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海椒

解放初期,养猪机构概况

川人自清末触及畜产西学,萌生猪种改良意识,复于民中转入实践,引入洋猪与土猪杂交,虽育出些土洋杂种,但应用有限。抗战后,改良试验为时所困,民间生产屡减无增,1949年存栏仅1019万头,较高时减逾三成。

1949年11月1日西南战役打响,12月27日成都解放,原四川省被划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区,与西康、重庆同属西南军政委员会管辖。各区接管一批养猪相关研究、教育机构及人员物资,内含约克夏、巴克夏、波中、白彻斯特等洋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各级养猪行政机构相继成立。西南农林部设畜牧兽医处,四行署及西康省农林厅设畜牧兽医科,重庆市建设局设畜牧兽医组,各专、县以建设科分理养猪事宜。逾二年,四川合省,四行署农林厅合为四川省农林厅。又三年,渝康并川,全川猪业合政。

各区先后整编、兴建养猪事业机构。原四川省农改所家畜保育场,其畜牧股并入四川农业实验所畜牧组,内江分场改川南种猪站,三台分场改川北种猪站;原中央畜牧所北碚种猪站,并入北碚农事实验场畜牧组;组建西南农学院,充实川大农学院、荣昌畜牧兽医学校;建立内江三乡养猪示范区、川东种畜场及一批配种站。

此后七十年间,各机构之名称、编制、隶属累经更迭,亦时有分合裁立,惟多能各司其职,共谋川猪生产改良。本文精简起见,述及机构之处仅取当时用名,不赘述沿革。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旧照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院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院旧照
四川省养猪研究所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养猪研究所旧照
四川农业大学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旧照

五十年代,首倡经济杂交

1950至1957年,四川采取“保护奖励”及“私有私养公助”方针,养猪生产快速发展,1957年存栏增至2500万头。然而,数量上升,质量却下降:产肉量降低,肥猪体重从200斤降至150斤;饲养期延长,出槽期从一年延至一年半,需多耗半年饲料。

1957年底,为提升猪只质量,四川提出“一势二期”改良法:推广经济杂交,利用杂交优势,加强母猪怀孕期、哺乳期饲养管理,以获得优良仔猪,进而实现快长、多长。经济杂交,指为增加经济效益,以不同品种猪杂交。按来源有土土、土洋杂交,按数量有二元、多元杂交。养猪机构职在筛选、推广适合生产之最优组合。

川猪经济杂交,始于三十年代。解放后,西南农科所、四川农科所、荣昌种猪站、内江猪场,以约克夏、巴克夏与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杂交,1956年又引进苏联大白加入试验;长寿农业站、雅安畜牧站以内江猪、荣昌猪与当地猪杂交,皆取得一定成效。“一势二期”改良法拟于重庆、成都、自贡试点后,在全省推广。

50年代川大畜牧兽医系学生助农护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年代川大畜牧兽医系学生助农护畜

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席卷全川,养猪方针调整为“公有公养为主”,开展百千万养猪运动(生产队办百猪场,大队办千猪场,公社办万猪场),大搞养猪技术革新和机具改革。为增加集体猪数量,私人猪只被平调入社,机械化、电气化、万能猪场、卫星猪场纷纷上马,江北五里店畜牧场、北碚金龙畜牧场、资中光华猪场、简阳洗银猪场为全国瞩目,武胜“十化”一条龙、苍溪“层层典型”模式、长寿“一个样”土蒸汽化、营山“小土群”经验成各地榜样。

养猪高潮迭起,科研节奏渐失,非常之举粉墨登场。如,将荷兰公牛精液,以人工授精方式与约克夏杂交,后代不伦不类,名曰牛精猪;又如,母猪产仔不久,即使其与公猪交配,名曰血窝配种;再如,对猪施以割耳尾、喂盐巴、注射麻油等术,名曰高速催肥。

川猪生产渐呈两个极端,一则卫星高放,千猪能手、千斤巨猪频频问世,捷报纷飞;一则产量骤降,由于大群养猪经验匮乏,加之人力物力奇缺,饲养管理失控,猪只损失惨重,1959至1961年存栏分别降至2000万头、1200万头、1100万头。

50年代武胜的土抽水机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年代武胜的土抽水机示意图

六七十年代,养猪“三化”“四化”

