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没有一定不能吃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除了控糖还要会量腰围!”

“糖尿病患者不用到医院也能实现复查问诊!”

“晕针不敢扎指尖血也能监控血糖!”

啊?

我没听错吧?

在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前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微博政务、微公益、微博卫生健康媒体支持的“乡村振兴健康行”慢病防控主题系列活动——糖尿病防治专题连麦(山东荣成站),于11月6日下午在新浪微博与网友见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周迎生、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岳晓燕、山东省荣成市俚岛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张凌飞,与主持人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一起现场连麦,探讨糖尿病防控新路径,为大众科普糖尿病防控知识。

国家不仅喊你控糖 还帮你做了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早在2011年,国家就关注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2016年,为了让示范区充分发挥作用,又制定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山东省荣成市就是其中之一。

周迎生表示,慢性病的防控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国家居民普遍寿命长,死亡原因可控、慢性疾病可控,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具备先进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因此临床上有两个数据对慢病防控很关键,一是流行病调查数据,二是危险因素。

随后,岳晓燕和张凌飞介绍了荣成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糖尿病防控的经验。岳晓燕介绍,荣成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作为本地区医共体牵头医院带头学科,不仅率先落实“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诊疗路径,还进行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有面向住院患者的“糖尿病宣教小组”,有面向门诊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大讲堂”,医护人员还走入企业、学校和社区,为老百姓讲授糖尿病健康知识。张凌飞介绍,荣成市俚岛中心卫生院除了深入推进“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外,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实现了示范区建设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

在糖尿病防控路上 良医亦师亦友

三位同领域的临床医生齐聚一堂,共话糖尿病防控,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一边用心普及健康知识,一边讲起生动的健康故事。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这些良医不仅时刻在思考怎么把患者的病控好、治好,还绞尽脑汁与患者共情,站在患者角度想办法。

岳晓燕回忆,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诊断2型糖尿病以后,对自己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只吃素不吃肉,主食也吃得特别少,老伴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来门诊复诊时,出现了尿酮阳性,也就是糖尿病酮症,同时血红蛋白数值也下降了,确诊营养不良性贫血。

张凌飞有一位患者是船员,由于工作性质无法定期复查,甚至经常数月见不到人,利用互联网医疗,患者只需要使用智能血糖仪自行按时检测血糖,数据就会自动上传。“这样他不用担心身体情况,我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他,每天都能在APP上‘见面’。”

周迎生表示,无论是患者“个性化”的饮食控制,还是难以如愿的定期复诊,这些都是内分泌科临床诊治过程中非常多见的患者具体情况。他认为,作为临床医生,一方面要不厌其烦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风险”,进行疾病的科普宣传;另一方面还要提出针对不同患者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患者跨过从“知”到“行”的障碍。医生“指教”患者“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何在与患者共情的基础上,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比如指尖血测血糖,看似很简单,在医院进行也只需要几块钱,但确实有患者就是心理上接受不了针扎。还有的患者需要半夜起来测血糖。患者抱怨说,“半夜起来扎手指测血糖,影响睡眠,有时候甚至后半夜根本就睡不着了。”周迎生说,“这说明很多患者面临的具体问题,都是需要专业指导才能解决的。”就每天测量血糖的问题,周迎生建议,有些时候,也可以用测尿糖的方法来代替扎指尖血,既经济又便捷,“我们需要教会患者怎么做,并告诉他们具体方法和判断标准,这点尤其重要,也是很多患者需要的帮助。”

糖尿病防控要知行合一 以下知识点记下来

#关于吃#

问题:

我刚刚被确诊糖尿病,是不是以后就和水果、炸鸡这些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无缘了?

张凌飞: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水果,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水果中含有较高的果糖与葡萄糖,而且易于消化和吸收,所以吃水果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也不能因此就不吃水果了,而是要根据血糖、尿糖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但要掌握好量,不要大量吃,每天控制在200克左右。时间最好在两餐中间。

炸鸡这些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在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一点。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不建议吃。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吃了之后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体重增加、血脂紊乱等。

周迎生:

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的目的是尽可能拥有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吃什么,对很多患者来说,都是衡量生活质量水平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人性化治疗”中的重要内容。除了告诉患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之外,医生还应换位思考,给患者提供食用某种食物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比如,对特别喜欢吃水果的患者,建议在餐前或者运动前适量进食,这样可以通过减少用餐量或增加运动量来实现身体里血糖的平衡,还不影响吃水果的幸福感。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条件、肠道功能、食量都不一样,同样的食物有的人食用后血糖升得很高,有的人则不高。对于有疑问的食物,建议食用前测量一次血糖,食用后1小时再测量一次血糖,如果血糖数值稳定,就可以食用。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天天喝含糖饮料会损害身体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能,更容易导致糖尿病,且糖尿病的发病速度会加快。

#关于并发症#

问题:

血糖高之后,身体为什么会发痒?应该怎么有效缓解?

岳晓燕:

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约一半糖尿病患者曾有过皮肤瘙痒的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全身性或者局部的皮肤瘙痒,夜间皮肤瘙痒现象最为明显,发作最为严重。瘙痒引起的抓挠和自我刺激行为,易引发病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情绪及行为。并且,年龄越大的糖尿病患者患皮肤瘙痒的可能性越高。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受生理变化的影响,如老年人皮肤屏障及保湿功能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等;二是中老年患者免疫和防御功能较差,细菌容易侵入皮肤并在体内繁殖,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失衡,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皮肤瘙痒;三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皮肤的水分脱失就越严重;四是药物过敏。

建议患者生活中,做到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布料要透气性好、宽松,以优质纯棉材质为好。洗澡要注意水温,避免过热而烫伤皮肤;香皂要选用中性,而不要用碱性香皂;洗完澡后,皮肤要用软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皱褶处干燥;对于皮肤相对干燥的患者,可以涂抹保湿液。

问题:

确诊糖尿病后,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为啥还是得了糖尿病肾病?

张凌飞: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升高等。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合并疾病、基因和个体差异等。除了控制好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运动。

在糖尿病肾病预防方面,初诊为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每年应保证接受至少一次的肾脏病变筛查。在筛查项目中应含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常规,从而可以通过筛查确定肾脏状况,尽早发现肾脏损伤,及时进行治疗,在肾脏疾病发展方面起到抑制作用。

#关于筛查#

问题:

在农村,如何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呢?

岳晓燕:

农村地区,如果属地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有所不足,建议多观察是否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还要注意是否有家族史。另外,在农村地区经常能遇到小便泡沫突然增多的情况,这种情况也要注意及时就诊。

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专家们还回答了“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怀孕?”“使用胰岛素是否会成瘾”等网友提出的问题,直播间里互动热烈,有网友更是直呼“说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