市面向社会招录“国家队”消防员300名,这样更有利于队伍稳定。

二是人员来源更丰富,人才倾向专业化。今年北京消防共招录450名新消防员,面向退伍青年、应届毕业生、社会青年等不同来源招录对象,招录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何明健说,此外,为充分吸收专业人才,对于全日制大学专科急需专业毕业生、对中共党员、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表彰的人员均优先录用,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招录年龄放宽至28周岁。

“新消防员还具有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和创造性强的优势。”何明健说,新消防员通常拥有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使得他们在处理工作问题时能够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创新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