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发明房屋、发明陶器、农业起源,是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三个重要历程。
在人类发明房屋之前,洞穴是人类首选的居所。喀斯特地貌,无疑是人类洞穴居所的最佳地貌。
桂林山水甲天下!全世界最璀璨的喀斯特地貌及清澈透底的漓江,聚集在桂林。
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桂林这方宝土,自然就赐予桂林世界级品质的万年文化。
桂林,因此成为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一个不可缺失、极其重要、极具代表性的“世界级文化景观与世界级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独一无二,世界罕见!
万年前人类居所、中华陶器之源、块茎类植物原始农业,在桂林都可以寻访到浓浓的印记。
2021年4月,总书记莅临桂林,指出“桂林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要呵护好”!
2023年,是桂林甑皮岩遗址发掘50周年纪念年。特设“50周年专题”,以为纪念!
文博行业以“寻找桂林文化力量,挖掘桂林文化价值”,呵护这片土地!
“50周年专题”,今天刊登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原馆长胡大鹏于2008年撰写的《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十年工作回顾(1990—2000年)》,供关心甑皮岩文化的各界人士了解情况。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十年工作回顾(1990—2000年)
1990至2000年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时任馆长 胡大鹏
甑皮岩遗址(以下简称遗址)自1973年发掘至今已有35个年头,1978年建馆以来也有30周岁了。前辈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混乱、内耗的动荡时期,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博事业的执着追求,给遗址进行了挽救性的发掘,出土数千件史前文化遗物,著就数十万字的考古发掘报告,并给遗址圈定保护范围 新建了陈列厅、接待厅、宿舍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有幸于1990年到这块风水宝地上接过前辈们的工作棒,守护祖先的灵骨整整十年。十年光景在人生旅途短暂的数十年中,是一个几分之几的大数字。其间,历史背景、人际关系,对遗址发展的决策和所波及周边的人和事……如今依旧历历在目。回顾这十年风风雨雨,记录下来以供后人作借鉴。
一、甑皮岩遗址的基本建设
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桂阳公路西侧距市中心9千米处的独山西南麓。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自治区民政字〔1976〕141号”文和桂林市人民政府以 “市建字〔1976〕76号”文批准确定:将遗址所在的独山山体面积为38600平方米(约58亩)和遗址前独山山脚的荒坡地、坑洼地约为16788平方米(约25亩)共计83亩(5.53公顷)土地划拨给甑皮岩遗址作为保护、陈列展览、发展用地。同时,拨专款建陈列厅、接待室、宿舍、围墙和大门售票处、小卖部等。还从组织机构上组 建了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为市财政全额拨款的文物事业单位,编制7人(后增至 9人)。配备了馆长、业务、讲解等人员,对遗址进行保护、研究和对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宣传教育。我到任时,整个遗址范围仅大门到遗址、陈列厅一条约5米宽的车道和陈列厅前小鱼塘周边的驳岸和路面,作为参观完遗址的游人活动场所,其他地方均为未开垦的荒坡和沼泽地,如路边杂树欠修整,客人参观遗址和陈列厅后室外活动空间明显不足,只好看完展览上车就走,留不住客人。若遇百人左右的参观团体就呈现拥挤不堪、排队等候的局面(每年大、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观遗址就是实例)。
