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要闻:

蓝佛安: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积极稳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新华社消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贯彻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一是在支出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新增国债的发行使用,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保持合理支出强度。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二是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切实抓好前期出台各项政策特别是税费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在运行中严防风险。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积极稳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新华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加快把国债资金落实到符合条件的项目

据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5日表示,要坚持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尽快把国债资金落实到符合条件的项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各部门11月5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动员部署会,布置启动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关工作。丛亮在会上说,增发国债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我国重点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缓解地方支出压力、支持地方项目建设。(新华社)

李强:更好发挥上海在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

即将出台总体方案,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并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支持上海继续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支持上海更好地成为链接全球、双向互动的世界会客厅!(经济观察网)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促经济回升向好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积极稳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防止资金闲置浪费。(极目新闻)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同比下降0.4%。导致开放收紧的主要因素为非关税措施增加、跨境直接投资下降、科学文献国际引用减少等。开放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依次为新加坡、德国、中国香港、爱尔兰和马耳他。(中工网)

市场情绪持续回暖 建议增配超跌成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落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有望出台,地方化债和地产防风险政策框架已逐步清晰,全球流动性环境明显改善,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资金重新转向交易机构成长股,延续第二阶段配置策略,增配前期跌幅较大的科技和医药。(中信证券)

数据里看成绩 进博会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生动缩影

本届进博会吸引了近2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及500多家中小企业首次签约参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参展的3000多家全球企业里,有约200家企业连续6年签约参展,约400家企业时隔两年以上回归参展。在企业商业展方面,“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超过1500家企业参展,总展览面积近8万平方米,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光明网)

上项目争额度 地方政府四季度冲刺促投资

10月以来,各地陆续召开会议研判经济运行形势。投资成为多地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一方面抢抓施工黄金期,争取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已经开始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启动明年重点项目的储备。(证券时报)

万亿增发国债额度不按地方切块,而是根据项目质量安排资金

近期增发的万亿国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据悉,监管部门明确,万亿增发国债额度不按地方切块,而是根据项目质量和成熟度来安排资金。一个地方符合条件的项目越多,得到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就越大。(同花顺财经)

畜牧融资、碳排放抵消、文物保存,资产代币化会掀起香港虚拟资产新一轮浪潮吗?

发布虚拟资产宣言一周年,香港持续扩大虚拟资产和Web3.0领域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应用和创新,并进一步完善监管架构。在这期间,资产代币化(tokenisation)成为多家公司探索下一个重大范式转变的新领域。香港投资推广署在11月2日至3日举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上展示了4个重点项目:裕承科金(ARTA TechFin)通过Chainlink开发合规代币化基金 、HashKey Group的Arkreen项目、意博金融(VSFG)泰坦尼克号知识产权资产代币化和OSL的零售市场基金代币。(界面)

数码港元将于明年启动第二阶段试验,可编程性是最大亮点

进入应用程序,点击充值并输入金额,向商家扫码支付——11月2日至11月3日举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活动现场,渣打银行(02888.HK)、中国银行香港(简称“中银香港”)(02388.HK)均展示了数码港元的使用。(界面)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计今年香港GDP至少增长3%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预计今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有至少3%的增长,相信香港经济复苏的势头可以持续。(澎湃)

证监会杨柳:持续加强与外资机构沟通交流,稳定外资预期

11月8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柳表示,近年来证监会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杨柳表示,针对近期资本市场的一些新形势,中国证监会持续加强与外资机构的沟通交流,通过国际投资圆桌会、赴境外直接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外资机构对当前宏观经济、对市场的看法,并认真听取外资机构的意见建议,宣传境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潜力,回应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问题,稳定外资预期。(央视新闻

商务部部长: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

11月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家居方面,我们将聚焦绿色、智能、适老这三个方向,加快释放家居消费潜力。我们还将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央视新闻)

央行行长潘功胜: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不过,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新浪财经)

深交所: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 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

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充分考虑当前市场承受能力,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与同期发布的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政策措施的内在精神保持一致。相关安排将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上市公司专注企业经营,改善市值。(证券时报)

易会满: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走好自己的路。此外,对量化高频交易加强跟踪研判,完善监管举措。(财经网)

商务部组织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及措施进行专项清理

组织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及措施进行专项清理。包括,在内外资平等准入领域设置或采取针对外资的限制性措施,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造成障碍或形成负担;通过限定“品牌”或以“外资品牌”为由排斥或歧视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通过限定所有制形式等方式排斥或限制外资企业参加本地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在政策执行中变相歧视外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与经营主体相关工作中排斥或歧视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第一财经)

中上协:截至10月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0万亿元

截至10月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突破5300家,总市值近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IPO公司数量和募资总额,均超过全部IPO公司的8成,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巨大支持。(光明网)

经济日报:金融机构在“优”不在“多”

金融机构在“优”不在“多”。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机构定位,否则很容易出现热门领域一哄而上,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同质化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冷门领域却无人问津或服务不足。如何做?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财联社)

央行: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加强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发挥好清算行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积极作用。(证券时报)

央行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

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实际上也推动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截止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了2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8%。绿色债券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发行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财联社)

消费贷“价格战”硝烟再起

日前,多家银行陆续推出利率优惠活动,最低利率降至3%。各家银行在加大消费贷投放力度、推出“价格战”抢占市场客源的同时,也会面临相应风险,因此,控制最低利率申请门槛,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控制风险,把握优质资产。(中国证券报)

国际新闻:

