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太湖在蓝天的映衬下,犹如一面晶莹透彻的镜子,东太湖沿岸的绿植,换上了颜色更加丰富的“外套”与近水远山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图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吴江紧邻太湖,依水而建,太湖治理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推进。

从东太湖综合整治,到渔民上岸;从每个河湖都有一名河湖长,到全面建设幸福河湖……苏州市吴江区一直在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并以高质量发展优势反哺生态优势,通过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通道,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殷殷嘱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别“水上漂”

上岸渔民变身河湖保洁员

在七都镇东侧的东丁家港,59岁的太湖清洁打捞员工秦兴法一早就准备开工了。站在岸上,他指着近岸的水域和同事讨论着:“你看,这一阵子湖水多干净!今年夏天蓝藻都没有浮上来。”

贴近岸边望去,水面干净,水草丰茂。七点半,秦兴法穿好救生衣,拿起打捞竿,和其他保洁队员一起登上了作业船,向江浙交界的一片宽阔水域驶去。清澈湖水在保洁船螺旋桨的搅动下翻起白色的浪花,湖面上不时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水草,仔细查看,湖水里的“水下森林”随波轻舞、柔美多姿。

3年前,秦兴法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太湖渔民,对于眼前这番美景,他深知来之不易。“20年前,太湖里面都是围网,近岸边看到的湖水基本是浑浊的。边上要做点事情都是占用水面,湖面慢慢萎缩。后来政府开始整治,蟹笼、围网开始拆了,一边保洁,一边建设,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按照规定,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也发布公告,明确太湖除保护区以外的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

“2020年10月1日之前,162张捕捞证收上来,我们村的渔民全部退捕上岸。老秦就是那一批一起上岸的,做了我们太湖的保洁员。”七都镇吴溇村党委书记顾雪冬说,为了确保退捕渔民上岸不失业,村里和镇上的人社部门送岗到家。针对渔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技能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等特点,镇上成立了太湖保洁队,并开发了多个公益性岗位;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针对上岸渔民和渔民子弟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他们转产就业。目前,吴溇村在劳动年龄段的180名退捕渔民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灵活就业94人、单位就业49人、自主创业3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岸后,秦兴法一家的生活惬意很多。妻子蒋林珍专职在家带起了孙子,儿子秦夏冬退役后也回到了家乡七都,成为东庙桥村的误工干部,积极参与村里的河湖长制工作,成为太湖的守护者。

傍晚收工,秦兴法偶尔还会带着孙子和老父亲在吴溇港边坐一坐,他们对这条通往太湖的小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几年前,这条承载着他事业和家庭的小河曾经停满渔船,渔民吃住在船上,生活污水直接往河里排放,一度陷入了“脏乱差”。随着渔民退捕上岸,小河有了全新的面貌。小桥流水、曲径回廊,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巨木搭成的戏台……沿河建起的吴溇老街,成了一道兼具民俗与网红的靓丽风景。

“现在我会告诉我孙子,不要往湖里面乱扔垃圾,要爱护它。”秦兴法憨厚地笑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溇村渔民上岸是吴江退捕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围网拆除,2019年住家船清理,到2020年全部渔民上岸,吴江用了3年时间发力太湖、京杭运河、太浦河等重点河湖水体治理,共拆除围网1.72万亩,完成池塘标准化整治5万亩,整顿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养殖池塘1.35万亩,长漾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1.39万亩全面禁捕,白蚬湖、草荡等总计1.45万亩水面退出生态养殖,以增殖放流为主重启太湖“生态模式”。

实施“东太湖综合治理”

让母亲湖重回多姿多彩

吴江有一群骑行爱好者,下班后他们经常相约在东太湖边休闲骑行。

“以前说是在太湖边,但好像也看不到‘庐山真面目’。这几年明显感觉离它更近了,一路过去既能看到近处水边的美景,还能看到对面的山。”鑫屿是“吴江疾风”骑行队的一员,他形容秋末冬初的东太湖犹如一幅油画,草木层林尽染,湖水温润如玉,穿梭在湖边的骑行道上,近湖远山尽收眼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鑫屿所说的曾经“临湖不见湖”的尴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袁菊是长三角投资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部副经理。回忆起2007年第一次坐车来吴江应聘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当时,我去东太湖想看看未来工作的地方,第一眼可以说是‘满目凄凉’,找不到路,看不到人,太湖上的风很野,浪很大。”

作为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的参与者,袁菊觉得自己幸运地见证了东太湖“回归”的过程。

2008年3月10日,水利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了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吴江总投资39.8亿元,先行启动东太湖综合整治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加入的时候,《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已经在评审修改,在这之前这个规划已经经过了2年多的打磨,可以说是慎重考虑后的一项重大行动。”袁菊说。