为了扩大遗址范围的容客量,于1990年夏对遗址范围进行实地规划构思,确立 了根据甑皮岩遗址的现状必须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改变了原来甑皮岩遗址陈列馆为守馆而守馆“等”的思想。甑皮岩遗址为我国华南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考古界享有出土文物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盛名,发掘之初就列为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辈们拟把它定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遗址的文化内涵而言是绰绰有余的,当时因硬件设施欠缺,所以迟迟达不到国家级文保单位的要求。因此,做规划时必须把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现状摆到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景点的位置和高度加以策划和运筹。我认为,1990年秋我绘制的《原始文化公园桂林古人类洞穴遗址博物馆近期发展规划》(详见规划图)以及为实现这一规划而撰写的文章《甑皮岩应从古风园中体现价值》(后改为《让桂林增加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试论原始文化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呈现出甑皮岩遗址的发展雏形。1990年底趁桂林市四大班子检查落实《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机会,将图文向领导作了详尽的汇报,当场得到副市长李树民、人大副主任梁继光、政协副主度魏华龄、计委副主任谭元星、规划局副局长董永忠和文管会全体委员们的肯 定和支持,铺垫了我在位的十年中排除阻力、不遗余力地朝着这个发展目标去努力 的平台。借原在桂海碑林建设中我结识的领导关系,我将规划图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上报桂林市计委,桂林市财政局,桂林市规划局,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计财处,区计委副主任林四凤和时任基建处处长梁斌同志处,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刘鸣山处,还以私人关系,邮寄到国家计委综合发展司司长赵雪同志处,国家财政部时任副部长的项怀诚同志处,国家文物局时任计财处处长的刘小和同志处,为我上门筹资疏通了道路。桂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四台(海外)先后二次为甑皮岩遗址摄制向海外宣传报导的节目。接着就利用开会和专程出差到市、自治区乃至北京积极筹资。我每次出去要钱之前都要到临时库房看一眼祖先的灵骨和遗址,祈盼祖先在天有灵能通过我带点信息给有关部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停的呐喊,于1994年 12月由桂林规划局(今建规委)核准了我1990年秋所绘制的规划图为基础的《甑皮 岩遗址发展规划》,该规划定下了①从原来享有的83亩(5.53公顷)属地向17公顷 的范围扩展(见《规划图》),②在桂林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划定大风山、相人山十一中西侧的无名山至油库东侧(进毛纺厂铁路)间的区域作为甑皮岩遗址远景发展区域。这一区域确定了将来桂林城市发展必须围绕甑皮岩遗址文化内涵而发展的控制发展区域,给甑皮岩遗址的发展提供了海阔天空的发展空间。紧接着桂林市计委针对这一发展规划,于1995年上半年核发了国家投资许可证(证号95031197),保障 了国家对甑皮岩遗址建设发展投资的持续性和永久性。祖先的信息唤醒了各级的财神爷,从国家文物局到自治区计委,到桂林市计委和财政局,只要有申请报告或者信函均能先后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给遗址拨建设专款。为了弥补国家拨款的不足,我们同时巧用“借鸡下蛋”的方略,“你发财我建设”引来不少的个体户到遗址来以租赁形式投资,给甑皮岩遗址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1.鱼塘驳岸的建设与馆舍维修