法兴银行:预计明年5月英国央行将开始降息

11月的英国央行会议没有带来真正的惊喜。自9月以来的数据只是强化了维持利率不变和加息的观点。预计到明年5月,疲软的经济需要得到提振,并且有明显迹象表明通胀正趋向于回到目标水平,应该允许英国央行开始降息。(亿欧)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根据协议 通用汽车计划在美投资近130亿美元

公布与通用汽车暂定协议的细节,包括在未来四年半内将工人工资上涨25%、增加生活补贴,并取消工人低工资等级。通用汽车计划到2028年4月在美国工厂投资近130亿美元,包括在密歇根州猎户座装配厂投资40亿美元,在斯普林希尔装配厂投资20亿美元。(财联社)

韩国首尔综指收盘上涨5.66% 创逾三年半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1月6日,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上涨5.66%,创2020年3月25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韩国金融监督院11月5日发布声明称,将从11月6日起暂时禁止股票卖空至2024年6月,以便监管机构改进规则和系统。(同花顺财经)

泽连斯基在任期届满后将继续履行乌总统职务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7日,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称,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副主席杜博维克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乌总统泽连斯基在任期届满后将继续履行总统职务,因为相关法律禁止在战时状态下举行总统选举。(央视新闻)

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将在需要时进一步加息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前的讲话中表示,如果需要,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以达到将通货膨胀降至2%的长期目标。鲍威尔称,美联储致力于实现足够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目前仍未达到目标,如果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变得合适,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这样做。(央视新闻)

IMF:欧洲经济面临软着陆仍需维持高利率

欧洲经济不太可能崩溃,但要让消费者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欧洲前景是软着陆,通胀逐渐下降,预计2023年欧洲GDP增速将放缓至1.3%,预计2024年小幅回升至1.5%。(金融界)

交易商:中储粮集团采购60万吨美国大豆

据悉。中储粮集团向美国采购了约10船、60万吨的大豆,将于今年12月至明年3月间,从墨西哥湾沿岸、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出口码头发货。如果消息得到证实,这笔订单将创下今年7月以来,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单日最高纪录。(财联社)

公司新闻:

马斯克:xAI 首款人工智能助手“Grok”为X“Premium+”订阅服务标配功能,每月 16 美元

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将推出首款 AI 助手——Grok。将直接包含在 X Premium Plus 中,现有 X 用户可以每月花费16美元来进行订阅。(IT之家)

万科A: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从未表达减持想法,将研究制定并有序释放各种有效的工具,全力支持本公司

11月6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于今日(11月6日)下午股市收盘后,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会议上表示,深铁集团坚定看好本公司的发展前景,从未制定过任何减持本公司股份的计划,也从未在任何场合表达过要减持的想法。同时为提振市场信心,将研究制定并有序释放各种有效的工具,全力支持本公司。(界面)

开工!全球制药巨头中国首个药厂落地闵行

在中国的首个药厂“美德纳中国研发生产总部项目”,正式在上海闵行莘庄工业区开工建设。项目工业用地面积269.58亩,总投资约36亿,是截至目前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最大投资额的标杆性外资项目。(东方网)

苹果罕见推迟iPhone和Mac软件更新 着力修复历史遗留漏洞

11月8日,据财联社消息,苹果公司对iPhone、iPad、Mac和其他设备明年的软件更新罕见按下暂停键,以便根除代码中出现的故障。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上周在公司内部宣布了这个消息,由于前几个版本的软件代码故障激增,苹果希望借此来保证质量控制。与增加新功能不同的是,苹果的工程师现在任务是修复漏洞,改进软件性能。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一直在寻求加强公司的质量控制。(财联社)

WeWork中国:已与WeWork分离,是独立品牌

在美国与加拿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重组决定,与WeWork中国没有任何关联,WeWork中国是一个独立品牌,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专注在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灵活办公空间和综合性办公服务的企业。不会参与此次美国和加拿大正在发生的战略重组过程。(北京日报)

比亚迪财险获得经营车险资质

11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批复文件显示,同意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财险)变更业务范围。比亚迪财险的业务范围新增了“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在收购易安财险之后,获得了经营车险的资质。(界面)

涉转融通惹争议?隆基绿能: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公司股票,证监会决定对股东高瓴旗下HHLR公司立案

隆基绿能11月8日公告,获悉股东HHLR管理有限公司(简称“HHLR公司”)于2023年11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高瓴旗下HHLR公司立案。2020年HHLR受让隆基绿能股东李春安6%股份,2021年一季度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一直持股5.85%。今年3月21日,隆基绿能公告,HHLR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借出1%股份,持股比例降至4.85%,同时间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也明确指出“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信息披露义务人(HHLR)不再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界面)

华为发布智界S7!25.8万起售、多参数对标特斯拉Model S,余承东:四个版本全是亏本卖

11月9日晚,正式发布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并宣布与奇瑞汽车合作打造的首款智能电动汽车智界S7正式开启预售。智界S7是华为智选车模式下首款轿车,首发搭载HarmonyOS4鸿蒙系统和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预售价格25.8万元起,共四款车型,将于11月28日正式发布。余承东表示,智界S7四个版本定价都是亏钱的,只能期待后期这款车的放量出货来弥补亏损。(中国经济周刊)

京东CEO许冉:言犀大模型在消费导购、商家经营、客服售后等试点接入

京东产业大模型——言犀大模型,已经在消费导购、商家经营、客服售后、医疗问诊等多个供应链场景中试点接入。此外,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京东尝试将大模型应用于系统代码辅助编写,实现了20%以上的效率提升。后续会将大模型能力开放给更多品牌商家。(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