退垦还湖、堤线调整、生态清淤、洪道疏浚、大堤新建……一系列动作让近20万亩东太湖水面找回了往日的容貌,湖体污染负荷大幅削减、水质明显改善,蓄洪能力提高近30%,原来杂乱不堪的围垦滩地焕然一新。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吴江河湖水域占据国土空间的四分之一,全区50亩以上的湖泊330个,省保湖泊数量居全省之首。太湖的变化提振了吴江人治水的信心。随着河湖长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将“千河百湖”打造成生态名片,“提升水环境 促进新发展”的生态赋能之战在吴江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澄湖—白蚬湖打通工程启动;2013年,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全区河道清淤畅水,重点湖泊开始综合整治;2014年,东太湖应急备用水源地升级完成,当年疏浚了186条河道,河道畅流工程全面启动;2015年,吴江又投入8.1亿元,实施“畅流活水”工程……

一场轰轰烈烈的“三水同治”展示了吴江以铁腕手段斩断污染的决心。

2017年,东太湖综合整治启动后续工程,整治范围向南延伸。在加固环太湖大堤、疏浚行洪供水通道的基础上,吴江对入湖河道开始严把严控,太湖重新呈现出“一类空气、二类水质”的生态底色。水岸线上,吴越文化元素与自然风光融合的百里风光带随之形成。吴江的每一条河、每一个湖都有了河湖长,有了一个清澈的承诺。

“到2022年整治基本结束,整个工程总计退垦37940亩,完成生态清淤15.75平方公里。”袁菊感慨,“这是一场伟大的浩浩荡荡的百年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泻金银,湖生珠玉。眼下,共饮太湖水的长三角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合力把环太湖地区打造成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向人们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图景。

今年7月,吴江再次向“母亲湖”作出坚定承诺,在《苏州市吴江区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中,详尽规划了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任务书”和“施工图”,切实扛起“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重要责任。

首创“联合河长制”

跨界河湖协同治理

今年9月下旬,吴江区盛泽镇与秀洲区王江泾镇交界处的小天圩热闹起来了,除了“隆隆”的机器声,还有两岸的“熟客”走动。潘耀强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盛泽水利站站长。作为小天圩幸福河湖江浙联合创建工程的负责人,潘耀强和对岸的“浙江兄弟”隔三差五就会来督查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江浙两地首个跨省界的村级幸福河湖。”潘耀强介绍,小天圩是清溪河的一条支河,一脉相承。

说起清溪河的故事,72岁的王江泾镇西雁村老支书陆阿弟滔滔不绝。

“10公里长、30米左右宽。为了这条河,我们和江苏盛泽差点就‘做断掉’。那时候上游放下来的水特别黑、特别臭,不夸张地说一条鱼虾都活不下来。”回忆起20多年前村民自发筹资断河的“零点行动”,老人仍是眉头紧蹙,“别说用河水洗衣服了,连洗脚都不行,真的是黑臭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浙江,清溪河被叫做麻溪港。不仅名字不同,两省对这条河道的定位也有差异,盛泽段主要作用是行洪和排水的通道,而对王江泾而言,该河则是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正如陆阿弟所述,上下游边界河道管理一度是治水的重点难点。

“零点行动”的发生,为江浙两地的生态安全敲响了警钟。水是流动的,污染物是漂浮的,省际边界治水不可能靠“单打独斗”。于是,打破行政边界的联手治水开始了。

2012年起,吴江主动与秀洲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解决跨省治水难题,并逐步建立起“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2018年,两地又共同出资实施清淤疏浚和水葫芦打捞。

2018年11月,江苏吴江、浙江秀洲在这里举办了长三角区域(秀洲—吴江)一体化治水机制再深化推进大会。两地共同聘请了58名联合河长,两地省际边界的18条河道(湖荡)由联合河长常态化巡查,双方共同进行全方位排摸,全面掌握水质、污染源等基础信息,建立“一河一档”跟踪河道情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清溪河这样的跨省交界河湖,我们有50个。”吴江区河长办负责人沈建伟介绍,其他交界河道或多或少也存在管理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

清溪河变清的成功实践打开了“水邻居”们的思路——打破行政壁垒,协同共治。2019年,“联合河长制”进一步复制推广,吴江区先后与上海青浦区、浙江桐乡市、湖州南浔区、嘉兴嘉善县签署协同治水协议。2020年,又与昆山市、吴中区实现联合河长互聘。至此,吴江交界河湖已实现“联合河长制”全覆盖,任命或聘请联合河湖长315名,治水“独奏曲”已经变成了一首携手建设幸福河湖的“交响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来,吴江总结推出了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五大机制”,从长效管理角度探索治水、护水模式,有效解决以往交界河湖治理执法难、管理责任不清等难点问题,全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作出有益探索和典型示范,逐步打开了协同合作、共治共享的局面,有效提升河湖保洁效率、改善了省际交界河湖环境。