1991年自治区计委副主任林四风同志在市计委副主任谭元星同志陪同下,到甑皮岩遗址看望我,给遗址扩大水域带来了第一桶金。我算老几?怎么会引来两位副主任到遗址看望我?这与1988年国家计划会议(北京)和1989年中南五省经济发展协调会(广州)分会的国家计委综合司司长赵雪同志有关:1988年我因桂海碑林新碑阁的续建工程,在召开国家计划会议期间到北京筹款,我和林四凤副主任等同志在北京先后看望了原财政部副部长戎子和老前辈及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项怀诚同志,因我要钱的款额小(仅20万元),项部长不好给,委托国家计委综合司司长赵雪同志给解决。赵雪同志极其关心桂林的建设,1989年在 广州召开中南五省经济协调会期间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叫林四凤副主任带给我。其中,我不便揣摩领导的意图,但言谈中已感到为了碑林的建设已走通了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两大部门,而且印象和效果极佳,有调出文化系统的迹象。我和林副主任开玩笑:“如不调走请林主任给点钱我挖个鱼塘钓鱼、读书。”后来是何原因没有调成且不管,即时收到市计委速拨6万元的拨款单(用于维修鱼塘驳岸等),紧接着1991年自治区计委为在新修鱼塘中的浅水岩石上塑先民捕鱼、摸螺、拾蚌雕塑群(三组九人)又拨给专款5万元投资,原定该雕塑群由我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恩师雕塑家黄君度先生创作实施,并已签订了施工合同。适逢我馆原副馆长漆招进同志停薪留职以租赁形式在遗址创办“上古风情园”,副市长林观华同志参观遗址认为陈列厅因年久失修,多处墙壁浸水致使陈列柜脱色变质,地面裂痕满地,遂令将区计委拨给的塑先民雕像的专项资金经文管办向市政府行文改作陈列厅的维修资金。这两项资金根据当时水泥、片石、河沙市场的时价计算,我担心钱不够,加上当时市规划局规定1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必向市规划报批,由主管局把关即可,正好当时我正在自修工民建函授大学课程。为节约经费起见,鱼塘驳岸及路面、陈列厅的翻修工程的施工图没有委托规划部门设计,而是我亲自动手画就。鱼塘驳岸自进馆通道至南面,东面围墙底铺设水纹石地面。
实施以上项目后建设资金已用尽,原来的沼泽仍为沼泽地。为解决此问题,1995年我们将鱼塘租赁给当时地区特种养殖公司的黄海静先生,是他自己出资动用大型机械和人力将沼泽地挖深改成今天的鱼塘。后来上古风情园又将原接待室 (水榭处)扩建成原始舞蹈表演厅(即今天的多功能接待厅)。1998年还是以租赁形式引来的辽宁养梅花鹿的白铁原老板以建住宅的名义建成今为办公楼的二层楼房。这一切都是利用社会上的好心人为遗址出资出力的结果。
2.遗址保护
继遗址岩壁输通防滴水工程后,经多年的实地观察,因遗址连着水洞的原因,遗址内探方和隔梁的潮湿度过高,地表长满苔藓,隔梁上裸露的人骨和动物骨骼以及陈列复制品霉烂,变质,稍触即碎。每年凡6月端午水、7月洪水,水洞的地下水上涌,多次袭击遗址。1994年6月17日凌晨DT5、DT6 探方曾全部被上涌的地下水淹没,地下水同一水平面上涨,浸泡DT3、矮洞、DT5 、DT6 靠岩口一侧隔梁的未掘文化层2~3天致使1994年、1995年,DT4与DT2间隔梁,DT4与DT5间隔梁,DT2 与DT6间的隔梁部分出现自然坍塌(后经全馆同志一齐动手将坍塌部分按原貌修复)。为取样土进行孢粉分析,我们在取四个点的样土时得知,钙华板下未掘的文化层(含隔梁本身的未掘文化层)地下水浸蚀深度为30~60厘米,每年如此对未掘的文化层中的人骨、兽骨等 遗物影响极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以信函形式给国家文物局计财处处长刘小和同志和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时任副处长的陈远璋同志报告,国家文物局连续两年(1994年、1995年)给我馆拨救灾款共6万元。为解决遗址受地下水侵袭的问题,我亲自绘图上报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1995年12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派人亲临现场作了多方论证后,提出将遗址全部挖空,只保留一板隔梁的文化层,其他探方、隔梁待发掘完后用弃土复原的方案,遭到区文物处副处长陈远璋同志和我馆极力反对,才得以将遗址的原状保留至今。