六七十年代,四川养猪方针多次在公私间调整,或私养为主,或公养为主,或两条腿走路,或割资本主义尾巴。川猪存栏自1962年起逐年恢复,1966年突破3000万头。此后十年,辗转起伏,总体略增。1976年后方快速上升,1979年达5092万头。

六十年代,经济杂交在川猪生产中的应用,以土土组合为主,各地多用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与本地猪杂交,其中内X本(即内江猪与本地猪杂交组合)应用最广。内江猪、荣昌猪亦作为良种川猪代表,被引至省外多地杂交改良。为数不多的土洋组合中,约X本相对较多,在重庆等地形成局部规模,1966年引进长白猪(兰德瑞斯)后格局始变

1972年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提出猪育种协作科研项目。是年,全国第一次猪育种科研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省第一次猪育种科研协作会议在北碚召开,省经济杂交会议在绵竹召开。翌年,全国和省第二次猪育种会议在顺德、内江召开。各方持续推动下,四川逐步加强杂种优势研究和经济杂交推广

60年代的成华公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的成华公猪
60年代的成华母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的成华母猪

1972至1975年,川内多个社队场站、科教机构开展猪育种协作,筛选适合当地生产的杂交组合。省畜牧所、绵阳种畜场、四川农学院及乐山、长寿、南充、凉山等地农科所,以长白、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成都白猪(苏约内)、内江猪、荣昌猪与本地猪杂交。结果显示,平原、丘陵区长X本更优,山区约X本、巴X本较好。

七十年代中后期,四川推行“三化”养猪,即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本地化,肥猪杂交化。首次明确土猪、洋猪和商品猪的角色关系,确立了洋猪在经济杂交中的主导地位。长X本开始取代约X本,成为首选土洋组合,长白猪亦取代内江猪,成为首选杂交种公猪。

为推广经济杂交,各地又开展人工授精协作,培训技术力量,建立人工授精站点,在“三化”基础上增加配种人工授精化,升级为“四化”养猪。随着人工授精网络铺开,经济杂交推广加速,1978年出栏2155万头肥猪中,杂交猪已占10%。

60年代简阳人工授精装置示意图(假阴道与采精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简阳人工授精装置示意图(假阴道与采精室)
80年代简阳人工授精分装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简阳人工授精分装室

八九十年代,综合技术推广

改革开放后,个体养猪破茧,集体猪场匿迹,专业户崛起,集约化初兴。养猪从供肥为主转向供肉为主,从半自给转向商品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川猪生产迎来黄金期,1986年存栏量、出栏量、出栏率分别达6064万头、4857万头、80%,1995年增至7091万头、7779万头、110%。

八九十年代,为提高生猪出栏率、商品率和瘦肉率,四川围绕经济杂交,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养猪综合技术推广,同时大力建设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多重因素推动下,两大项目顺利实施,川猪品种结构巨变,瘦肉型杂交猪占据优势

1980年前后,国产土猪在港澳市场遇冷,因肉质过肥而量价齐跌,创汇折戟,业界震动。农牧部门组织考察丹麦、西德、南斯拉夫等国养猪业,调查分析国内外猪肉消费趋势,决定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四川先后引进杜洛克、大白(大约克夏)、丹麦长白、汉普夏与土猪杂交,筛选高瘦肉率组合。

80年代的荣昌母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荣昌母猪

1981年,省种猪站、重庆农业局、北碚畜牧站在北碚区齐家沟猪场试点“五改”养猪成套技术,翌年全区推广。1983年,省畜禽总站、省畜牧所、省养猪所在广汉等4县推广经济杂交,1984至1985年增加推广仔猪补饲技术升级为“双推”,范围扩至33县,1987至1988年又整合为“双推五改”科学养猪综合技术,在全省118县推广。

“双推五改”是对既有单项技术的组装配套,包括推广经济杂交和仔猪补饲,改自然交配为人工授精,改单一饲料为混合饲料,改熟饲稀喂为生饲干喂,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改养大肥猪为适时屠宰。其中,经济杂交是核心,推广组合以长X本、大X本为主,杜X本、汉X本为辅。1988年,全省生猪杂交面从1980年的20%提高至76%,以长X本为代表的土二元杂交猪遍及全川

