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大家都很熟悉: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诗中一片天光云影,十里荷花的清香,加上清风明月,让人感觉夏夜的美景如画。荷花那种超凡脱俗神韵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再看这下面这首:
西楼
小院无人日自长,隔帘时有芰荷香。
客游未作安居计,更借西楼一夜凉。
是不是和上面那首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两首诗都是七绝,都描写的是荷花,而且都是夏天的荷花。小院无人日自长,日自长可以看出是夏日,夏日天长夜短。都有楼,一个是南楼一个是西楼,都有凉,一个是一味凉,一个是一夜凉。
第一感觉是这两首诗是不是互相抄袭呀,究竟是哪一首抄袭另外一首,查了一下作者,第二首是吕本中写的,吕本中要比黄庭坚小得多,小了将近40岁,黄庭坚去世的时候,吕本中才20岁左右,从年龄上看大概率是吕本中的诗受到了黄庭坚这首诗的影响,或者说就是一首模拟之作。诗中所写的景物,诗中的意境等等,简直是太像了,这就不能不让人生疑。
但是细细考察这两首诗其中的意境,其中的构思还是有略微的不同。
黄庭坚的诗中,明明有人,却写成了我之境,吕本中的诗中,明明无人。却写成了有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具体到这两首诗,黄庭坚的诗中说凭栏,表明有人。后面两句又说清风明月无人管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虽然有人,但是清风明月,并没有人去管。自来自去,与荷花的清香一起化作了南楼的一丝丝清凉。这里虽然说到了凉,似乎有人的感觉,但从后两句的诗意来讲,仍然是我之境,就好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有人采菊,悠然见南山还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清风明月无人管,任其自生自灭,自来自去,分明是一种无我之境。
吕本忠的诗中说小院无人日自长,隔帘犹有芰荷香。小院无人,表面上看起来是无人,但也有可能是除了主人公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是这个意思。
第三句说游客未做安居计,这说明还是有人的,主人公是这位游客。游客在夏日之中未能安居,或者欲想安居,更借西楼一夜凉,暗示天气酷热或闷热,无法安居,需要借西楼的一夜清凉,荷花入夜后的清香与清凉来安居。这分明是有我之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吕本的诗,虽然在写景和意境上模拟和借鉴了黄庭坚的诗,但是在构思上仍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变黄庭坚的诗无我之境为有我之境,翻新出奇,不失为模拟诗中比较成功的佳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