遗址洞口西南向,每天下午约3时阳光照射遗址,挖掘之初为安全起见,曾在遗址洞口建有24砖墙,拟作围墙几乎封满洞口,挡住了阳光进入遗址,且不通风。加上洞口右侧的柏树、苦练树逐年长高,遗址更加阴暗潮湿。为此,1998年我们征得市文管办的同意后拆除其砖墙至原石地面,重新修建防盗网内移至洞口(至今观状),使遗址朝阳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址内的潮湿度。然而,阳光照射对文化层的保护是否有影响?洞口右侧1978年砌的挡土墙及树,因当时无钱清理,到底清理与否,于遗址利弊如何,只有等后人观察后定夺了。
对于遗址的保护问题,经参观半坡遗址、周口店遗址、蓝田遗址、牛栏洞遗址等,在与有关专家们交流和实地观察中感到,影响遗址的风化剥蚀有太阳辐射、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温湿度变化、可溶盐、空气污染、微生物、人力破坏等诸多因素。就甑皮岩遗址而言:①太阳辐射的直接作用与水、空气、生物接触, 必然产生物理、化学、生物日积月累的微弱的风化,使裸露的夯土、台、墙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遗存体积在缓慢地减小。②地下水渗透,引起化学风化,因遗址的母体为土,其中不同程度含伊利石、方解石、石英、云母石、透闪石、绿泥石等物质。地下水不断向外挥发致使表面出现非常小的裂缝,逐渐将表面粉末化,也会使遗存壁起缓慢的变化。③温湿度变化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桂林的入夏秋时节,每日的温差6~10℃不等,温湿度的急剧变化引起水分的冷凝、挥发,这样的反复,促成水对土质的破坏。④可溶盐的破坏作用。遗址虽然做了岩壁防漏工作,将岩层滴水集中于遗址边缘流到土层中,当水分挥发后留下白色的无机盐,如遗址 DT5 、DT6 探方至岩壁处就有这种现象。可溶盐在温湿度变化和地下水渗透作用的影响下,反复溶胀与结晶,会对遗址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这种盐析现象对人骨、兽骨都会起不容勿视的腐蚀作用。⑤人为破坏对甑皮岩遗址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群进入遗址,曾发现过东南亚一带的华人(马来西亚游客)小心慎重地用小手帕包一小包遗址泥土回去放在香火砖内,每日烧香以表敬奉祖先(秦兵马俑也有过此例),很 难说这是破坏遗址行为,这种现象如果多了就是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把防盗网移入洞口,更多的因素也是防止此种行为发生……不一一提及,我以为这些情况的提出是引起后人留意,取舍按有利于保护为最终目的。
3.文物库房的修建
桂林的史前遗址经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62年、1981年、1983年、1985 年组织四次规模较大的文物普查(调查面达80%),市区、市郊、临桂、灵川、阳朔 局部有洞穴遗址(含少量山坡遗址)60余处,近年因研究需要对雁山庙岩遗址和临桂大岩遗址进行了发掘。从宏观上看,甑皮岩遗址已经建有馆舍,展示功能已初具规模。对于其他遗址的发掘,没有必要发掘一处就建馆一处,甑皮岩遗址的各种功能也不可能单为甑皮岩遗址本身服务,她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桂林乃至周边12个县的史前遗址发掘出土物的保管、研究、陈列和对外宣传展出的任务(尽管我在位时未统一,但我相信,将来的体制改革后,总有一天要统一)。1994年市规划局核准《甑 皮岩遗址发展规划》就贯穿着这一发展构想。加之甑皮岩遗址能否办成我国岭南地区史前洞穴遗址文化的代表,这就要看甑皮岩遗址历任馆长和同志们的努力。我自1998年后在全国史前遗址博物馆召开的任何会议上大力宣传甑皮岩遗址的目的也在于此。为此厚着脸皮、本着巧妇要为无米之炊的劲头喊了六七年,终于在1998年启动建设现在的文物仓库。原设计二套原旧宿舍升二楼并向新宿舍间的宅地延伸,以做办公室的名义搞出两间房做一、二级文物存放处,便于保管和研究,因市财政的经费问题,砍了我们一半的建筑面积,实属无奈。1998年8月,文物库房竣工,尽管库房的面积小(仅60平方米),结构、格局达不到正规文物仓库的要求,但最起码能让祖先的灵骨有个安顿之所,内心已经得到莫大的满足和安慰。