期间,瘦肉猪基地县起到重要作用。四川的基地县建设始于1983年,由中央、省、地市、县配套投资,重点开展杂交繁育、饲料加工、防疫检验三大体系建设,以发展瘦肉型猪,其建成标准之一是“瘦肉率在48%以上的二元杂交猪占75%,在52%以上三元杂交猪占30%”。1990年全省已建74个基地县,是瘦肉型猪的主产区。

90年代的四川白猪Ⅰ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四川白猪Ⅰ系

尽管土二元杂交猪的瘦肉率已达48%,远高于纯种土猪的38%,但距当时55%以上的国际水准仍有不小差距。于是,从1988年开始,四川又在合川等8县试点杜X长X本、大X长X本等瘦肉率更高的土三元组合,旋即在全省推广。

九十年代,随着多项瘦肉猪配套技术的应用,各代种猪场组成的种猪繁育体系的成型,基地县建设的巩固发展,人工授精技术的持续完善,以及四川白猪、新荣昌猪(均含洋猪血统)等专门化母系品系的育成,土二元已然普及,土三元快速增长,洋猪比例进一步扩大,土猪比例则进一步减小。

1997年开始,为进一步提高瘦肉率,四川启动生猪DLY工程,洋三元时代来临(重庆直辖后,养猪形势相似)。D即杜洛克,L即长白,Y即大约克夏,组合为杜X长X大或杜X大X长,因组内品种皆是洋猪,故又称洋三元。土二元、土三元时代,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尚有一丝生存空间,那么洋三元时代,纯种土猪已难立足。

早年的成华猪和雅南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的成华猪和雅南猪

二十一世纪,产业化&洋三元

本世纪初,经眉山等地试点生猪DLY工程,证实洋三元具备三大优点:一是瘦肉率高,可达64%左右,折算单猪收益可增加50元;二是饲料报酬高,饲养成本低,折算单猪成本可节省84元;三是长得快,不到半年即可长到200斤。综合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但洋猪肉质差,口感风味不佳,也是不争事实。四川农大曾对土猪、洋猪、杂交猪做过肉脂品质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土猪肉脂品质最佳,洋猪最差,杂交猪居中。洋三元出现后,肉质问题时有诟病,甚至有人呼吁“少点洋三元,多些土三元”。

当时,川猪生产尚以农村千家万户散养为主,散养肥猪占全省出栏80%以上,规模养殖占比较低。而洋三元繁育体系复杂,饲养条件较高,又存洋母猪配种难、不耐粗、繁殖率低,仔猪存活率低,肥猪价格不实惠等问题,农户饲养洋三元的难度较大,积极性亦不高,以致推广初期进展缓慢,效果欠佳。

本世纪初的洋三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世纪初的洋三元

此前,省畜科院、四川农大、中国农科院沼气所,就已在省内8个核心试验场实施“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改造硬件设施,应用配套技术,筛选洋杂组合,示范、带动全省规模化养猪,以期突破农村散养模式限制。

二十年来,四川不断加快产业化脚步,推行规模养殖。一个个DLY、PIC项目拔地而起,一套套现代设备全副武装,一批批丹系、英系、法系、美系、加系洋猪腾云而至,各路资本时隐时现,各种模式先后登场,小散简户与适度规模此消彼长。持续与国际接轨,不懈地优化升级,大量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已为洋猪发展壮大铺设康庄。

2020年,四川出栏生猪5614万头,其中“规模养殖比重超过50%”,“以DLY为代表的高瘦肉猪市场覆盖率达90%以上”,洋三元独领风骚,若加上洋二元及含有洋猪血统的土二元、土三元和川藏黑猪、天府肉猪等新品种(配套系),纯种土猪已微乎其微

川猪,彻底洋化

今日的现代化猪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的现代化猪场

文系“变化的川味原料”系列之川猪篇

至此,精简版《川猪变种记》已完成,包括(上)萌芽、(中)转折、(下)洋化三篇,将清末至今的川猪品种改良历程,作了粗略记述。从川猪这一川菜主要原料的变化中,可大致发现一些影响川菜变化的线索。计划将来另起一文,作为该系列之附记,以表笔者臆测浅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且注明:川味文化・泡海椒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