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着眼教育强县,立足学生未来,在全国率先推进以“政府用心、社会同心、教师尽心、家长上心、学生专心”为核心的幸福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冠县先后获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溱湖峰会、北京大学首届全国幸福教育研讨会、第五届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论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了经验交流。“双减”做法、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创客教育、教学成果等多次获全国、省市推广。“想当年一丐三无兴义学,逢盛世全民五心谋幸福。”这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监事文东茅对当前冠县教育的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将幼儿园布局纳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优化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加大农村公办园改造提升力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我县连续3年招聘幼儿教师450人,全市最多。今年,我县39处公办幼儿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评估验收,5所公办园通过省级一类幼儿园验收,全市最多。冠县实验幼儿园、第四实验幼儿园推荐参加山东省园本教研示范园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1年以来,冠县用于教育的投入达33.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招聘教师1440人,着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2023年,冠县义务教育在校生120223人,其中乡村中小学67630人,占比56%以上,保持住了城乡生源大体相当,实现了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三名工程”工作室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名校长领航”工程,发挥13个名校长工作室和34个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今年,冠县又有2名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1名班主任入选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高标准建设冠县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润德”“睿智”“健体”等三大系列60多门特色课程,开设了面塑、查拳、剪纸、厨艺等各类社团120余个,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设了“幸福小菜园”,真正让学生在校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实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冠县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向高中倾斜,制定“一生一方案”培养策略。冠县一中数学学科被认定为第二批普通高中市级学科基地,冠县武训中学正在积极申报语文学科基地。山东大学张天德教授工作室落户冠县一中,开启优秀学生培养新路径。我们围绕冠县主导产业,在高中学校开设精品钢板、轴承制造、灵芝栽培技术、林果培育实践、纺织服装等五大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鼓励他们报考相关专业,县政府拿出一定的奖学金或助学金进行奖励,为他们留下事业编名额,吸引他们毕业后回来建设家乡,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冠县职业教育中心获批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获省专项建设资金1500万。学校每年都承办多场国家级、省级技能赛事,先后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3个、省级奖项20余个,名列全市前茅。学校有3门课程入选省精品课程,2个项目入选省教改项目,1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二等奖。今年,冠县职教中心通过省示范校终期验收,省首批高水平校建设正常推进,目前正在全力申报第三批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教育康教融合发展。冠县优化整合教育、医疗、残联等部门资源,将残疾儿童智力定点康复中心建在县特殊教育学校,抓好教育、医疗、康复“三个融合”,创新探索了特殊教育康教融合模式。今年,冠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重点联系先行县,冠县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全省第一家成建制智力(精神)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创新做法先后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山东政务信息》专报刊发,省领导签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