4.修建独山登山道
1995年桂林市计委核发的国家投资许可证在“建设项目”一栏中,已经核准扩建陈列厅700平方米,登山道800米,并计划一期投资50万元,分期先到位20万元。 这意味着甑皮岩遗址的建设已纳入桂林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范畴,只要动工,市计委将每年都必须给遗址的规划项目安排建设资金。这方面原桂林市副市长、时任计委主任的陈贤同志,计委副主任唐振云同志,市投资公司的程格同志,市计委基建科的余志才等同志,给甑皮岩遗址的建设起到了资金保障的作用。
独山,古称相人山,相对高度89米。从西南方向远眺,外形酷似猿人头,西北面的摩崖峭壁为面部,五官与老人山相似若隐若现。修登山道前,我曾登山十余次 探索上山路线的同时,总想利用山石做些什么。 一万年前的先民,除了摸螺拾蚌,维持生命外,上山狩猎,采集野果和根茎植物充饥、防寒,才得以使人类繁衍延续至今。毋庸置疑,一万年前独山山顶布满了先民的足迹,同时也布满了各种动物的脚印、各种植物的果核。山石经过一万年的风雨剥蚀,山崩后(今大风山小学果园坡地就有山崩明显痕迹)山上凡裸露部分的山石均奇形怪状,观后令人想起“甑皮岩遗址动物群”,如能将奇石修整出来,天然的动物石凿艺术博物馆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另外,上述将甑皮岩遗址洞口的围墙拆除至原石,今尚在的岩口左侧石头,就是 三尊活生生的先民头侧面像。面孔、额头、眼睛、鼻子、上下嘴唇、牙齿等清晰可见,如阳光照射明暗对比强烈,十足一幅素描作品。山石堆积 至水洞口视为头发,遗址头像前的山崩石视为各种动物的 形象。此石给我们提示了:独山像人头,遗址洞口的原石也像人头,两个石人头下躺着一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这一 切是没有根据的神话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不就是这样呈现为甲天下自然风光吗?我认为,这就是甑皮岩遗址一万年前的祖先给我们现代人的信息。 这一奇观给游人得到了知识性的同时,还增加了趣味性。
为此,在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子模同志的支持下,抛开强烈的反对意见,坚决修筑登山道。其理由是:①桂林城市公园的布局展示,南溪山公园以南的瓦窑、平山、大风山片约6万人口没有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园布局是不合理的,甑皮岩遗址虽不属公园,除遗址绝对保护范围外,其他范围也应具备公园的各种功能,起码解决周边居民登山早练,也是增强国民体质之举。在修筑登山道已经考虑到,大门第一道口上山路平缓,供中老年人登山,遗址旁第二道口上山路较陡峭供青壮年人登山。②为了不破坏遗址西南面山 体的原始风貌,北面山道有意移路经悬石底部,其用意在于将此悬崖壁预留作为甑皮岩遗址的发展情况、考古界专家学者等的摩崖刻石记载等,作永久性记录。③要展示先民狩猎采集、圈养的模拟形象,在甑皮岩遗址范围,没有任何拓展空间,只能向山上发展,三条登山道和山顶的观景道,就是专为此考虑的。④ 近20年甑皮岩遗址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除专家学者和学生前来参观外,单凭学术界的内涵丰富,学术成果誉全球,等等,遗址如果没有趣味性、可游性,可以断言,甑皮岩遗址永远摆脱不了门庭冷落的局面。国家交给我们一方水土,总不能世世代代靠国家拨钱养活。总要搞成门庭若市才能有创收,才能有好日子过。因此甑皮岩遗址的建设发展,必须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可游性等诸多元素为一体,先建设后绿化,还原自然风貌,吸引游客不得不来、 一定多来的史前古风园(名称任选)模式,人气旺,财源才能足,这才是甑皮岩遗址发展的硬道理,舍此无药可救。
至于桂林市计委核发的国家投资许可证中的新建陈列厅700平方米的工程为何中断,其原因是1996年3月本馆少部分职工无端质难,惊动了象山、郊区检察院(上古风情园遗事),从而惊动了桂林市计委和自治区计委。有关领导苦口 婆心地劝我不必再操劳而中断了对甑皮岩遗址建设的投资。个人委屈不算什么, 甑皮岩由此丧失了大好发展机遇,实足可惜!
