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菲两国紧张关系的大背景下,菲律宾的总铁路项目投资额达到令人瞩目的近5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投资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路透社最近的报道,菲律宾交通部长包蒂斯塔提到,菲律宾与中国就铁路项目贷款的谈判进展缓慢,迫使菲律宾政府不得不探索其他融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韩国及印度均已伸出援手,愿意为菲律宾的铁路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包蒂斯塔还暗示,菲律宾政府可能会为某些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或者在私营部门寻求资本投入。

这一铁路项目的资金对接尝试可以追溯到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职期间,但是进展并不顺利。马科斯总统接任之后,因为中国对菲律宾的资金请求缺乏实质性响应,菲律宾取消了之前的贷款申请。去年七月,马科斯指示交通部重启与中国的贷款协商,当时中国大使馆对中菲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的深入磋商表示正面态度,称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有所进展,但双方在铁路贷款协议上仍未达成一致。

中菲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对菲律宾提出的报价持保留态度,是导致协议僵局的主要原因之一。菲律宾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包括要求中国方面承担所有的项目资金,并在利率方面也有所要求,中国提出的3%利率被菲律宾以2.5%或更低利率为条件予以拒绝。这种复杂的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两国谈判过程中的高度复杂性。

菲律宾方面还经常以各种理由暂停谈判,并且与其他国家如日本等进行接触,显然是为了增强谈判实力。现在,有传闻称日本、韩国和印度有意向菲律宾铁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可能是菲律宾重复利用其他国家增加谈判筹码的策略。

去年10月,菲律宾国家铁路的总经理雷吉诺透露,中菲双方就南长途铁路项目的贷款融资进行了洽谈,而马科斯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时间表。但是,月底,包蒂斯塔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明确表示,鉴于中国对资助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的冷淡态度,菲律宾决定不再与中国继续谈判。包蒂斯塔还暗示,马科斯已经与一个亚洲国家的大使进行了联系,探讨资助菲律宾三大铁路项目的可能性,尽管具体细节并未公开。

这种故意透露的信息和进一步的拓展,无疑是菲律宾在谈判中施加压力的战术,旨在让日本、韩国和印度不要成为旁观者,而应成为提供有利可图的铁路建设资金的伙伴。这三国如果最终决定提供资金,必将在铁路项目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求在合作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国对于资金流的确认尚未落地,因此资金的真实情况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即便有所谓的资金流动,那也不过是一幕幻影,它并非实质性的项目投资,具体的执行计划还未得到明确因担忧相同的不确定性,菲律宾也因而决定撤回对华的贷款请求至于中菲铁路项目贷款的协商是否会戛然而止,这还取决于中国是否真正启动了财资的流动;缺乏这一行动,所谓的贷款不过是一场视觉误导。

在中菲紧张的双边关系阴影下,中国对菲律宾的基建投资无疑是步履维艰,前景难测,投资的安全性与经济回报都悬而未决这要求中国更为慎重地权衡利弊,菲律宾亦需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当双方真正愿意并展现出共谋合作的姿态,避免通过不当途径施加影响时,合作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