二 、甑皮岩遗址的再研究
甑皮岩遗址经1973年的抢救性发掘,出土数千件史前遗物。因历史的原因,我接手时除一枚公章外,无任何文字移交和发掘原始记录,出土物的类别、名称、数量 等均无第一手资料,大部分出土物只知出自哪个探坑,而不知在哪一层文化层出土,由于保管的缘故,很多遗物,尤其是兽骨根本就没有标识,给遗址文物的保管、陈列、持续研究和多学科的科学测定人为地设置了很多障碍。因此,1996年前,除张子模同志主编《甑皮岩遗址研究》 一书和赵平同志在桂林文博(内刊)发表一些文章外, 遗址的学术研究几乎已经步入死胡同。尽管考古界的老前辈原思训、安志敏、严 文明、周国兴、袁家荣、蒋廷瑜和日本考古界的朋友、美国考古界的朋友等多次到遗址考察,反复强调甑皮岩遗址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界如何重要,视当时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
我到任的前几年,因忙于筹资搞建设和馆内繁杂的行政协调管理,加上业务 不熟,似乎什么都不能碰,什么也不敢碰,又苦于无资金,想做点事也无从下手,只有条件允许、力所能及地做些修修补补,诸如陈列厅维修、陈列品的翻新、保养、修剪绿化带等工作,作为一馆之长是够窝囊的了。
自从1995年完成了遗址出土文物的一、二级文物鉴定工作后,明确了馆长和一、二级文物的法律责任,加上经努力落实了文物仓库的建设资金后才意识到,不懂就学,狠抓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刚开始由于业务人员缺乏,尽管倍加 努力,但收效甚微,于是组织职工外出参观,从中吸取营养。半坡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和半坡博物馆领导的无私援助,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
到市文管办周军、文物工作队刘琦、李宗仁官邸周海、桂海碑林谌世龙,由文化局副局长张子模任组长,胡大鹏任副组长组成了甑皮岩遗址再研究写作小组。
1.对遗址原出土物的整理
首先对14具较完整的祖先遗骨做了保管展示盒,并按博物馆文物仓库“四有” 规定要求,制作了铁制文物架,将人骨、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分门别类存放,并对每件文物建立卡片,拍照(此工作未搞完)造册登记建档。初步确定了文物的等级,同时建立了文物仓库的管理制度。
2.对甑皮岩遗址原来出土物的再研究
在中山大学张镇洪教授的亲自指导下,我们是带着对甑皮岩遗址历次出土的陶器,甑皮岩遗址人骨葬式,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骨器、蚌器,甑皮岩遗址动 物群等问题进行再研究。
(1)通过对甑皮岩遗址历次出土陶器的清理,我们对陶器的数量、出土部位及 出土的时间的甄别,除桂林博物馆、自治区博物馆展览调用和历次专家学者带回研究用外,清理出能明确出土地点的陶片560件。明确了遗址的陶片大部分为火候 680 ℃的原始红陶和火候较高的原始灰陶,区分了粗沙陶、细沙陶和泥质陶。并从陶器的纹饰进行了分类:绳拍印痕纹、编织印痕纹、几何划纹、素面和涂赭等,并对有代表性的陶片纹饰进行了陶拓。在清理工作中还发现不少陶片能相互拼合从口 到肩至腹,这对识别器形提供了准确的实物例证。根据以上整理情况,我们发现甑皮岩遗址的陶器从胎色、胎壁、质地、纹饰,加上热释光测定数据,曾经经历了三 个发展阶段,又根据对陶器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认为:甑皮岩遗址存在着第一 、第二、第三期文化的结论,结束了近二十年来甑皮岩遗址一成不变的“一期文化说”。(胡大鹏,漆招进,韦军.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历次发掘出土陶片.见:中 石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13)
(2)对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骨器和蚌器,我们是带着这些骨器和蚌器与其他遗址出土物相比较是否有原始农业的信息而进行研究的。甑皮岩遗址带有农业信息 且为人工制作的骨器有:骨铲27件,骨锛2件,骨刮器9件,骨锥2件,加上委 托桂林博物馆保管,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定为二级文物的骨针1件,共41件。 蚌器有穿孔蚌器26件,蚌铲1件,蚌镰6件,蚌切割器33件,加上委托桂林博物馆保管定为一级文物的蚌勺1件,共67件。这些骨器、蚌器数量丰富,特点鲜明, 且有很多明显加工和使用痕迹。尽管当时甑皮岩遗址先民的生存仍为渔猎、采集、 狩猎经济为主,但使用痕迹明显和明显经过加工的骨器和蚌器体现出适合本地条件和地域环境特色,已经强烈地给我们指示着先民采集或种植根茎植物、果实植 物的园圃式农业的信息,作为渔猎、采集、狩猎为主体经济中的一部分已经在甑皮岩遗址中存在。(韦军,胡大鹏,罗耀.从甑皮岩遗址的骨、蚌器看农业起源. 见:中石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26)
另外,由于我市资源晓锦遗址1997年出土炭化稻粒的事,为了解决甑皮岩遗址是否存在原始农业的稻作农业问题,我们重新在遗址中提取样土,送请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做进一步孢粉分析测定:蕨类孢子为主,木本植物花粉次之,草本植物花粉种禾本科植物占总量中的5%(见孢粉分析测定数据)。测定结果表明,甑皮岩遗址尚未发现稻作农业迹象。
(3)在张镇洪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对甑皮岩遗址1973年发掘未及时清理和有关工作者历年做了一些小规模发掘所收集的兽骨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收获最大的是甑皮岩遗址在1973年发掘整理出哺乳动物5目12科25种的基础上又重新鉴别出3目7科9种动物的新属科。计有:食肉猫科麂、熊科棕熊、犬科爪哇豺、鼠科水獭、偶蹄目 鹿科麝和磨、牛科黄牛与羊、奇蹄目犀科犀牛等。使甑皮岩遗址动物群这个大家族的 成员仅哺乳动物就有6目14科34种,为甑皮岩遗址动物群的再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
对甑皮岩遗址动物群研究,我们是从动物可反映的年代及生态环境、动物群反映的经济生活、甑皮岩遗址动物群与华南地区同期遗址动物群的对比等三个方面进行研 究。研究认为:甑皮岩遗址动物群反映出遗址所处的时代为全新世初期,遗址附近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自然环境,当时的气候曾产生较大的波动,总体上表现为高温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给甑皮岩的先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其经济方式是以狩猎、采集、捕捞为主的综合经济。与此同时,甑皮岩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已掌握家畜饲养技术,开始驯化野猪,以获取肉食。并认为,当时甑皮岩遗址可能已经有了原始农业生产。(陈远非,胡大鹏,易西兵.甑皮岩遗址动 物群的再研究.见:中石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19.237)
(4)整理小组经过对甑皮岩遗址人骨的整理,对遗址的人骨葬式进行了再研究。 通过介绍甑皮岩遗址人骨葬式多为屈肢蹲葬的详细情况,结合学术界对人骨葬式研究的主要观点,提出了甑皮岩遗址的屈肢蹲葬之俗,反映了一种原始宗教的萌芽、灵魂观念的存在,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母系情结和人类回归母体形状的意识观念。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妇女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仅体现在葬俗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落叶归根”意识等。进一步揭示了甑皮岩遗址人骨葬式所表现的深刻含义。(张子模,周海.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人骨葬式 的再研究.见:中石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97)
综上,我们对甑皮岩遗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再研究,实盼对遗址的 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不断捕捉出土遗物给我们展示的信息,不断提升甑皮岩遗址在国内外考古界的地位。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志敏先生、严文明先生、傅宪国先生等考古界的专家学者先后到甑皮岩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到文物库房认真地对1973年出土遗物精审细琢,使我们看到了 甑皮岩遗址的希望。新世纪之初终于迎来了甑皮岩遗址的二次发掘,并取得了 丰硕的科研成果。虽然此时我已退休,回首数年来能协助组织物色、选定甑皮岩遗址馆长接班人,带领甑皮岩大步向前发展,尽到了我作为一名普通文博老兵的责任,从心态上得到良好的慰藉。
三、 与甑皮岩遗址相关的几个学会及会议
1.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该学会是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群众性学术研究团体,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其主办的《大自然》期刊为国家级刊 物,为自然科学博物馆界重要的科研阵地。甑皮岩遗址建馆之初就被邀为团体 会员。出于研讨课题的原因,我馆馆长、 书记于1992年4月参加在杭州召开的第六 届学术研讨会。1993年,为配合甑皮岩遗址兴办“上古风情园”的宣传,我参加在大连召开的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并在大 会上宣读了《甑皮岩应从古风园中体现价值》论文。参加活动的目的是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机会,把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内涵推向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扩大甑皮岩遗址在全国各地的影响。
2. 中国博物馆学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该会是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文管所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委员会在中国博物馆学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史前遗址博物馆学的研究和 学术活动,提高史前遗址博物馆、文管所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史前遗址博物馆学术交流,增进同国外史前遗址博物馆工作的联系;出版《史前研 究》论文集,经常性加强信息及书刊交流,交流和联合举办临时性展览;组织培训讲解、保管、陈列人员;开展史前遗址博物馆业务咨询等。
委员会倡议发起于1998年。1998年在西安召开全国“1998史前遗址博物馆学术 研究会”,我参加了会议并宣读论文《桂林史前文化洞穴遗址群》。学术研讨会 后,由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魏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长王凌浩、柳州白莲洞遗址 博物馆馆长罗安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田继宝、新乐遗址博物馆馆长初兴佳、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胡大鹏、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蔡炳溪、丁村文化陈列馆馆长梁菊秀、大地湾遗址博物馆馆长程晓钟、北首岭文物所所长郭强、北京文物研究所上宅课题组组长郁金城等11个单位领导召开特别会议,上述各馆馆长签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协会”。后因涉及到国家民政部注册和与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关系问题,决定改名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0月22—26日在浙江余姚召开成立大会。我馆由馆长、书记参加,我代表我馆在成立会上致贺词,并以《猿远流长》奇石(猿人头像)作为贺礼祝贺委员会的成立。委员会机构人选中,首届由半坡博物馆馆长魏光同志任主任委员,其他10 个史前遗址博物馆馆长任副主任委员。
该委员会于1999年委托半坡博物馆负责编著出版《华夏史前文明史前遗址博物馆览胜》,我馆由张子模、胡大鹏撰写的《华南史前文化瑰宝甑皮岩洞穴遗址》收录于该书。
委员会还决定,恢复文化大革命时中断的《史前研究》杂志(属国家级刊物),使其成为史前遗址博物馆、文管所界的重要科研阵地和信息交流的渠道。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借助委员会这个平台,从此融入我国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大家庭中,大放奇光异彩。
3. 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广东英德)
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涉及到旧新石器的过渡、 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新石器文化的起始标志、农业的起源、家畜的起源、人种分化的最后确定、人类民族社会的形成、原始宗教和艺术的诞生发展等学术课题。20世纪末,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南方相邻省区的考古工作者就以上课题作了大量的调查、发掘、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加上南亚、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已使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成为世界性的科研热点。
为了展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由中山 大学、广东省英德市政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发起,于1999年 12月10—14日在英德市举办“中石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馆和文管办、桂海 碑林、李宗仁官邸、文物工作队组成的研究写作小组,向研讨会提交了《桂林庙岩 洞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桂林市庙岩遗址的骨器及蚌器研究》、《桂林庙岩遗址动 物群的研究》、《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人骨葬式的再研究》、《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的陶器》、《从甑皮岩的骨、蚌器看农业的起源》、《甑皮岩遗址动物群的再研究》共7篇论文。原定此7篇论文再加上赵平先生有关甑皮岩研究的文章一起 由我馆编辑出版《桂林史前研究》论文集,约20万字,由市文化局报桂林市政府拨专款出版,带书参加研讨会。为此事中山大学张镇洪教授和我一起上下奔忙,星夜赶赴柳州参加“纪念柳江人发现四十周年学术恳谈会暨贾兰坡教授九十华诞祝 寿会”,意图在大会期间能找个把赞助商。结果,终因无钱而搁浅。难为张镇洪教授的尽心努力,得到了英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将《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扩大版面分成两册出版,才得以将桂林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成果收录于论文集之中(广西共收录11 篇,桂林占了7 篇)。此事反响空前,震动了广西考古界的同仁,这都是20世纪来桂林考古工作者默默耕耘、辛勤劳动所结的硕果。
总之,上述回忆已勾勒了我在甑皮岩遗址十年工作的大概。文中自始至终都用第一人称“我”纯属便于表达,其实,在甑皮岩遗址十年的工作中,不管大事小事都经过领导班子反反复复的讨论研究,并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才实施的,如果说做了一点点事,也是主管部门领导得当和全馆同志积极支持、多方配合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凡关心、支持甑皮岩遗址方方面面工作的人们致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胡大鹏 2008年9月写于桂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